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做好家教?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問題學生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其不幸。套這句話用於學生可以說,優秀的學生是相似的,不優秀的學生則各有其不優秀。

家長如何做好家教?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問題學生


然而,為什麼偏偏就成為了不優秀的學生?

從我們的觀察來看:他們比優秀生智商低嗎?未必。他們比優秀生家庭條件差嗎?未必。他們比優秀生心理素質差嗎?未必。他們比優秀生……嗎?未必。

過來過去從來不會關門,進別人的屋子之前不懂先敲門,垃圾桶明明就在一伸手的地方可偏偏把垃圾塞進桌兜,說話時候的聲音生怕屋子震不塌,嘴裡動輒是髒話連篇謊話連篇,自控力極差注意力極不集中……這些現象在非優秀生身上如此常見,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家長如何做好家教?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問題學生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孔子《論語》上的話。孝悌、謹信、博愛、有一顆向好之心,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在孔子看來,它們是先於學習知識的。言外之意,這些基本素質是在家庭中就可以塑造的。具備這些基本素質後,再來談學習知識的事情。意即基本素質先於學習能力。這是極為睿智的觀點。

這是很重要的,沒有一些基本的素質,想成為優秀學生是“難於上青天”的。而這些基本的素質如何得來,我們可以用一個老詞來概括:家教。

非優秀學生與優秀學生最主要的區別之一是家教的不同。家教的失當是非優秀學生之所以是問題學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先要做優秀的家長。——道理是舊道理,明白的家長可能不多,做到的家長或許更少。

家長如何做好家教?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問題學生


而要培養孩子的基本素質,非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不可。老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雖不十分正確,卻很有幾分正確。這就好比一棵樹苗,小時候不剪枝也不除蟲,而指望它大了後挺拔、茁壯,恰如水中撈月。而當一棵樹苗長成不滿意的大樹後,想再改造它實在是心有餘而力難及了。萬物各有其時,一旦錯過最佳的時間段,再想亡羊補牢,可能只是補好了牢,而羊早已經沒有了。

如何對孩子進行優秀的家教呢?

《世說新語·德行》中記載了東晉名相謝安的一段故事。謝安的夫人責備謝安說,我怎麼從來不見你教導家族的子女呢?謝安回答說,我一直都在教他們啊。這故事很有玄機,若單看這一條,不明所以。而聯繫同樣的《世說新語》中謝安在大雪天和侄女謝道韞侄子謝朗關於“大雪紛紛何所似”這一段故事以及和子女談論《詩經》佳句等故事便可知道,他是非常善於教導子女的。他既常常以身作則,行不言之教,又常常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故而謝氏一族在他的潤物無聲中,湧現出非常多的芝蘭玉樹,而謝氏家族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族。淝水之戰的勝利幾乎可以說是以謝氏家族一族之力拯救了東晉,拯救了華夏文化!後來的劉禹錫在《烏衣巷》中也不無追懷地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是謝家的燕子要真是飛到尋常百姓家倒好了。

家長如何做好家教?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問題學生


以身作則,行不言之教,對於孩子的基本素質的塑造的重要性正如陽光對於生命。而這也是家教的最基本原則之一。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裡的“可憐”有這樣的幾層意思。一是凡是父母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不確切地明瞭如何教育子女;二是父母的這種期望子女成材的苦心子女卻未必都能體諒,任憑父母如何苦口婆心他們也是“不聽不聽”我行我素;三是很多父母明知道自己的子女大有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為了“家庭的和諧”而一再妥協與聽之任之;四是父母也未必明白子女的成材到底是什麼標準,也就是說到底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成材了;五是身為一個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幾乎是片刻無法偷懶的,費心費力——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指的並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

而不懂得家教,卻只能當一個可憐的家長了。

對孩子進行優秀的家教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孩子在不停的成長,家長們也要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自己也要不停的成長。這一點極其重要,但很多家長未必明白。因為大多數家長只懂得教育孩子,未必懂得孩子也是教育自己的一面鏡子。而——

所有的教育都是雙向的,教育者同時也是被教育者,被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這一點古人看得極為通透,所謂的教學相長,正是此意。

因此,家教的出發點,應該從家長主動要求自身不斷成長開始、對自身的高要求開始。如何貫徹這兩個開始?家長可以從自身的反省開始。

因此,當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到處都是問題的時候,或許第一要做的不是指責批評孩子,而應該反躬自問:我有哪些問題?我的這些問題是不是傳染給了孩子?孩子的這些問題是不是也存在於我的身上?我應該給孩子做哪些方面的榜樣?等等。當你想讓孩子讀書時,反思一下:自己讀了嗎?當你阻止孩子看電視時,你在看嗎?當你不讓孩子玩遊戲時,你玩了嗎?當你想讓孩子養成堅持的好習慣時,你堅持了嗎?當你要讓孩子學會認真的時候,你認真了嗎?當你教育孩子不要畏懼困難時,你畏懼困難了嗎?當你不要讓孩子這樣那樣時,你自己這樣那樣了嗎?……這些屬於家教的出發點問題,想明白了這些,再去想具體的方式方法。

總之,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問題家長!所謂的問題家長,就是孩子在成長而自己卻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這個問題不解決,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無論指望誰,都是“難於上青天”的。

因此,家長們,假如孩子有問題,解決孩子的問題先從反思自己開始吧!很多時候,問題是如亂線一樣纏在一起的,是要一起解決的:孩子的,自己的。因為——家教家教,即是家庭的教育,既教育孩子,也教育自己。

給孩子優秀的家教,才是父母優秀的標誌之一,也是一個優秀家庭的標誌之一。話還是老話,做到才是永遠新鮮的事!

等到你的孩子懂得隨時關門了,進別人屋子之前懂得敲門了,不亂丟垃圾了,說話彬彬有禮了……想一想,這些最基本的素質具備了,孩子其他的問題還是問題嗎?《論語》上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些基本素質就是“本”啊!就如一棵參天大樹的根啊!根不牢也不深,何談成為大材?

而一個不幸的孩子帶來的可能不僅是一個不幸的家庭!

而沒有良好的家教,成為不幸孩子的概率有多大,很清楚的事情吧?

所以,家長們,請千萬一以貫之地做好家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