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惠科項目現場:7000餘勞動者汗如雨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璐

“五一”期間,長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建設現場鏖戰正酣。7000餘名建設者放棄節假日休息,全力奮戰在被譽為“巨無霸”廠房的施工第一線,為實現主體廠房項目7月底封頂、明年2月投產目標而拼搏。

該項目是全球首條8.6代OLED生產線,產品主要為4k、8k、10k等超高清大尺寸顯示面板,於2019年9月落戶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項目總投資320億元,建成後將有效打破國外大尺寸OLED面板壟斷。

焊接聲、敲打聲、轟鳴聲……工地上奏響禮讚建設者們的“勞動之歌”。記者走進長沙惠科項目建設現場,建設者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他們中有的站在支架上搭建架子,有的操作吊塔搬運材料,有的在捆紮鋼筋……

在佔地16萬平方米的主廠房工地上,B區是建設進度最快的區域,目前已有部分進入頂層建設。“大家請注意安全,穿好反光衣、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掛好安全帶。”中建八局B區責任工程師胡島正在進行作業巡查,他告訴記者,他們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工程建設。

姜梅嬌是中建五局承包的惠科配套項目上的女鋼筋工,只見她與工友抬起一根9米長的鋼筋,放到彎曲機上,箍緊彎鉤,綁紮安裝。很快,一根根長短不一的鋼筋被彎曲成不同的形狀,並捆紮成型。

“天熱鋼筋表面會發燙,稍不留神就會燙傷手和肩。”姜梅嬌說,為了保證施工進度,他們每人每天平均捆紮1噸鋼筋,2至3天磨壞1雙帆布手套。

長沙惠科項目從今年3月份開工,按照節點要求來計算,項目建設5個月全部達到封頂,建設速度為國內最快。“基建狂魔”的背後正是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們揮汗如雨、夜以繼日地勞作,爭分奪秒只為如期交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