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旅程”

新華社瀋陽4月14日電題:草莓的“旅程”

新華社記者於力、高爽

12日清晨6點半,採摘工人進入草莓大棚,彎腰在翠綠的草莓葉叢中尋找果實。隨後,一顆七八分熟的草莓被摘下後放入泡沫盒——從這一刻起,它將踏上從遼寧丹東東港到海南海口近3000公里的“旅程”。

“草莓第二天就能到達海南,期間會搭乘貨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東港市草莓協會會長馬廷東說。

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是我國重要的草莓生產基地,草莓種植面積14.8萬畝,行業從業人員10萬餘人。

每年春節期間正是東港草莓的銷售旺季,今年受疫情影響,起初草莓銷量大幅下降。疫情緩解後,當地政府、草莓協會和農戶積極組織復工復產,通過電商等網絡銷售方式,草莓產銷快速回歸正軌。

草莓“旅程”的第一站是包裝車間。“除了肉眼可見的果品顏色、形狀,每顆草莓還要過‘體重關’。除此之外,為保證草莓質量,東港市還依據環境指標、果品糖度、硬度等制定了量化指標。”丹東市聖野漿果專業合作社特聘技術顧問史功成說。

精心挑選後,一顆顆草莓“住進”了有孔洞的泡沫包裝盒“單間”,然後進入冷庫預冷。“當天採摘的草莓晚間搭乘貨車送往大連機場,趕第二天最早一班航班飛往海口。”馬廷東說。

12日晚間,貨車早早等候在冷庫外,一箱箱草莓平穩裝車。據馬廷東介紹,貨車內的溫度經過嚴格控制,保證果品不會被催熟。

13日早上8時許,草莓“坐上”飛機,正式開啟從東北到海南的旅程。

“中午我們的貨車就等在機場了,接貨後直接送往超市。”海南特別特生鮮超市總經理舒田通過電話對記者說,東港草莓在海口的銷路非常好。

“合作之初,我還擔心運輸過程中果品損耗大,畢竟草莓果皮薄。但開箱後,果品完整度和丹東發來的照片一模一樣。從遼寧到海南,不到36小時,草莓就能到消費者手中。”舒田說。

進入生鮮超市後,東港草莓和海南應季水果芒果、鳳梨等在貨架上做了“鄰居”——至此,小小草莓近3000公里的“旅程”落下帷幕。

疫情期間,如同此次“旅程”般快捷的物流模式,使東港草莓遠銷海南、上海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