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阿城的中篇小说《树王》讲述了一个生产队为种“有用的树”而砍树烧山的故事,整个故事给人以悲哀、愤怒、无力之感。

“树王”可以指那棵参天大树,也可以指故事的中心人物肖疙瘩。故事中的生产队,其工作任务便是把山上原有的野树砍掉,进行垦殖大业。

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在满山的树中,有一棵树根粗叶大,遮盖范围甚广,人们说这树成了精,谁也不敢砍,传言若是砍了,砍树之人必定遭殃,就连善磨刀砍树的“树王”肖疙瘩都不砍它。

可是新来的知识青年李立却认为关于这树成精的说法不过是一种迷信思想,树长这么大只是自然规律使然。在他眼里,这山上没有什么砍不得的树,而这树占地过广,影响垦殖工作,且毫无用处,必须要砍。他还觉得,砍掉这树也是对封建迷信的一种破除。因此,他决意要去坎那树,在砍了四天后,终于将巨树砍倒。

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树王被砍掉后,紧接着便是烧山,整座山被火光包围,山里的生灵在挣扎后凄然地跳入了火中。”树王"肖疙瘩在未能成功阻止人们砍树后,也一病不起。

故事读完,我感到疑惑: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树呢?没用的树难道就没有扎根地球的权力了吗?

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那株参天大树,要吸收多少年的阳光雨露,经历多少年的风吹日晒,才能长成擎天伞般高大粗壮?它是自然的产物,它比那些砍树的人更早地看到这个世界。可我们,为着要去种“有用的树”而剥夺了它继续生长的权力,也让一些鸟兽失去了栖身之所。

身为磨刀砍树好手的肖疙瘩,在李立要去砍树时,孤身前去阻止,他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护卫那棵巨树,于他而言,那树“是个证明,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但李立是不吃这套的,他眼里没有什么老天爷,而只有人定胜天。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去做并能做到任何事情。

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肖疙瘩最终没能护卫住树,树没了,树王肖疙瘩没了,山上万千的生灵也没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人类身为高级动物,的确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可是别忘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的存在却并非仰仗人类。

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自然不是人类的奴仆,人类始终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花草树木也好,飞禽走兽也罢,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中的一员。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去肆无忌惮地残害自然中的其他生物,难保有一天不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对于自然,人类始终应当怀有敬畏之心,这样才不至于无所顾忌,肆意妄为。肖疙瘩对自然是怀有敬畏之心的,所以他极力反对大家要砍光烧光的行为。李立是无所畏惧的,他觉得人类掌控一切,所以最终导致了整片山林的覆灭。

尊重自然,心怀敬畏——读《树王》有感

故事的最后,砍掉巨树的人除了心情上的低落外,似乎并没有像传言那样遭什么难,反倒是护卫树的肖疙瘩随树而去了。可这绝不意味着人类真的可以随意掌控自然,相反,如果巨树代表着自然,那树王肖疙瘩便代表着人类,当自然遭了难,人类也必将随之毁灭。

人类是聪明的,但再怎么聪明的人也应时刻怀有畏惧之心,这种畏惧绝不代表胆怯,它是人类长久繁衍下去的一种保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