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由於全球疫情拐點遲遲未現,一些黯淡的預測認為疫情還需持續兩年,隨著持續時間的延長,一種“疫情悲觀主義”的情緒也在蔓延。比如很多觀點將今年的疫情與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和1347年的黑死病對比,認為這次疫情會像歷史上兩次大流行病一樣,造成世界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的衰退。因此有人呼籲,不要低估此次疫情中心理恐慌對社會生產造成的影響。

面對疫情,不管是心理恐慌也好、“悲觀主義”也好,在心態上都有共通的一點,叫命中註定,就是相信有一種內在的本質決定了我們的命運,而這一點是不會變的。這種心態使我們忽視事情變化的一面。

瑞典統計學家、公共衛生專家漢斯·羅斯林在《事實》這本書中指出,這種思維方式源於我們對穩定性的偏愛,因為人類總是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並且變化緩慢的環境中,假設這種穩定性會持續下去,不但對個體的生存十分重要,而且對個體所屬的群體也很重要,因為穩定性有利於將群體團結起來。可當環境在發生緩慢而持續的改變的時,這種穩定的心態卻使我們容易忽視周圍發生的變化,也會阻止我們學到新的知識,形成新的觀點。比如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普及,已經給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都是逐步發生的,不值得媒體大肆報道,因此我們很少能夠從媒體上看到太多的報道。疫情帶來的積極變化也是如此。


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事實》[瑞典] 漢斯·羅斯林

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雖然這次流感造成5000萬人死亡,可人們從1918年爆發到1919年結束的兩年時間裡,一直沒有找到有效治療的方法,甚至連流感消失的原因也沒找到。但這次流感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催生了現代醫療制度和國際衛生合作,這些都作為現代醫療的一部分被永久保存下來。在美國等國家,流感還促進了全民公共衛生的普及和衛生委員會的出現。

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防治流感的宣傳畫

而1347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更是讓幾代人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懼當中。雖然人們將疾病的到來歸咎於神罰或女巫,但也促使教會在各地設立醫院,提供日常醫療服務。另外也推動了隔離檢疫、公共健康法案和社會救濟的普及。從後世看來,這些手段的推廣對提高歐洲公共衛生水平和社會衛生意識都是有效的。

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威尼斯的隔離區:建立隔離點拉撒路醫院的納匝勒的瑪麗亞島

今天面對病毒,我們可以使用的手段更多:用醫學手段分離毒株、用基因手段測定病毒序列、用信息手段追蹤患者活動、用數據手段監視疫情變化等等。因此,面對災難,我們要看到人類在防控能力上的積極變化,而不要陷入命中註定的思維陷阱中。

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新型冠狀病毒毒株

用命中註定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會使我們認為:第二章討論的以偏概全的方法、第四章討論的一分為二方法都是正確的,並且永遠是正確的。

有哪些工具可以檢查思維模式,避免落入陷阱呢?這裡有四種方法:

1.緩慢變化不是沒有變化;

2.準備好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

3.與老人對話;

4.收集改變的案例。

首先要提醒自己,再微小的變化也是變化。作者寫道

>社會和文化都處於持續的變化過程中。涓涓細流可以匯成江海,每年1%的改變,可以在70年內完成翻倍的變化;每年2%的改變,35年就能完成翻倍;如果每年有3%的增長,就意味著24年完成倍增。

因此,要控制命中註定的思維模式,就不要忽視微小的改變,儘管這個變化可能僅有百分之一。

其次我們還要承認自己的無知,隨時準備更新自己的知識。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知識永不過時,就像物理、數學知識一樣,學會了就能一直適用。但遺憾的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社會科學的知識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因為周圍的事物都在快速改變。

再次要與老人對話。比如說與你的父母或子女對話,這樣你才能在比較中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父母的價值觀差距多麼巨大,甚至你還能和自己對話,回憶下十年、二十年前自己所處的社會價值觀是什麼樣子的,你會看到巨大的改變。

最後還可收集證明變化的案例。比如上面提到的黑死病的例子、西班牙流感的例子,你會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變化的證據。

好了,最後總結一下。要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就要注意事物的複雜性。有些事情看上去沒有變化,並不是真的沒有,而僅僅是因為變化發生的非常緩慢。而要避免犯下命中註定這種思維模式的錯誤,可以運用前面提到的四種工具檢查自己。畢竟聚沙也能成塔、再緩慢的變化也是變化。

從時事到《事實》之五——如何看待疫情心理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