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关于海军现阶段的任务和未来的发展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当时我国国力有限,直接发展大型巡洋舰、航空母舰这类大型水面舰艇是根本不现实的问题。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下达到海军作用的最大化,航空兵、潜艇和快艇则成为当时海军发展的重点。在其中潜艇的发展当中,人民海军首次尝试建造的就是引进苏联技术的03型常规动力潜艇,为之后中国仿制033型潜艇和设计035型潜艇铺平了道路,拉开了中国潜艇的发展之路。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空潜快”的发展道路

所谓“空潜快”就是航空兵、潜艇和快艇,这是我海军建立初期短期的发展方向。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但是刚刚成立的人民海军没有像样的作战舰艇,大部分军舰来源于起义、投诚和俘虏。在所有投诚舰艇中,吨位最大的就是“重庆”号轻型巡洋舰,排水量6668吨,配备4座双联装152毫米主炮,但可惜的是,该舰在1949年3月被炸沉。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重庆”号巡洋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0年初,中国海军装备的舰艇大部分都在千吨以下且没有自主性:“长江”号内河炮舰(民国制、462吨)、“南昌”号护卫舰(日制、1350吨)、“广州”号护卫舰(英制、1050吨)、“沈阳”号护卫舰(日制、797吨)、“武昌”级护卫舰(日制、900吨)、“井冈山”级坦克登陆舰(美制、4080吨)等等等。不难看出这些舰艇普遍吨位小、质量差,很多舰艇都可以追溯到日本参加二次世界大战前,虽然“井冈山”级吨位超过4000吨,但没有海战能力。此时的人民海军基本没有能力实现对中国领海的全方面保卫,其任务主要还是配合陆军作战行动和夺岛战役。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南昌”号护卫舰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广州”号护卫舰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大别山”号坦克登陆舰 1999年才退役

另外由于中国之前刚刚经历长达40年的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时还处于农业国家时期,基本没有什么重工业能力,国防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底子非常薄弱。所以短期内中国想要发展成一支包括巡洋舰、航空母舰在内的大型海军是不现实的。如何在国防经费和工业实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打造一支高效的、经济的可以保卫江河出海口和沿海重要地区的近海海军,这就出现了所谓“空潜快”的短期发展方向。以极为有限的资金由苏联引进驱逐舰、战斗机、潜艇、鱼雷艇、猎潜艇、高速炮艇的成品、半成品以及技术生产许可,最终实现国产化。这些技术装备虽然无法与大国海军相比,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典型的以6641型发展而来的037型反潜护卫艇多次以小博大,参与过对台、越南的海上冲突并取得胜利。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6601型护卫舰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6604型猎潜艇

在整个“空潜快”体系当中为什么选择是潜艇而不是大型66水面舰艇,其原因很简单:除了经济和工业因素之外当时的海军航空兵实力不足以支持空中掩护大型水面舰艇,而潜艇却恰好解决了空中掩护兵力不足的问题。另外,苏联有着极为丰富的潜艇制造和使用经验,对我们需要技术转让和潜艇训练来说只是有利无害。

W级潜艇的引进

1953年6月,中苏《六四协定》顺利签署,根据协议中国将引进2艘苏联C型“斯大林”级Ⅸ6Mc批常规潜艇和2艘M型“婴儿”级常规潜艇,并在同年开始在青岛组建潜艇学校。但其实C型和M型潜艇都设计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水上排水量700余吨,相对于二战时期常规潜艇的发展来说显然有些落后,这4艘潜艇的引进更多的是用于潜艇的初步接触和训练使用。在这个协定中关于潜艇的部分最为重要的就是转让3艘613型常规潜艇的全套器材设备及该型潜艇的图纸资料,后期协助中国自主建造,国内型号6603型(简称03型)。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C型“斯大林”级常规潜艇

613型常规潜艇北约代号W级(威士忌),是苏联于上世纪40年代末设计50年代初建造的中型“柴-电”型常规潜艇,吸收了部分德国XXI型潜艇的技术,由苏联第18中央设计局设计(后来的红宝石设计局,该设计局还设计了苏联大部分核潜艇)。由于613型潜艇是苏联二战后发展的第一型中型常规潜艇,加之苏联对潜艇突防能力的信任,所以613型常规潜艇的建造数量特别巨大,计划建造数量为336艘,实际完工数量为215艘。除了苏联海军自己装备之外,苏联还以零部件出口的形式协助多国建造,包括印尼、埃及、叙利亚、波兰、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朝鲜和中国。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613型常规潜艇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613型常规潜艇

