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含義

最近在悟空問答上看到很多人問“什麼是物流”、“什麼是快遞”、“物流和快遞是一樣的嗎”等等類似問題,可能大家沒有學過這個專業,對物流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就是我們看到的快遞,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將運用我所學,依次解釋物流的含義、快遞的含義、物流與快遞的聯繫與區別。

這篇文章先說物流的含義,快遞的含義、物流與快遞的聯繫與區別以後會一一講到的。

物流的前世今生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於二戰期間美國的軍事後勤,原意為“實體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戰爭的背後更是“軍事物流”的較量。

物流的含義

二戰結束後,各個國家百廢待興,物資流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再只是軍事後勤,民眾的物資也需要“物流”的支撐。後來美國於1963年成立了行業協會“全美實物配送管理協會(NCPDM)。同年PD被引入日本,日文翻譯為“物的流通”。

20世紀70年代後,“物的流通”逐漸被“物流”(Logistics)一詞取代,而美國也將“NCPDM”改名為“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20世紀80年代,日文的“物流-Logistics”一詞被引入中國,隨後物流在中國逐漸發展,開啟現代物流階段。

物流的含義

物流的定義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物流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以適應顧客要求為目的,對原材料、在製品、製成品及相關信息,從產生地點到消費地點之間有效率且有成本效益的流通與儲存過程而進行的計劃、執行與控制。

日本日通綜合研究所對物流的定義: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動,是創造時間性、場所性價值的經濟活動。

中國最新編制的《物流術語》GB/T 18354-2006的定義: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不同國家對物流賦予不同的定義,但從中我們可以發現:

  • 物流的作用是將產品由供給主體向需求主體轉移,轉移過程中創造空間價值和時間價值。
  • 物流過程中的物品是經濟活動中實體流動的物質資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回收品以及廢棄物等,是經濟活動中需要流通是物質,而非自然現象中的溪水流動。
  • 物流是經濟活動的的衍生活動,是服務於市場經濟活動的,是服務行業。

可以用2、3、6、9幾個數字從不同角度進一步剖析物流含義:

  • 物流2大核心思想:為客戶服務的思想、系統化的思想(物流從來不是簡單的運輸或者配送,而是各大功能的組合體,同時物流運作起來更加需要各種先進物流技術的支撐,如機器人、傳送帶、自動分揀裝備、自動立體庫等)
  • 物流的3大效用:空間效用、時間效用、形質效用(保證物品無損壞、或者採用包裝加工等方式增加物品的價值,如將整塊玻璃加工為居民的常使用的尺寸,然後加價賣出)
  • 物流的6大流動要素:流體(物品)、載體(各種運輸、運載工具)、流量(物品數量、重量等)、流向(物品流通方向,供給主體流向接受主體)、流程(具體路線)、流速(物品流通速度)。
  • 物流的9大功能: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回收(2000年以來受國際綠色物流影響,新增的回收物流功能)、信息處理。

從供應鏈角度理解物流的含義

供應鏈管理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概念,現在的市場早就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任何一家企業都會在一個或者多個供應網絡中,供應鏈的運作是離不開物流的支撐,否則原材料、零部件、產成品等如何到達指定地點,併發揮價值。

物流是保證供應鏈正常運轉的關鍵要素,也是供應鏈提高整體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在供應鏈管理中,物流可分為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廢棄物物流。

物流的含義

  • 供應物流(supply logistics)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時所發生的物流活動。
  • 生產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企業生產過程發生的涉及原材料、在製品、半成品、產成品等所進行的物流活動。
  • 銷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企業在出售商品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活動
  • 回收物流是指在商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經過儲存、包裝、加工和運輸所形成的物流。
  • 廢棄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將經濟活動或人民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並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的物流活動。

PS:將物流從供應鏈角度分類後,其實我們已經看出物流與快遞的差別之一了,物流是全供應鏈都覆蓋,而快遞則多活動於銷售範圍。

從物流運作主體角度理解物流的含義

我們經常聽說第三方物流,那是否有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他們有什麼區別呢?

  • 第一方物流(1PL),是由賣方——製造商或供應銷售企業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動。
  • 第二方物流(2PL),由買方——銷售者或流通企業組織的物流活動。
  •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簡稱3PL或TPL),指獨立於供需雙方為客戶提供專項或全面的物流系統設計或系統運營的物流服務模式。通常為合同制物流。
物流的含義

國內物流企業-top10

物流的含義

全球物流企業-top10

其實還有第四方物流和第五方物流

  • 第四方物流( Fourth party logistics 簡稱4PL ),是供應鏈的集成者、整合和管理者,主要通過對物流資源、物流設施和物流技術的整合和管理,提出物流全程的方案設計、實施辦法和解決途徑。
  • 第五方物流,提供物流培訓的機構(這個比較少見)。

最後總結一下:物流概念起源於美國二戰時期,經過幾十年後才被引入中國,中國物流發展時間也就這三十多年。物流是各類經濟活動的衍生活動,屬於服務行業,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加工等等功能的集合體,絕非簡單的送貨,也是需要各種信息技術、自動化設備的支撐,物流為整個供應鏈提供物的流通服務,可以創造空間、時間、形質價值。物流企業也絕不是我們天天看到的四通一達、順豐、德邦等等第三方物流,還有1PL、2PL、4PL、5PL等等。

希望此文章可以幫助對物流有疑慮的小夥伴們,覺得有用的麻煩點贊哦,喜歡“閒散的小愚民”就請關注我呢。

我才開通頭條不久,粉絲還比較少,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