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最高級別的教養

導語

孩子的言行舉止往往反映了他們的家教,當孩子們一些行為規範沒有做好時,父母是有一定責任的,所以作為父母,要言傳身教的樹立正確的榜樣,才能帶給孩子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引導孩子往對的路上走。

案例

網上有這樣一段視頻:一個3歲的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做高級別的教養。

地鐵上媽媽帶著3歲的兒子安靜坐著,媽媽在玩手機,而旁邊的男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玩耍,並且岔開了腿。

兩個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最高級別的教養


而當地鐵在一個站聽了,陸陸續續有人上來,之間這個小男孩緊緊挨著媽媽坐下,且雙腿併攏,想著儘量騰出座位給別人坐,還保持乖巧的坐姿,與剛剛好動的他判若兩人。

兩個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最高級別的教養


同樣是坐地鐵,另一位男孩也做出過同樣友愛的動作,一位戴著眼鏡,揹著書包的中學生看見乘坐的車廂地面上出現了汙水,男孩主動拿出紙巾又趴在地面上細心地將每一處水漬都清理乾淨,為的只是擔心有乘客不小心滑倒。

兩個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最高級別的教養


不少網友看到中學生的做法,紛紛讚歎:比大人都強,孩子太有教養。

孩子的良好教養離不開背後父母的教育,所以父母怎樣科學地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擁有內在素養的人變得極其重要。

分析

案例中的兩個男孩詮釋了最高級別的教養,第一個孩子雖然只有3歲但是懂得坐地鐵起碼的規則秩序,主動靠近媽媽坐,想騰出更多位置給其他乘客坐。第二個男孩主動拿出紙巾輕輕擦拭地面上的汙水,為的只是怕有其他乘客跌倒。

兩個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最高級別的教養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良好的教養,那麼他肯定也有一對知書達理的父母,畢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體現孩子的家教,假如父母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那就會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能量的形象。

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會給這張白紙上第一層底色,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模仿父母,這時父母的好與壞都會體現出來。

做法

作為父母,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素養?

1、重視孩子的禮儀禮節

父母可以從小教育孩子與人交往要講禮貌,懂禮節,在公眾場合要有基本的規則意識,在圖書館和地鐵、公車上保持安靜。

兩個小男孩坐地鐵,行為舉止獲網友稱讚:最高級別的教養


2、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育孩子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公車和地鐵上,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老弱病殘讓座。

3、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引導孩子積極面對,讓孩子接受挫折的挑戰,保持冷靜,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再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結語

關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怎樣把孩子培養成為有教養的人,是父母該思考的問題,如果小時候不好好教育孩子,等孩子漸漸長大定性了,那時父母想再糾正孩子的行為舉止的不當,就很難了。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案例中的兩個男孩?你認為兩個男孩的事例給父母教育孩子帶來怎樣的啟示?歡迎留言參與我們的討論。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