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事件的沙盘推演:缘起、冲击与演化

包商银行事件的沙盘推演:缘起、冲击与演化

核心看点

自包商银行(BSB)被监管机构接管后,一则在风险处置中打破同业刚兑的消息引发市场高度警惕,长久以来形成的同业业务刚兑信仰开始松动,危机情绪持续蔓延,市场弥漫着对这一事件的疑虑、困惑和不解。鉴于此,本文对BSB银行事件进行沙盘推演,分析了事件的缘起、冲击影响及演化态势,力求对未来银行业竞争格局做出预测。

一、缘起——流动性风险凸显和信用风险的广泛传染

BSB事件发酵至今已有一周时间,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被接管的内在动因、所产生的冲击效力、后续如何处置等。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5月24日央行宣布接管以来的市场动态,如下表所示:

包商银行事件的沙盘推演:缘起、冲击与演化

BSB事件动态索引

对于BSB被接管的内在动因,我们认为:“重大信用风险”并非充要条件,而是由于BSB深度涉足货币资金市场,其流动性风险压力凸显和潜在违约事件可能造成的风险交叉传染,进而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才是央行、银保监会接管维稳的核心考量。我们选取2017年9月末时点数据(2017年和2018年年报均未披露),将BSB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及资本充足率关键指标,与大中小型银行进行对比。不难发现,BSB资产负债结构呈现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同业负债占比高于一般存款,且明显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17年9月末,BSB同业负债(含应付债券)为50.81%,高于一般存款占比9.7个百分点,分别超过大、中、小型同业平均水平31、4、21个百分点,在全行业中明显偏高。

二是广义同业资产占比较高,一般贷款比重偏低。BSB广义同业资产(存放同业+拆出+卖出回购+应收类)占比高达42.74%,高于可比同业17个百分点;一般贷款占比36.11%,在可比同业中显著偏低。

BSB资产负债结构显示,其主营业务并非以存贷款基础性业务为主,“高风险、高收益”的同业应收类资产占比较高,负债来源大部分依靠同业市场拆借滚动续作(截至2019年5月24日,BSB同业存单剩余平均久期为150天)。BSB同业负债客户具有广泛性,且部分中小机构对BSB同业授信集中度高,授信规模占自身总资产比重大。BSB作为中等规模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较为严重,流动性风险隐患较大。在面对外部冲击或自身经营问题时,BSB缺少自我结构调整的韧性,尤其是在面临重大负面舆情变化时,负债端同业资金链条瞬时断裂,由流动性风险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将交叉传染至其他业务关联机构,影响面“广”且“深”,对关联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形成冲击,复杂“链式反应”将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稳定。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资产质量承压减弱了BSB持续经营能力,尤其是难以测度的关联交易可能形成巨大损失。2017年9月BSB不良率为1.69%,高于中资大型和小型银行0.15和0.18个百分点,低于中型银行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6.77%,低于中资小型银行约40个百分点,与大中型银行基本相当。财报显示BSB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稍逊于同业,但并且出现大幅恶化。资本方面,BSB近年来资本充足率逐年下跌,截至2017年9月,核心一级、一级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38%、7.38%和9.52%,均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不可预见且更为重要的是,复杂不透明的股权结构、糟糕的公司治理、无效的风控体系以及大量关联交易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形成了难以测度的资产黑洞,也抹杀了基层员工的艰辛付出。监管机构就BSB被接管事件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托管期间,建设银行将全力帮助完善BSB公司治理结构、风控体系”。

BSB公司治理失当,内控机制失衡,风险管理失效造成了公司“严重信用风险”。但资产质量恶化并非被接管的充要条件,“造血”能力丧失、风险隐患突出、负面冲击力大、危机传染性强更是监管层需要考量的要件。

二、冲击——短期流动性问题与中期结构性调整交织影响市场

BSB事件,作为近20年以来首家被宣布接管的中型金融机构,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一周:金融市场震荡加剧,风险偏好大幅下降,收益率曲线明显上扬,机构间信用利差拉大,同业存单等产品发行困难,部分机构流动性压力骤增,超额备付率被动上行,市场上流言四起。尽管央行加大了OMO和国库定存投放力度,使得表观资金利率相对稳定,但在过去一周“压力测试”的模式下,短期流动性冲击与中期结构行调整压力并存,将对市场产生一系列影响:

短期看,流动性冲击相对较大,市场自循环“正反馈”需要“减压阀”。BSB事件发生后,由于同业业务刚性兑付被原则性打破,资金市场流动性出现冻结迹象,传统的资金融出机构迅速调整业务策略,紧急梳理同业风险敞口和修订授信规则,对民企金控子公司、低信用评级主体、高风险运营主体资金支持大幅下降,信用融出减少,存单质押式回购规模受到控制。受此影响,中小银行资金可得性下降,同业存单发行困难,自营及定制化产品被动压缩,甚至出现了非银机构存款赎回,多级备付机制被触发的情况。上周,CD发行规模较前周萎缩60%,AA评级以下存单发行缩量更为严重。

当前,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中小机构被迫提高备付金水平,正所谓“流动性是个胆小鬼,在需要时一定会消失”。依目前的演化态势看,市场悲观情绪仍在传染,部分中小机构流动性问题进入“正反馈”自循环(直接涉及BSB事件的机构压力突出),市场压力上升迫切需要开启外部“减压阀”来缓解结构性矛盾。6月份,NCD到期量大,为避免流动性风险事件发生和传染,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抛售和市场扰动,监管层有必要通过定向注入流动性来稳定市场。