1955年4月14日,03型潜艇首制艇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工,由苏联耐压船体装配组长勃利伐洛夫和船台工艺工程师高佳叶夫全程进行技术指导。1955年9月29日,首制艇进行水压试验,完成耐压艇体焊接测试;1956年3月26日成功下水;同年10月19日开始工厂试航实验和国家试航验收;1957年10月27日,首制艇正式交付中国海军,该艇也是毛主席唯一视察过的潜艇,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初步具备制造潜艇的能力。03型常规潜艇前3艘由苏方提供全部的设备和潜艇分段,从第4艘开始仅提供材料和设备,中方开始从放样下料阶段建造,进一步提高中国在03型潜艇的自主化建造率。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从1955年4月首制艇开工建造算起,中国建造的03型常规潜艇总数为21艘,包括5艘IV型(甲板炮)和16艘改进后的V型(取消甲板炮),其中江南造船厂建造13艘、武昌造船厂建造8艘。最后一艘03型潜艇1964年在江南造船厂交付,至此,中国首型自行建造的常规潜艇完成建造,拉开了其近40年的服役生涯。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正在试航的03型常规潜艇


03型的武器和动力装备

03型由于完全按照苏联原版613型潜艇建造,所以主要技术性能也传承613型,水下排水量1350吨,最大潜深200米左右。主武器为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前4后2布局,发射53-51型533毫米热动力直航鱼雷(后国产化为鱼-1鱼雷),使用当时较为先进的机电式射击指挥仪进行鱼雷射击参数计算。80年代后开始少量装备鱼-3型声自导鱼雷并加装自导鱼雷设定装置。除鱼雷发射管外,613型IV型还配有2座双联装25毫米甲板炮,但到V型就被取消。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艇艏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鱼-1型鱼雷

舰上动力系统为传统的柴油-电动机动力,双桨水面航行或通气管状态航行为2台37Д型柴油机,总输出动力4000马力,水面最大航速18.5节,续航力13500海里/10节。水下航行采用电动机,03型是世界上第一型装备经航电机的常规潜艇,所谓“经航电机”就是指经济航速电机,在潜艇低速航行时不需要使用主电机,一方面降低电力损耗,另一方面降低水下航行噪音。03型配备2台主电机和2台ИГ-103型经航电机,由112块铅酸蓄电池供电,水下最大航速13节,续航力13.35海里/13节、330海里/2节。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613型柴油发动机舱,2台37Д型柴油机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613型电动机舱

不过在协定中,苏联转让给中国的03型潜艇和苏联自用的613型潜艇存在一定的减配,可能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比如原版613型除配备53-51型直航鱼雷外还配有САЗТ-50和СЗТ-53声自导鱼雷;用于精确导航ГОН-23М光学反射磁罗经和ГОМ-III型转轮计程仪也不在技术转让范围内。所以在80年代中国的鱼-3型声自导鱼雷装备之前,03型潜艇一直只能使用直航鱼雷进行作战。

意义

03型常规潜艇在当时并不算一种先进的潜艇,特别是进行过一定的减配,而且当时美苏的核动力潜艇也已经问世。但对我们来说,03型潜艇的意义可以说非常大,通过03型潜艇的制造培养了相当多的潜艇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另外也学会了以工艺计划为中心,按工艺阶段和工艺项目组织生产的科学方法,建立了严格的质检制度,为将来发展033型潜艇和设计035型潜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个零的突破。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接触潜艇时间不长,对中国近海水下水文资料的掌握并不充足。由于03型潜艇装备НЭл-3型回声探测仪,所以它的到来对中国近海水下海图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后续水下战铺平道路。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正在江南建造的03型潜艇


结语

在50年代末第一艘03型潜艇服役后对海峡局势构成重大逆转,因为03型的服役使中国海军首次具备伏击大型舰艇的能力,促使国民党海军降低大型舰艇对我的袭扰。再往后033、035常规潜艇潜艇以及091攻击型核潜艇的服役,即便当时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都以轻型舰艇为主,但水下战实力已经足够构成海上优势,足够保卫我近海的安全。

人民海军自建潜艇的开端——03型常规动力潜艇

随着033和035的批量服役,技术水平较低的03型潜艇开始在70年代逐步转为训练潜艇或预备役状态,至90年代中期全部退役,总服役时间近4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