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滋生的忧愁却是最难消——杜甫《春望》2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日滋生的忧愁却是最难消——杜甫《春望》2

之前说到花草、鸟儿拟人手法。

这里的艺术手法非常巧妙,巧妙的背后也还有另一层心理。杜甫他写这《春望》的时候还在长安看押。所以写这诗还不写得太明确,太直接。你要是公开地歌颂,说“我们伟大的王朝必然有复兴的一天”,而这如果让叛军看到了,对杜甫来说也没什么好处,然后闹房等级再加一级。

所以,应该说写这首诗的时候用了很多的文学手法,但这也是实际上迫不得己。实事求是来讲,文学艺术当中得很多的手法往往都是迫不得已,不得不用些委屈的笔法。 就像鲁迅先生在《药》结尾的时侯,老太太去看望他儿子的坟茔,却发现这坟茔上多了一 个小花圈。鲁迅先生后来说这是没有办法,他总要给人们一 点希望,要让时人相信革命是没有失败的。所以他不惜用了曲笔在结尾加了一个花圈。而这就是特殊的艺术手法和文学笔法。

“烽火连三月”。对于这句,相信有很多人由于儿时的记忆远去,存在一些误差,在这里很有必要纠正下。这“烽火连三月”有两层意思。

仔细对照历史书,我们先来把时间顺序捋一下。在唐肃宗元年,也就是756年,这一年六月份安史之乱叛军攻破了长安。大概七月份杜甫将家人安置在了鄜州,然后听说了唐肃宗即位了,便去投奔被抓住。那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概是在第二年三月,也就是757年的三月。这可以说明,杜甫从知道判乱到自己投奔被抓到现在差不多是9个月,那么第一个意思就是说这时间很长,是在说一个时间长度,“连三月”,说自己已经被囚禁九个月了啊。第二个意思就是说,这场叛乱持续到三月份了,是在说三月这一个时刻,说这战火的时间很长。当然,后者表达的意思更丰富。不管是怎样的意思,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正是因为这“烽火连三月”, 所以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收到家里寄来的书信,我给家人们寄出去的书信也没办法到达她们的手里,彼此殷切的担心和挂怀,胜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念不见君”。亲人的思念、亲人的焦急,迫切想知道彼此的平安,真的是“家书抵万金”啊 。

外面是战火纷飞的世界,而杜甫在此却被囚禁了九个月,想必这九个月的时间,关于家里的情况杜甫是只言片语都没收到的,他能不愁吗?杜甫又是一个家国情怀很重的人,愁完了小家,又愁国家,“这战乱持续了这么久,国家如今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两重感情,刚好对应上面的两层意思,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作者的忧愁:

“我的孩子怎样了?我的妻子怎样了?在这战火中,她们吃得饱穿的暖吗?她们能生存下来吗?”

“朝廷怎样了?国家怎样了?不知这场叛乱有没有被镇压?何时才是个头啊?”

杜甫想了自己的小家,又想“大家”,一个都想不清楚,交织在一起,让杜甫更忧愁,便是“白头搔更短”啊。杜甫本来头岁就白了,头发白了以后就该掉了啊。先掉长头发,掉完长头发就该掉短头发了,所以越来越短了。还有资料解释说“短”是稀疏的意思,我觉得也挺对的。杜甫就在那不停的挠头啊,想啊,忧愁啊,什么也不能做,也做不了,他被看押着呢。 所以杜甫很生气也很忧愁,他很憋屈也很无奈,然后就不断的挠头,结果呢,头发越来越短越来越少,短到什么程度呢?

短到“浑欲不胜簪”。短到那稀疏的簪子都插不上了。我们都知道,古代人都留长发,所以需要簪子来挽发。

说到这儿,这首诗就说完了,但杜甫有没有和家人团聚了?团聚了!

就在杜甫写完这首是之后,也就是四月份,杜甫从长安城西边的金光门逃出去了,但他并没有直接回家,有意思吧。

春日滋生的忧愁却是最难消——杜甫《春望》2

那他什么时候跟家人团聚的呢?他大概是在这年的闰八月回的家。杜甫四月逃出去的,五月、六月、七月、八月、闰八月,这中间约有半年的时间,他并没有回去。那就有疑问了,不是说你很思念家人吗,不是“家书抵万金”吗,你出来了不回家跑哪里去了呢?他去找他的“国家”去了,以后也会详细说说这“有意思的”杜甫。

杜甫回到家里,写了《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这三首也是很美妙的诗,描写了亲人历经破难团圆的情景。这情景想必是感人的、想必是喜极而泣的。


之前所提到的“李白的道教信仰问题”“有意思”的杜甫等等问题,后面紧接着会写了插进来,诗词系列先暂停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