包商银行事件的沙盘推演:缘起、冲击与演化

本周存单实际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变化

包商银行事件的沙盘推演:缘起、冲击与演化

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和到期量


中期看,BSB事件引发的金融体系结构性调整将更深远,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使中小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回归本源。近些年,同业业务逐步脱离了资金余缺调剂的本源,转而追逐价差盈利。虽然监管层也在一再规范同业业务,如2018年MPA考核机制要求同业业务(含同业存单)占比不超过总负债的1/3,对同业业务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BSB事件的冲击,控制了影响范围。但是,目前仍存在“同业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税收套利和“同业套期交易”严重错配,部分中小机构同业业务量级与其自身流动性管理能力并不匹配。历经本次冲击,中小银行同业降杠杆、同业占比收缩、同业业务向本源回归具有趋势性。

二是金融机构信用利差永久性扩大。BSB事件打破同业刚兑,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不同评级的金融机构信用利差很可能永久性扩大。在同存、CD、金融债、资本债券等负债端,低等级机构融资难度、融资成本均将提高,存量金融债券也面临重定价压力。在市场找到新估值中枢前,这一再平衡过程涉及风险定价体系的重塑,所产生的摩擦成本将是巨大的,并有可能推动CDS市场的发展。

三是资金在不同机构间“量”“价”再分配,无风险利率向下,控制负债成本是关键。BSB事件很可能在中期驱动资金在不同机构间运动,形成“马太效应”,大型金融机构因此受益,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压力加大。结合当前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由于风险定价体系面临重塑,风险资产定价将从金融业传导至实体经济,届时,无风险利率存在向下的要求。保持金融体系整体负债利率水平相对可控,既是防范资源在高风险领域积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有助于银行业做实资产、增加拨备、充实资本,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内在保证。

三、演化——多措并举化解深层“危机”

在BSB事件后,市场最为关心的是后续监管层将采取怎样的救助措施?一揽子处置方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尝试从短期政策操作、兑付资金安排以及长期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推演:

1.货币政策宜定向扶持,“三档两优”准备金制度仍有优化空间

上周以来,BSB事件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发酵,风险压力上升,虽然央行连续进行资金投放,但仍难缓结构性资金紧张。进入6月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临集中到期压力,资金利率季节性波动会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一方面,6-8月MLF到期量约1.88万亿元,财政部已提出9月前完成全年发行任务,按照前期发行节奏估算,预计6-8月将有超过1万亿的地方债券发行。另一方面,仅6月当月,市场存单到期量高达1.7万亿,在BSB事件影响下,中小机构到期再融资将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在BSB事件持续发酵以及年中资金大考即将到来的时点,有必要通过定向流动性安排来减少次生灾害发生。我们历来不赞成通过流动性事件来解决结构性问题(事实上除了制造麻烦以外,很难实质性推动问题解决)。未来,监管层可以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稳健的基础上,在“三档两优”框架下,继续采取诸如定向降低中小机构准备金率等举措缓解流动性压力,也可以通过SLF、定向再贷款等定向注入流动性,还可以通过优化“两优”标准来加大对中小机构投放力度。结合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特点与历史操作情况,我们推测6月份需要多种工具共同协调保障平稳跨过年中。

2.央行或将通过再贷款和存保基金等多种方式化解BSB问题

根据BSB2017年三季报披露,BSB负债规模约5700亿元,其中一般存款2200亿元,同业负债(含应付债券)2900亿元。同时考虑到资产端期限错配的存在、变现的复杂性、和资产质量的问题。我们认为对于潜在资金流出央行可以通过再贷款、增信发债等方式向BSB提供流动性支持,而存保基金也将深入涉足问题机构处置,为BSB提供一定资金支持。比较有利的一面在于,受益于接管和托管强力政策的效力,BSB并不存在广泛的资金挤提。中期看,BSB可能将经历清产核资、问题资产剥离、注资引战等系列流程,通过托管规范公司治理、健全风控体系,恢复BSB自我“造血”能力将是重点工作。存保基金在这一过程中,有望发挥从“保管箱”走向FDIC式承接处置功能,为未来处置其他问题金融机构积累经验。

综合判断,BSB被接管事件是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孤立性,市场近期负面情绪传染并不理智,我国占主体地位的主要银行机构经营稳健。即使对于个别资产质量压力偏大的“问题机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风险处置过程中,金融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会审慎行事,面对信用风险仍可“负重前行”,有效整改提升运营质效才更为重要。

3.处置问题机构、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远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BSB事件对金融体系同时带来短期流动性冲击和中期结构性影响,短期看流动性风险压力加大可能制约中小机构信贷投放,中期看中小机构融资成本上行可能推升其资产端定价。市场担心服务实体经济会受到挤压,但我们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是结构性的,从远期看非但不会降低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反而能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BSB事件可以诠释为金融业正从“扩张期”走向“清算期”,我国金融结构所呈现出的“总量过剩、结构失衡”问题加速暴露。逾4000家中小金融机构“小而散”,贷款规模仅占全部信贷总量的2成左右。中小机构经营上也良莠不齐,2019年一季度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为4.05%,远高于商业银行1.8%的平均水平,非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问题资产更为堪忧。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既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抓手,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目前资金供需主体同时面临优胜劣汰、并购重组、僵尸出清,之后资源配置效率将获得提升。未来,中小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业务本地化,减弱跨域多元化,更加扎根基层,服务当地,精耕细作。

4.将推动一系列制度建设完善

BSB事件,反映出我国问题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制度建设正在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信仰破冰。进而推动一系列制度予以建设完善。首先,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在完善风险评级和预警体系基础上,更需加强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其次,将推动建立从立法安排到监管实践,问题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机制,实现迅速、平稳、低成本退出。第三,推动完善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应针对规模在2000亿以下的机构出台“类净稳定资金比例”指标,倒逼其合理摆布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推动加强内部流动性限额管理要求,夯实稳定负债基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