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文化“泛娱乐化” 现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地扩大,社会文化开始被西方世界所影响,逐渐商业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泛娱乐化”即:中心变成了边缘,系统变成了断裂,深度变成了平面,价值变成了虚无,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娱乐泛化的时代,复制取代了原创,操作取代了想象,过程取代了作品。艺术形象、综艺节目、娱乐方式等等完全变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当前社会文化“泛娱乐化” 现象


然而,这种娱乐狂欢又存在着诸多不足,其单纯模仿、庸俗化、媚俗化等弊端日趋明显,逐渐演化成一种与主流文化不容、文化精英不屑、广大民众却趋之若鹜的文化现象。

随着当前社会文化“泛娱乐化”愈演愈烈,中央也在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措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抵制文化上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当前社会文化“泛娱乐化” 现象


香港媒体认为,以抵制文化“三俗”为标志,社会主义文化领域正在掀起一场“新道德运动”。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做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等等,而这些正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理论依据。

概括起来,产生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市场环境、受众心理、媒体机制及人的素质等几个方面,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的娱乐需求被媒体由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而异化、泛化的结果。如果放任文化“泛娱乐化”肆意发展,将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愈益鲜明的侵蚀作用,我们必须对这种文化现象有所遏制。

当前中国“泛娱乐化”现象的一个理论性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社会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归纳、整理,揭示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新媒介环境下如何合理应对,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当前社会文化“泛娱乐化” 现象


第一、在新的情境下辩证分析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在文化主客体方面加以引导,试图回归到文化在个体人格和社会文化上的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使其不断焕发新生活力。

第二、通过对当代中国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全面分析,阐明娱乐文化发展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在精神实质和仪式方面加以更新,服务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