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產邊緣到股票收益1300%:這個CEO如何實現扭虧為盈

即使當時公司正在虧損,債務纏身,面臨潛在的破產風險,但成為AMD的首席執行官仍是蘇姿豐的理想工作。

蘇姿豐告訴CNN Business:“當你的成長曆程以技術為伴,像我一樣,我畢生的事業都獻給了半導體行業,而在美國大型的半導體公司並不多,所以我非常興奮能成為CEO。”她非常享受在Best Buy閒逛時隨手拿起一臺筆記本,知道這是由她公司生產的處理器驅動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熱忱。當蘇姿豐在2014年掌舵AMD,它的股價正跌入歷史最低點。

蘇姿豐,當今科技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她喜歡挑戰。她說這就是當初為什麼會成為一名工程師。她需要大膽下注,雖然有一些舉措要5年後才能見回報,但只有這樣才能拯救AMD。

“之所以耗時如此之久是因為這項技術很複雜,”蘇姿豐說,“我們最新的數據中心芯片實際上擁有400億個晶體管,你必須保證每一個都正常,這是巨大的工程量。”

蘇姿豐擁有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本科、碩士、博士學位,在接任CEO後決定讓公司著力發展高性能計算應用技術。這讓AMD開始轉向支持至關重要的下一代技術,即雲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遊戲。

那些技術在2020年是決定性的。但蘇姿豐必須在2014年就打好基礎。

從破產邊緣到股票收益1300%:這個CEO如何實現扭虧為盈

蘇姿豐在高性能計算上下的賭注讓AMD能支持下一代技術(來源:CNN記者Drew Anthony Smith)


冒險的生意

半導體行業本身就是冒險的。每一個新產品的研發週期都需要3-5年,因此公司必須寄希望於公司如今正在開發的技術正是未來幾年消費者所需要的,進而贏得市場。

但他們不可能一擊即中。拿下高端客戶需要一份完整的技術路線圖,並說服他們公司能持續不斷地推出高性能新品。

蘇姿豐認為:“2014年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是為技術應用選擇對的市場。不是你今天做了什麼,而是你年復一年都在做什麼,然後人們才會注意到。”

賭注得到了回報。近來AMD一飛沖天。自蘇姿豐2014年10月成為CEO以來,AMD的股票上漲超過1300%。

上個月,AMD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每股達59美元。2019年,AMD是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好的股票,全年漲幅近150%。


發現AMD最擅長的領域

在蘇姿豐成為首席執行官之前的幾年間,AMD已經開始逐步退出一些業務領域,以降低開支,包括剝離自己的半導體制造工廠。

在蘇姿豐接任時,她需要做出的重大決定就包括哪些業務是要捨棄的。

“對於一家技術公司,決定自己真正擅長的領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必須是最好的,必須是業界中的佼佼者,”她說,“一切都歸結於專注,‘這就是公司的基因,讓我們儘可能的給市場帶來最好的產品。’”

但是這也意味著要去判斷AMD不太可能主導哪些領域。公司決定不再從事手機或“物聯網”設備傳感器的技術研發,雖然是有發展前景的領域,但不屬於AMD的核心競爭力。

從破產邊緣到股票收益1300%:這個CEO如何實現扭虧為盈

在蘇姿豐成為芯片製造商AMD的首席執行官時,其股價已接近歷史最低點。而由於她的復興戰略,AMD的收益已超過1300%。(來源:CNN記者Drew Anthony Smith)


於是,AMD決定“押注”高性能計算架構,包括為遊戲、人工智能、超級計算和其他尖端技術提供強大的計算機處理器和圖形芯片。那時AMD正在設計快速、強大的芯片,並且在價格上更有競爭力。

這項戰略對於AMD來說尤其重要,當時行業內的頭部企業並不多,公司正在努力為自己開拓市場。

AMD的產品獲得極大的認可,美國能源部選擇了AMD的芯片為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項目提供動力。AMD的技術還將用於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中即將到來的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


“Tick Tock”

半導體公司長期以來都遵循著“tick tock”發展模式。

要麼提升芯片製造工藝,要麼更新設計架構。如此一來,一旦出了差錯,也能快速發現問題根源。

但AMD急需一次爆發,因此公司決定雙管齊下,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組合。

Rosenblatt Securities總經理Hans Mosesmann認為:“他們在製程工藝、架構和封裝上下了大注”,並將這種成功的舉動比喻為“行星連珠”,意為AMD的規劃井然有序,每一步都銜接得非常完美。

早些時候,一些潛在客戶會質疑AMD是否能完成如此雄心勃勃的計劃。“我們必須做好這件事,不成功便成仁”。

蘇姿豐說:“我們說服客戶的方式是:‘我來告訴你目前我正在做的事,這將花費我3年時間,期間你可能什麼都看不到,但是我會與你保持溝通,我會不斷向你展示我的成果’。這就是我們的處理方式。”

此後,AMD於2017年發佈了第一代新產品組合,包括銳龍桌面處理器和EPYC(霄龍)服務器處理器,在2019年發佈了第三代銳龍處理器。

Tirias Research首席分析師Kevin Krewell 說道:“第一代銳龍和EPYC(霄龍)發佈之後,大家可能會說‘好吧,你們做得不錯,之後怎麼樣?’當第二代產品推出之後,市場就知道AMD是認真的。”

公司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發佈針對數據中心市場的第三代EPYC(霄龍)處理器。

AMD

蘇姿豐帶領著AMD打翻身仗,AMD搶先向市場推出了性能匹敵10納米芯片的處理器,其產品架構保證了低成本。讓它在關鍵的市場領域分到了更大的蛋糕。

“AMD的執行近乎完美。這只是開始,未來幾年,AMD的執行力將使其得以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就算AMD拿走了數據中心市場一半的份額,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分析師Hans Mosesmann說到。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把業務轉移到雲上,以及像5G這樣數據密集型的下一代技術的出現,數據中心市場已經成為AMD最為重要的業務領域。

據分析師Hans Mosesmann分析,數據中心在未來幾年裡可以為半導體公司帶來20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從破產邊緣到股票收益1300%:這個CEO如何實現扭虧為盈

AMD的芯片賦能雲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遊戲等多個2020年至關重要的技術和領域,其背後是蘇姿豐早幾年前就打好的根基。(來源:CNN記者Drew Anthony Smith)

下一個挑戰

“半導體行業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我們的目標是堅持做正確的選擇。”蘇姿豐說到。

“我對我們過去5年的成績感到非常驕傲,當然我心裡也很清楚,接下來的5年,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現在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計劃,將來我們需要做更多的決策。每天,我們都在反覆討論怎麼規劃AMD未來的發展方向,畢竟那是我們為之奮鬥的世界。”蘇姿豐最後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