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一、人口老龄化 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超过4200万失能老人和超过2900万80岁以上老人

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预计,目前中国养老市场商机约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13万亿元

二、什么是智慧健康养老三大内涵:智慧助老、智慧用老、智慧孝老

三大特征:大数据收集存储、需求发现与智慧化决策、服务从供给端精准投放到需求端

三点共识:发展前景优越;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政府扶持力度大,发展势头迅猛

三、健康养老产业的运作方式机构养老方面,要关注跨行业准入与合作

居家和社区养老方面,关注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PPP模式助力健康养老产业的综合发展

四、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示例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说,“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被打造成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曾提到,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等典型特征,养老问题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严峻的矛盾和问题之一。老产业的产能是不足的,商机也是无限的,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贡献了超过10%的GDP,带来数万亿产值。但养老产业不是暴富行业,需要有战略眼光,有长期、理性、智慧的投资者参与。

01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2017年全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到2030年,占比将达25%。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超过4200万失能老人和超过2900万80岁以上老人。其中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占到总老年人口的78%。这巨大的老年人口为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消费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预计,目前中国养老市场商机约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13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房地产、保险、医药以及养老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市场参与者。

02 什么是智慧健康养老

一般认为,“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其具体涵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

智慧助老: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帮助老年人。

※ 智慧用老:利用好老人的经验智慧,帮助老年人实现人生的第二青春。

※ 智慧孝老:全面应用包含供老、料老、伴老、顺老、敬老、耐老、祭老、防啃老、防扰老9个智慧支持模块,老人或子女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与传统养老模式相较,智慧健康养老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大数据收集存储。传统养老产业是粗放型经济,没有精准服务投放策略,各类服务对象不明确,目标群体实际需求被忽略。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利用现代“互联网 + ”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做到量化、连续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为智慧化分析提供源源不断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需求发现与智慧化决策。传统养老产业供给方式是先有需求模型,再定义目标对象群体,然后输送大量供给。这种方式导致了服务供需之间缺乏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没有差异化服务策略,定制化程度不高,种类较为单一。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可以起到引领市场的作用,达到“精准决策”。

三是服务从供给端精准投放到需求端。传统养老产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严重,行业内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而智慧养老产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服务养老事业,解决了养老市场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目前对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规模尚没有官方的计算结果,但包含了几点共识:

一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涉及领域较多,发展前景优越;

二是全国各地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积极进行探索;

三是政府扶持力度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03健康养老产业的运作方式

(一)机构养老方面,要关注跨行业准入与合作。目前,我国健康养老最普遍模式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置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医务室以及护理院等医疗机构,增设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运营,养老机构对于内设医疗服务的诉求已经超过提升传统养老服务质量的诉求。举个例子,北京市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内设置了医务室,并配备了专职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另有多点执业的医师。

2017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降低了政策壁垒,为内设医疗机构提供了便利。新建养老和医疗结合机构也是一种新兴的模式,例如北京八里庄英智康养综合体、双井恭和苑等。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同时规划、同时建造并同时运营。

(二)居家和社区养老方面,关注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社区嵌入养老部分,这部分与机构养老类似,需要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进行整合,统一运营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日间照料床位的作用。其次是居家上门服务部分,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开始增设医疗相关服务,通过与辐射区域的医疗机构合作获取专业人才,从而向老人提供助药、康复指导和训练、体检等服务。一些商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远程医疗技术,逐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能力,给老年人带去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地实现了居家专业化养老。比如最近流行的虚拟养老院概念,就是建立一个区域化养老信息服务云平台,老年人将服务需求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告知云平台,平台便会按照需求派员工上门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以优护万家为例,它既有针对医疗护理、养老照护经验的复合型服务人才的培训,也开设养老照料中心,还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其中80%的医护资源来自于北京各大三甲医院。

(三)PPP模式助力健康养老产业的综合发展。主要包括BOO(Build-Own-Operate)和BOT(Build-Own-Transfer)两类。BOT模式是指政府提供地块,由民营机构来新建及运营,期满之后交还给政府,合同期一般是30年,而BOO模式即公助民办养老院,指的是由民营资本出资建设并拥有养老院。项目由民营机构出资建设、运营,政府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BOO由BOT方式演变而来,而这主要的区别是BOO方式下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拥有项目所有权。

自2015年起,养老PPP项目开始大量涌现。根据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已经有231个养老PPP项目被公示。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不过,PPP模式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地域分布不平衡,PPP模式的养老项目大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等地区,而一二线城市由于地价较高,项目较少。其次,超过90%的项目是由政府发起的,因此在合作中社会资本的话语权相对小,这也是社会资本在参与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04 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示例

A公司是经省级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的创投公司,主要业务为自有基金业务与受托引导基金业务。A公司在政府的引导下,需要成立健康养老产业基金,在有限合伙企业中担任劣后级。

XX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是在省级政府的领导和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的指导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原则,由中央财政引导资金、A公司、社会资本等联合发起设立,专注于投资养老服务连锁经营、康复医疗和老年病治疗、候鸟式旅游休闲养老等领域的产业基金。

其风控方式为:设置优先劣后的结构分级,基金收益首先保障优先级资金的退出;由A公司为优先级资金的退出兜底。

退出方式:通过债权或者股权形式投资,投资后根据项目公司情况通过IPO退出、被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退出或由A公司回购股份;A公司的母公司溢价回购优先级LP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收益权,并对优先级资金的退出兜底。

2030年将达到13万亿规模,养生养老未来将超过房地产?

未来的发展方向

养老产业虽说是为老年人群服务的产业,但却实打实的是一个朝阳产业。庞大的人群基数以及愿意为自己付费的老年人,都在显示这个产业巨大的活力。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尤其是5G即将应用的情况下,智慧化养老必然成为养老产业的趋势。

智慧化养老可以帮助有限的专业护理人员实时掌控老人身体健康状态、远程实时定位,并及时提供相应服务,让子女更好地了解父母的生活状态。智慧化养老也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覆盖养老群体。例如,在居家养老中使用智慧化服务,护理人员就不用24小时只照料一位老人。在家中安装智能设备,有需要即可按铃,方便老人生活的同时也能减少人力的浪费。

智慧化养老能够更好地检测老人的身体状态,老人佩戴可穿戴设备,24小时检测数据,同时建立云端健康档案,与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实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或者要做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都可以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和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