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領土"

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領土",任何中國人都可以任意出入,聽起來是不是很震驚?這就是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其實斯瓦爾巴群島早在12世紀就由最近的挪威人發現了,但也僅僅是發現而已。1596年6月19日,荷蘭探險家巴倫支也發現了的這片島嶼,並命名為"斯瓦爾巴"。此後英國、丹麥、法國等探險家也陸續來此,這也成為了人類探險北極的起點。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可是人一多了,就容易產生衝突。為了避免戰爭,這些國家就商量著看怎麼辦才好。於是1920年,由挪威、美國、英國、愛爾蘭、丹麥、法國、意大利、日本、荷蘭、等國家在巴黎簽署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決定該群島的主權歸屬挪威,但各締約國的公民都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可以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以及科研等活動。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但是法國不知道怎麼回事,主動派人找到了當時的北洋軍閥第一把交椅段祺瑞,意思是讓段祺瑞派也派個代表去簽字,讓中國也承認這個條約。段祺瑞一看也沒什麼損失,就隨便派了個人去,但也只是走了個過場,簽完字就沒有然後了。畢竟這個條約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沒一點作用,國內生產力低下,百姓民不聊生,跑那麼又冷又遠的地方搞科研?旅遊?都是扯淡。但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一舉動,在60年後解決了中國一個大問題!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1991年,中國三極探險第一人高登義教授應挪威卑爾根大學Y·葉新教授的邀請,參加了挪威、前蘇聯、中國和冰島四國科學家北極聯合科學考察。這時的中國在北極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立足點,根本沒辦法長期研究。但高登義教授回國之前,Y·葉新教授送了他一本《北極指南》,書中有《斯瓦爾巴條約》的英文版。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之後中國就是通過這一個近百年的歷史條約,成功獲得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上建站的權利,並且於2003年建立了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黃河站是北極地區的第8座國家級科學考察站。目前,與黃河站為鄰的有挪威、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科考站。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普通的中國公民也有權自由出入該群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住多久住多久~

一萬三千公里之外,我國還有一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