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在無知中快樂,還是在明白中煩惱?

你願意在無知中快樂,還是在明白中煩惱?

你願意在無知中快樂,還是在明白中煩惱?

我們的長輩們,他們的時代沒有手機,電腦,網絡等等,只有每天每夜的埋頭苦幹,面朝黃土背朝天。

他們活的稀裡糊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該結婚結婚,該生子生子,該工作工作。反而他們家庭幸福,兒女雙全。

在偏遠的農村地區,那些由於各種因素沒有受過的教育的年輕人們,同樣活的很快樂。

他們用著父母的錢娶妻生子,孩子還需要父母去撫養。而他們雙手一甩,帶著行李外出打工。而那微薄的收入也不過只是夫妻二人的吃喝花銷罷了。

你能說他們不快樂嗎?

我覺得他們很快樂,他們沒有考慮過經濟的問題,沒有考慮過孩子教育的問題,沒有考慮過父母贍養的問題。

他們無知且又無畏。

他們不會對未來充滿恐懼,於他們而言,最壞不過重走長輩的老路,耕出一畝三分地,吃喝不愁便是一生。

我們這一代人,由於受教育程度更高,社交網絡普及的問題,對於世界的認知更為全面。也活的太過於明白,我們

為各種各樣的東西奔波勞碌,卻是一無所得。

煩惱是隻屬於明白人的。

對於那些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的年輕人來說,特別是生活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們。

我相信,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會是快樂的。他們有著各式各樣的煩惱,工作,愛情,房租房價;甚至於每天的飲食在他們而言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地鐵每天來來往往,日復一日。在朝霞中送走行人,於夜至時扶其回家。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卻因為生存的壓力讓他們無法踏出追尋夢想的道路。明知如今的生活是在消耗生命,卻也無可奈何。

那些父母在耳邊的呢喃,那些老友在身邊的勸慰。回來吧,家裡沒有什麼壓力,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好好上班賺錢,娶妻生子。

他們也想回去,但是他們不甘心。回去,便意味著一生便重新回到原來的規則裡去。

他們或許可以裝作無知,裝作開心,裝作對於未來不屑一顧。

但是,他們會想,當他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們能拿出什麼來給孩子,怎麼去讓孩子們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於怎麼讓他們健健康康的成長。

他們放棄安穩的生活,拼命奮鬥,不僅僅是為了他們,更是為了下一代的蓬勃發展。

正如我們的長輩們,在生活最為艱難的時候,仍不願放棄孩子們的教育。他們砸鍋賣鐵,拼湊出一分一毛的血汗錢,讓我們可以有夢想,有追求的去生活。

所以,我們不會放棄。

既然讓我們明白了,明白了孝悌忠義禮義廉恥,明白了人生還有更多的選擇。

雖行進路上荊棘叢生,便是踏破鞋履,也要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你願意在無知中快樂,還是在明白中煩惱?

既然已明白,那就一直走下去,直到再無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