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文·段宏剛

讀者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和文學趣味,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是全國最高的,給出理由是: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作家數量和作品數量都很多,而且質量很高。

從這個理由來看,說得不無道理,就拿當代來說,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確是全國範圍內名副其實的文學重鎮。

為什麼這三省的文學成就能領先國內其它地區?我覺得,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

文學是一種典型的文化表現形式,能反映出廣闊而深遠的文化現象,能對文化賦予強大的生命力,讓一種文化現象超越現實,連接人們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生活。把文化現象準確地解讀出來,正好是文學的職能所在。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柳青

因為世上有許多複雜的典型,如“阿Q形象”,如果用經濟角度或者政治角度去解釋產生的根源,顯然是無法解釋清楚的,只有轉移到文化角度,用文學手段去解釋和說明,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從宏觀原因來講,陝西、山東、四川三省從古到今,一直是文化大省,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韻味,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許多養料和無限可能。

陝西在我國文化版圖和文化屬性上,屬於秦隴文化區。秦隴文化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具有起源早、根系大、生命力強、延續時間長等特點,曾長期作為中國多元文化的主體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路遙

秦隴地區屬於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又是典型的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交融地,歷史上,多種文化元素在這裡相互碰撞和交融,讓這裡最終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並孕育出周、秦、漢、唐等10多個朝代,一直作為古代中國的文化中心而存在。

秦隴地區既有人文歷史,又有文化積澱,這些地緣優勢無疑為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充裕的素材。陝西當代作家在文學創作上能保持較高水準,實際上跟地緣優勢有很大關係,受歷史的影響,他們不斷筆耕,只是用文學的方式來延續和傳播昔日的秦隴文化而已。

山東屬於齊魯文化區,四川屬於巴蜀文化區,跟陝西一樣,這兩地在文化傳統和人文歷史的積澱上,同樣都很深厚,作家生活在這樣的地方,通過耳聞目染和閱歷積累,在創作層面自然會產生許多想法。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陳忠實

從微觀原因來講,近100年來,陝西、山東、四川三省都有根深葉茂的文學傳統,這些傳統從解放後就已經體現出端倪,一直延續到當代,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作家的文學觀。並且,在不同時期,這三地都有名滿全國、影響深遠的大作家。

中國作協成立於1949年7月23日,解放後,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中國作協的號召,在全國率先成立了作家協會。

陝西作協成立於1954年11月8日,前身是中國作家協會西安分會(後改名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到今年已經走過66個春秋。

山東作協成立於1951年4月22日,前身是山東省文學工作者協會。

四川作協於1953年4月在重慶正式成立,前身是中國作家協會重慶分會。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賈平凹

此時期的陝西作協,聚集了鄭伯奇(1895年——1979年)、柳青(1916年——1978年)、杜鵬程(1921年——1991年)、王汶石(1921年——1999年)、李若冰(1926年——2005年)等一批在全國影響很大的作家,他們在上世紀50——70年代開啟了陝西文學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尤其柳青,是我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在當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創業史》締造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新高度。

拜柳青的影響,幾十年後,陝西文學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創造了第二個輝煌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角則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高建群、京夫、程海、紅柯、葉廣芩、馮積岐、安黎、吳克敬、陳彥等人,他們出生於上世紀40——60年代,如今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中堅力量。

其中,在1993年上半年,五位陝西籍作家陳忠實、賈平凹、高建群、京夫、程海,分別拿出《白鹿原》、《廢都》、《最後一個匈奴》、《八里情仇》、《熱愛命運》五部長篇力作,不約而同被北京五家出版社出版,出版後,在全國文壇引起極大轟動,併產生一個火熱的文學現象,被稱作“陝軍東征”。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巴金

從此後,陝西文學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創作水準,被其他地區所仰望,陳忠實和賈平凹兩位,則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壇的扛鼎人物。

到目前為止,陝西已經產生路遙(1991年憑藉《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陳忠實(1997年憑藉《白鹿原》獲得第四屆)、賈平凹(2008年憑藉《秦腔》獲得第七屆)、陳彥(2019年憑藉《主角》獲得第十屆)四位茅盾文學獎得主,如果再算上跟路遙同一屆依靠《少年天子》獲獎的陝西籍作家凌力,陝西則有五位作家獲得這個殊榮,這個成就在全國名列前茅,僅次於河南省(魏巍、李準、柳建偉、周大新、劉震雲、李佩甫)的六位。

可以看出,從柳青、杜鵬程、王汶石,再到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陝西從來不缺大作家,並且,他們是“鄉土情結”十分濃厚的作家,對“鄉土文學”的藝術探索,一直走在國內其他地區作家的前列。正是這些大作家的影響,陝西文學一直後繼有人,朝氣蓬勃地發展,積澱了非常深厚的文學底蘊。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莫言

山東著名作家同樣能羅列出許多名字,臧克家(1905年——2004年)、季羨林(1911年——2009年)、楊朔(1913年——1968年)、賀敬之、劉玉民、莫言、梁曉聲、張煒、張承志,等等。

其中,有劉玉民(1997年憑藉《騷動之秋》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張煒(2011年憑藉《你在高原》獲得第八屆)、莫言(2011年憑藉《蛙》獲得第八屆)三位茅盾文學獎得主。2012年,莫言又成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個榮譽足以讓他載入世界文學史。

跟陝西文學的優勢一樣,山東作家在“鄉土文學”領域創造的成就同樣很高,能代表全國的最高水準。

讀者認為陝西、山東、四川三省的文學底蘊最高,有沒有道理?

阿來

四川文學傳統同樣很深厚,遠在郭沫若(1892年——1978年)、巴金(1904年——2005年)兩位文學巨匠的年代就已經形成,之後,流沙河(1931年——2019年)、周克芹(1936年——1990年)、劉心武、阿來、魏明倫、西川等一批優秀作家,接過優良傳統,在當代極力向世人證明著四川文學的優勢和底蘊。

到目前為止,四川誕生了周克芹(1982年憑藉《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獲得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劉心武(1985年憑藉《鐘鼓樓》獲得第二屆),阿來(2000年憑藉《塵埃落定》獲得第五屆)三位茅盾文學獎得主。

遺憾的是,四川目前缺乏如陝西的陳忠實和賈平凹,山東的莫言那樣的扛鼎作家。不過,從總體的數量和質量來看,這三省的文學底蘊,無疑是名列前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