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麟漫筆:《呦呦雞擂鼓振驚蟄》

奇麟漫筆:《呦呦雞擂鼓振驚蟄》

”春雞雷鼓陽氣長,驅病避疫邪穢除!”

今天驚蟄,恭祝大家精神百倍,身康體健,平安吉祥!


奇麟漫筆:《呦呦雞擂鼓振驚蟄》

“時值驚蟄,昔民間有驅蟲、祛疫之舉,久而成俗。是日,濟南之婦多以紅紙、布帛剪制春雞若干,或懸於門牖,或掛於帷帳。雞食蟲也,討其彩頭,相沿成驚蟄日驅蟲避疫之俗。……”

-----濟南民俗專家張繼平老師文章節選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觀察總結反映。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因季節氣候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卯月(農曆二月)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一年春耕由此時開始,自古以來就是是重要的節氣。(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