深刻反思:結束異化生存,重新獲得世界!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四部》(69)

《人類可以不再受異化之苦嗎?》

我們並沒有意識到人類是異化的存在,我們一直認為人類當然地代表著生物進化的方向與未來,我們比其他生物先行了一步。異化是指什麼?是正常狀態以外的非正常狀態。什麼是正常狀態?是事物存在的本質形態與本質規律。人類的存在狀態是正常的嗎?人與眾生物的存在目的、意義和存在的規律、秩序是一樣的嗎?是眾生物異常還是我們異常?答案顯然不言自明:人類已經在異化的道路上走出去很遠,我們得到了異化帶來的益處,也吃盡了異化帶來的苦頭。


深刻反思:結束異化生存,重新獲得世界!


生命觀念和競爭意識就是異化的源頭和苦果,人類的精神化意識異化了人類的存在,人類在不知不覺之間走向了另一種存在。這種存在模式只有人類獨有,這種存在模式的利與弊已經讓我們充分地得到了嘗試。人類的當務之急是覺悟到我們自己一直處於異化狀態之中,我們的一切問題和一切苦難都是異化的原因造成的。人的存在從有精神意識起就開始全面異化,人類已經高度異化了自己的生存行為,形成了與存在本義不相符合的意識形態及行為模式,人類因此或正在被存在所拋棄。至關重要的是,異化不僅僅是指人違背或改變了自然規律,破壞了自然結構,造就了自身的非理性行為。異化指的是:人類脫離了存在的本義,製造出主觀的道理與邏輯,強行在存在之外建立了另一種存在,並建立了另外存在的理性原則和倫理標準,以自己的邏輯模式來認識、解釋和把握世界。這麼做的利益是:強行使世界有序,利於認識與把握世界。這麼做的弊端是:與存在本義不符,受到存在本態的拋棄、衝擊與懲罰。


深刻反思:結束異化生存,重新獲得世界!

教育效益


人類為了維持異化的存在,就必須運行與異化相適應的理念及規則。而當這些理念與規則與存在本來運行著的規則和規律不相符合,這種分離導致的衝突就會演變成人間的災禍與混亂。比如,存在本來是做感知運動,而我們偏偏理解為做生命運動,這就導致人用生命理念來認識一切和把握一切。感知運動本來並無緊張恐懼成分,而生命運動卻從始至終充滿了生死存亡的恐懼,這種憂生懼死的緊張情緒對於人的存在影響巨大,它不但大大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讓人失去了純粹的感知性存在。它導致人生出疾病的概念,人類疾病根源大多就從憂生懼死而來,因為人要對付不可避免的死亡,人便以全部生活的緊張為代價,來換取死亡之前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是無憂無慮的和幸福愉悅的嗎?存在本無死亡概念,但人造出的生死意識卻挾持了人的一生。人生本該從感知中體驗到一切的純粹的存在,體驗到存在的愉悅,但是,一個生死觀破壞了這一切,人從記事直到死去的一生,無不在為生存、為生計而鬥爭,更無不在死亡的威脅下恐懼的緊張的度過一生,直到死去也不能得到解脫。這是多麼巨大的悲劇,生死觀下的人,哪有真正的幸福愉悅可言。

異化的存在造就了人類,也讓人類付出沉重的代價。生物們本來為了感知的本能而行動,人們卻將其解釋為生存競爭,並將這種現象稱為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沿用到人類自己相處的關係上。無中生有的生命意識將這種競爭意識強化,於是人類得到了一個你爭我奪的混亂世界。人們只能生活在處處競爭、人人為敵的實際環境中。“他人即地獄”是人造的,我們將世界造成一個無不爭鬥的現場,還愚昧地認為人就該過上這樣的鬥爭生活,人就該這樣吃盡苦頭。人站在自我生命的角度,為了自己少吃苦頭,就給他人制造苦頭。人們為了減少自已的苦頭,製造了更多的苦頭。人類就在相互躲避苦頭和相互制造苦頭中存在,這就是一個人造的自以為“客觀存在”的人間世界。


深刻反思:結束異化生存,重新獲得世界!


這就如同將人類裝進了一個巨大的盒子裡(跟宇宙一樣大),人類就在這盒子裡按照自己的認識,從自己的觀念出發來折騰。這樣折騰的規則的合理性無法認定,這樣折騰的後果卻讓人類自己不堪忍受。打破這個盒子,走出這個盒子,重歸於盒子以外的自然存在,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於執行存在的本義,在存在本來的原理、規則和規律中求得存在。與存在的目的一致,將存在推向更理性和更理想的存在,這就是人類結束異化生存的必然之路。

注: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