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公民同招”?民办学校为啥要“审批地招生”?


何谓“公民同招”?民办学校为啥要“审批地招生”?


何谓“公民同招”?


何谓“公民同招”?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举范解释称,“公民同招”是指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办民办学校同步开展登记报名、入学录取、注册学籍等工作。“其实,‘公民同招’,并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陕西省独有的。”张举范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行“公民同招”“电脑随机录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要求,全国一盘棋统一执行。


张举范告诉记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十七条,在“完善招生考试制度”中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他说,在国家层面,教育部在2018年、2019年做好普通中小学生入学通知中,都强调了要推进“公民同招”。

纵观全国,目前各兄弟省份出台的相关文件,也都明确了实行“公民同招”


“实行‘公民同招’是让义务教育回归本位。”张举范认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基础性、公益公平性以及强制性。他说,实行“公民同招”,才能真正让义务教育回归其本位属性。“公办”、“民办”只是举办者不同,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不应因为举办者的不同而不同,理应“公民同策”。在他看来,对于学校而言,实行“公民同招”将为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发展创建绿色生态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在生源基础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学校办学的好与不好,更多的取决于“办学的水平”,也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等,而不是“掐尖”来的优质生源。


民办学校为啥要“审批地招生”?专家这样说~


为什么要作出“审批地招生”的规定?刘鹏说,除了“免试”以外,“就近”入学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公办学校已经实行了划片就近入学政策,民办学校虽与公办有所区别,但总体方向也是要引导家长和学生不盲目择校,实现相对就近入学。
“上学问题有一个剧场效应。”刘鹏解释称,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忽然,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于是周围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观众全都站着看戏。一方面,很多择校的家长抱怨说,上学特别远、孩子特别累、接送孩子不方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令生活成本大大提高等;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家长也舍近求远、花费巨大成本择校,最后,家长和孩子们都非常疲惫。


刘鹏说,现在,政府在提升公办学校硬件方面做出了很大投入,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师资方面,则通过“名校+”教育联合体、大力招聘优秀教师等方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但是,当前各校的生源还是有差别的,政府制定“审批地招生”政策,就是为了避免家长和学生过分、盲目地择校。


“在这个剧场效应中,家长和学生也是教育公平的参与者,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吐槽,看不到政府的投入和教育的改善。”刘鹏认为,实事求是地讲,教育公平问题不仅是陕西、也是全国各地都需要破解的难题,而破题、解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信心、努力和效果,也需要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一定会有‘阵痛’,有待于一些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力提升,达到家长们的预期,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解慧明认为,“审批地招生”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平等发展、相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才会逐渐形成。


解慧明表示,招生入学政策的改革,使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都做到了“有教无类”,对于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突出民办学校的育人功能、强化民办学校自身的社会责任、让民办教育回归教育本源、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学习负担、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促进教育公平和中小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办“摇号”“摇”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认为,“公民办同招”打消了部分家长在选择学校报名时的侥幸心理, “民办学校提前‘掐尖’的路封住了,只能抓好教学质量,公办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源,从而使公民办都强,实现义务教育协调优质均衡发展。”王越群说。


“电脑随机录取”在王越群看来是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考试”和“变相考试”招生办法的彻底改变,学生再也不用为应对“幼升小”或“小升初”掉进题海战里而发愁。他说,随机录取兼顾了基础教育的公平与质量。“‘摇号’的最大特点就是随机性,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以相同的概率被抽中,避免了好学生集中在某一个学校,从长远来看,绝对有利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有利于教育公平

。”王越群说。
以前“掐尖招生”的甜头,让部分民办学校看重眼前利益和所谓的学校名声,导致的后果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一些家长也为孩子上名校而不惜用“大剂量”应考做题折腾孩子,孩子虽然可能会考上所谓“理想的”义务教育学校,但可以预料的是,等孩子长大后身体垮了、精神怠了的悲剧也在等着去验证。


“相反,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能否落实的问题。”王越群说,陕西省对今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政策变化中提出的内容与党和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及方向完全一致。王越群认为,不管是党和国家深化义务教育学校改革的重大举措,还是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新政策,都是义务教育学校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方面,回归大政、回归本真、回归规律、回归常态的正确之为

划重点


关于此次入学政策发布引发的讨论层层迭起,不少家长也认为政策公平,义务阶段教育就该贯彻有教无类,平均优质的资源。“我们相信,相关政策的出台,核心还是为了优化教育生态,均衡教育发展。”


以后家长就不能简单地依靠生源优势来选择学校了,而要根据各个学校的理念、特色等是否与自己孩子一致来选择。“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源条件下,每一所学校都会尽最大的能力,把孩子培养成更好的自己,这样家长也就没有择校压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