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不“解防” 溫情不“打烊”

陽光灑滿三鎮,綠意爬上枝頭,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重新按下了“播放鍵”。省委老幹部局下沉東湖村社區工作隊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保持清醒和防疫定力,發揚連續作戰作風,堅持用真心幫助居民,用真情服務群眾,構築起一道既有力度,更有溫度的疫情防控線,贏得小區居民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讚譽。

嚴密防控守住“前沿陣地”。武漢通道打開後,東湖村社區珞珈山花園小區居民由500多人迅速增加到近700人,人員和車輛流動量大幅提升,疫情防控壓力與日俱增。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守護好萬家燈火的前沿陣地,工作隊繼續強化封閉管理,優化封控方式,細化服務保障,切實把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解封當日,工作隊迅速調整封控力量,由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工作隊、小區志願者、武漢君通公司等相關人員落實24小時封控值守,對進出小區人員嚴格落實身份必問、信息必錄、綠碼必掃、體溫必測、口罩必戴、措施必提的要求,堅決切斷傳染源、阻隔傳播途徑。工作隊和社區網格員、志願者利用居民生活群、小區黨員群等網絡載體,結合走訪排查、電話詢問等方式宣傳打開城門不等於打開家門的封控政策和防疫知識,積極倡導愛國衛生運動,逐步建立社區群眾自我防控、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防群控長效機制。

解封不“解防” 溫情不“打烊”


解封不“解防” 溫情不“打烊”

走訪排查建立“民情檔案”。工作隊在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迅速在小區開展“亮初心承諾”疫情防控大走訪、大排查、大宣傳活動。4月11日,工作隊與社區網格員、居民志願者一起再次走家串戶,展開“敲門行動”,精準掌握現有居住人數、返漢人員、出租人員、身患疾病、家庭困難、空巢獨居老人等信息變化情況,切實做到人員底數準、身體情況明、問題訴求清,為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基礎。下發疫情防控手冊和出行告知書,逐戶宣傳最新防控政策,提高廣大居民防控意識,共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共排查統計234戶661人,其中從外地返漢61人,獨居、空巢老人8人,身患疾病12人,家庭生活困難4人,新冠治癒患者6人,明確需要重點關心對象30人。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問題,配合街道社區持續為小區居民提供服務保障。走訪排查時累計收集返漢復工、出行申請、市內人員流動、兒童疫苗接種、協調解決就醫等各類問題需求25條,工作隊配合社區及時予以解決。

解封不“解防” 溫情不“打烊”

真情服務當好“護航使者”。安全距離可以有,人間溫暖不能無。工作隊注重做好新冠治癒患者的心理關懷和生活服務保障,配合小區老黨員、志願者為患者開展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消除居家隔離負面情緒。主動與街道社區聯繫對接,協調安排車輛保障患者到定點醫院進行復查,協助社區配合新冠去世病人家屬做好善後和撫慰工作。病毒必須隔離,人心不能疏離。工作隊和社區工作人員倡導居民互幫互助、消除對新冠病人的歧視,營造關愛包容、共渡時難的小區生活氛圍,用實際行動溫暖化解患者心結,促進患者身體和心理同步康復,使他們早日迴歸正常生活和返崗工作。疫情隔離不了熱心服務,錦旗書寫不完責任擔當。花園小區新冠治癒患者譚先生帶著家人來到社區,專門為社區送來一面“情繫居民,勇於奉獻”的錦旗,對社區網格員、下沉工作隊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和照顧表達深深敬意。

解封不“解防” 溫情不“打烊”

復工復產搭建“暖心橋樑”。外地返漢和租戶人員復工復崗願望十分迫切,工作隊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給復工復產人員信心和力量,用愛心、責任和擔當為復工復產人員提供支持幫助。工作隊和社區網格員通過電話詢問、上門瞭解復工復產人員的困難,提供用人單位需求信息,積極協助辦理復工復產復崗手續。組建復工復產人員微信群,每天收集反映的問題和困難需求,及時宣傳講解惠企惠民政策,提供政策諮詢、答疑解惑,得到眾多復工復崗人員點贊。滯留在漢遼寧籍租戶王建新主動對工作隊說,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每天見到最多的就是你們工作隊、志願者、社區網格員義務為居民們跑腿代購、分發物資、送醫送藥、助力復工復產,讓我很感動,武漢真的是一座溫暖之城、友愛之城。他發自內心地想為武漢抗“疫”做點事,申請了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志願者,希望在武漢完全解封后,能夠留在武漢找份工作,繼續為武漢加油,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