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霸神器:45分钟写好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印象深刻

今天有朋友问,孩子高三,作文是老大难,现在又没法好好上课,怎么短时间快速提高写作能力?你这一直写,给说说?

毕竟离我高考过去有些年了,不敢瞎说。但关于写作,有些技巧确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非常广泛的。

高考作文有个特点,不仅重质量,而且有时限,对不对?文章质量和写作时间,对很多和我一样在平台写作的伙伴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验点。针对这个特点,我想推荐《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高考制霸神器:45分钟写好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印象深刻

关于推荐理由,有三点:

首先,要实际能提高对不对?

这本书里提到的写作原则,既简单又结构化,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在全书的行文中几乎都有用到。除了书中提到的例子,这册书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案例。可以说,只要记住了大原则,上手很容易。

其次,要求短时间快速对不对?

这本书超薄,一共100多页,我在微信读书上看的,一下午差不多看完。学得快才能用得快不是?

第三,不能光我说好对不对?

这本书被誉为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绝密利器,美国著名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教学主管20年经验总结,学生应试必备读物。Kaplan可是世界领先的终身教育服务商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尤其以提供备考服务闻名。对于提升中英文写作,它都适用。

书里讲到,写作包含四大支柱。

1.结构:文章组织和表述观点的顺序。

2. 风格:写作方式、恰当使用例证。

3. 可读性:表达方式、材料的视觉愉悦感、易读性。

4. 语法:措辞、语言表达正确性、可接受性。

掌握这四大支柱再来写作,就算得上“胸中有丘壑”,自然可以“左手取山川”。这本书主要讲前三方面。关于语法,在《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中做了更加详尽的论述。

书中讲到20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写作原则。对我来说,以下几个原则既适合高中学生,对想要写作快熟上手的伙伴也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一、结构方面

1. 自上而下:这是说开篇先写结论、开门见山。

故事和小说当然注重给读者留悬念,这条原则其实是针对说明文而言。一般来说,说明文的目的就是告知别人一件事,或者讲述一个道理以求说服对方。

国外经验丰富的写作指导老师都怎么给学生改作文?最简单的方法就叫“末行上移”。也就是写完一篇文章,完全不看内容,先让你把结尾的总结句提到文章最开头儿。就这样,文章整体水平就提升一大截。

其实,日常说话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一直记着前任老板提出的工作汇报要求:我希望你一开始就说出想要怎么办,然后再讲理由。比如请假,直接说想请几天,然后再说有什么事;否则接到电话或者打开短信,上来就是一大堆苦水和困扰,简直让人不知所云。

2. 分解事物:分解主题成3个部分,使用引导句。

在写作里,“3”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围绕三个关键点或者概念来构建文章往往能达到理想效果。

也就是说,先想好要写什么,再把这个主题拆分成三个主要方面。

我在头条的各种文章和答题,基本按照这种结构写。这里就不再展开说啦。

高考制霸神器:45分钟写好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印象深刻

前两点其实在《金字塔原理》中也有提及,伙伴们可以看看。

3. 使用提示词:说明写作方向。

这个简直不要太有用!

比如朋友来说事儿,先一顿夸我,我会怎么想?别,别,别,等着你说“但是”呢。“但是”后面才是重点,对不对?提示词对强调重点非常有用。

当然提示词不光表示转折。比如说明一个中心点,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并列;要举个例子,用“比如”;“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除了开门见山,最后也需要提示总结,这时用“因此”就可以。

转折词的四大作用,不外乎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用上提示词,文章结构是不是又清晰了一层?

我们说一个人好看有时会用一个词:骨骼清奇。行文也是一样道理,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所谓纲举目张,因此在结构部分说得最多。

如果要把全书内容做进一步简化,这里就概括出清晰实用的万全写作法了:选择立场、写下结论、陈述有如下几个原因、使用转折词。按照这样的结构写作,就能成就一篇清晰明了的文章。

二、风格方面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这是所有写作技巧中最重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个性化的事例能让你最难忘!

比如疫情期间,好多家长抱怨娃在家太烦了,太累了,啥时候能开学啊!这其实是一种挺宽泛的陈述。

对我来说,情况是这样的:一方面要完成幼儿园和课外机构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各种线上打卡:周一早九点有视频升国旗,每隔一天上午有半小时外教直播课,每晚七点老师在抖音还有直播,中间各种美术、手工、实验、讲故事目不暇接;另一方面,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完成“在家办公”的各项工作,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实力不从心。这对每天时间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这样,是不是一种表达了相同观点的个性化陈述呢?

高考制霸神器:45分钟写好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印象深刻

书里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形容人们正在挨饿,用怎样的论据来支撑论点更好呢?

这是一种陈述方式:

人们正在挨饿,你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皮包骨头的样子中看出来。

而在描述20世纪60年代中期驻印度尼西亚年轻记者经历的电影《危险年代》中,却给出了更发人深省的答案:

但是,你忘不掉的是他们的脸,像重复出现的梦魇画面。他们总是回来,挥之不去的脸庞从摇摇欲坠的茅屋窗户后面向外望,眼神空洞。他们深陷的眼睛毫无生气,皮肤紧紧贴着背部,双手向外伸,眼神呆滞萎靡地乞求着。我走过这饥荒的痛苦,犹如在梦中一般。

呈现,而非述说,更能从情绪层面打动读者。使用准确具体的例证,是好作品和普通作品的区别。

三、可读性方面

这里想说的原则就是,砍断长句!

短句蕴藏的强大力量不容忽视。好的短句,用三到五个词就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偶尔使用短句能给文章增添一份灵动的色彩。

西密歇根大学的保拉·拉罗克教授在她的《写作之书》中,也用30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好文章就是要简明扼要

比如短篇小说《大淖记事》的结尾,你看短不短?

“十一子的伤会好吗?

会!

当然会!”

不过,书中也提到,使用短句的关键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短,长短句相结合从而创造起伏变化的风格,也是写作艺术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汪曾祺先生说过,“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下面这句话,出自散文集《人间草木》,不仅是短,而是长短句交替出现。

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呼和浩特,想了想,找了把铁锹,把老堡垒户的开满了蓝色党参花的土台上刨了个坑,把这棵山丹丹种上了。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如行云流水,遣词用句短小精悍、错落有致出了名。感兴趣的伙伴不妨一看,从名家经典中收获更实际的经验。

以上内容,不仅适用于高中学生,对想写作又不知从何处入手、或者想要加快行文速度的伙伴都非常有用。通过一段时间践行,我也发现,这些原则除了对写作有帮助,对日常说话、汇报、乃至演讲都非常有意义。当然,如果是应对高考,还是建议听从语文老师的专业意见。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原则,整本书对语态、词汇、句式、语气、排版、保持文章性别中立、标题提要乃至文章排版的要求都有非常充分的说明。有需要的伙伴可以进一步阅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