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大浪淘沙》這部電影,描述了在大革命的洪流中,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劉芬等熱血青年投身革命,熱撒青春的故事。

在劇中,劉芬在濟南積極聲援北伐。北伐軍攻克武漢後,劉芬和其他五位青年懷揣革命理想趕到武昌,與靳恭綬、顧達明一起投考了武昌的學校,成為了一名軍校的學員。劉芬這一原型,來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陸軍軍官學校

一、黃埔軍校女生隊

影片中的劉芬,實際是當時黃埔軍校女學員的一個縮影。1926年10月,國民政府在武漢創建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並開始招收女生入學。這一消息在報紙刊登後,各地女青年踴躍報名,在當時的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些女學員分別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是在校大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學生,其中許多女生都是揹著家人偷偷跑來報名的,有點甚至是母女、姑嫂一起報名,結果原計劃只招收100名女生學員,但由於報名人數太多,只好擴編錄取,最後實際錄取人數整整超過了計劃的一倍。著名的女少將胡蘭畦和烈士趙一曼,還有烈士胡筠就在這批女生隊之中,可以說這批學員是英雄輩出。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列隊整齊的黃埔軍校女學生

1927年2月12日,舉行了黃埔軍校第六期的開學典禮,這次典禮的儀式中出現了一道亮麗的風采,女生隊學員身著深灰色制式軍裝,緊束腰帶,打著綁腿戴著軍帽,一個個颯爽英姿。當這些身著戎裝的女生方隊從主席臺前走過時,迎來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她們成為了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批軍校女兵。

入伍的第一天,學校給每位女兵發了一套灰軍裝,一頂帽子,一雙草鞋,兩雙黑布襪子,一根束腰皮帶和紅布袖章。與男生不同的是,她們腿上統一打著黑色繃帶,校方還給每個女兵的紅布袖章打上英文字母“W”(WOMAN的意思),女生來例假時,只要戴上這一個標記就可以不出操。女兵們對校方的這種做法意見很大,認為是歧視婦女,在她們的強烈要求下,後來學校終於同意女生摘掉了紅袖章。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黃埔軍校女生隊合影

軍校對女生隊的要求非常嚴格。早上五點半軍號一響,學員們就得馬上起床穿衣和梳洗。至出操列隊完畢,僅有10分鐘的時間。在飯堂裡吃飯也要軍事化,只要隊長放下筷子,學生們必須立刻全體起立。學校為女生安排了文化課和軍事課,文化課學習《三民主義》《建國方略》等課程,軍事訓練則包括步操、射擊和戰場救護。這些女兵巾幗不讓鬚眉,系統的學習讓她們開了眼界,練就了一身的本領,為她們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打下了基礎。

二、投身革命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危急關頭,中央軍校全體同學編入了中央獨立師,女生隊被統一編入葉挺政治連,隨同部隊開赴保衛武昌的前線。全副武裝的女生隊員沿途露宿山頭,和男兵一樣吃苦耐勞。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她們粘貼標語,勇敢地投入了搶救傷員和戰地宣傳的工作。女學員謝冰瑩在途中寫下的《從軍記》,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鬥爭的殘酷。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粘貼標語的軍校女生

三、黃埔軍校的女中豪傑

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後,很多女兵們成為了紅軍女戰士,接受了革命血與火的洗禮。黃埔軍校女生隊是中國婦女解放的一個典型範例,湧現出了趙一曼、胡蘭畦、謝冰瑩、宋綺雲等一大批巾幗英雄。

抗日英雄趙一曼,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軍作戰中負傷被俘後英勇就義。“美女少將”胡蘭畦,這個以時尚俏女郎身份登上過《良友》畫報封面的美女,曾在德國因參與反日集會被納粹關進監獄,這段經歷還被她寫成了報告文學《在德國女牢中》。1939年夏,共產黨員胡蘭畦來到陪都重慶,從事對國民黨將領進行策反的“潛伏”工作,期間還被國民黨授予少將軍銜。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胡蘭畦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謝冰瑩


電影《大浪淘沙》:軍校女生劉芬的原型,原來出自黃埔軍校女生隊

趙一曼


黃埔軍校的女生,在戰爭的磨鍊中,巾幗不讓鬚眉,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的解放,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們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