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一) 现代版的“王夫人撵猫”


姥姥养了一只猫。她去世后,小舅家的表弟带回了家。小舅妈一直皱眉。今天嫌脏,明天嫌淘。

最终,表弟月考考砸了。小舅妈当晚便发了飙,拿着棍子追着猫打,要撵走。猫凄厉的叫着,一次一次擦着墙边窜回来。十几岁的大男孩,流着泪恳求、拦阻。嘶吼着谈条件“外边这刮风下雪的,它咋活呀”“我明儿就送走,明儿行不?”不行!那试卷上的赤红数字,烧红了小舅妈的眼!终于,猫瘸了一条腿,被大男孩流着泪,亲自送到了大门外。

不料,两天后,小舅妈在隔壁发现了那只猫。被一个尖尖脸的长眼睛姑娘,抱在膝头晒太阳。舅妈火冒三丈,砸开门质问“怎么猫在这儿?不是告诉你离远点儿么……”小姑娘不屑的撇嘴:“说的,好像没有猫,你儿子能考好似的”!

小舅妈气得发晕,一脚踢飞了脚边的小板凳,指着姑娘吼“都是你们这些疯丫头教坏了,我明天就去告你妈,我看她……”小姑娘噌的站起身:“就你儿子,猫也不稀罕勾他去,浑身没有二两骨,连个猫都护不住。你想告谁尽管去。当我是你家猫啊,看不顺眼就能收拾……”

我一边拉着小舅妈一边劝。却因小姑娘一句话愣了神。

突然就想起那个小丫头晴雯!

在那个时代,她可不就是猫狗一般的存在么!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二)晴雯究竟犯了何罪?



“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罪?”

是啊!她犯了何罪呢?她也就是性子火爆些,口角锋芒些:打小丫头几下子,骂同事几句,怼老婆子几口……

也无非就这样!但明里暗里,她何曾有过半点儿害人心思?再不忿袭人,心里想的也是“横竖在一块儿”!

可是,王夫人为宝玉着了急,她就得用她的后半辈子,乃至命,为王夫人的慈母心买单。

撵出去,可不是放出去。那不是丢了一份工作,是毁了后半生!

红楼梦成书是在清代,清朝有许多的“贱民”政策。


顺治十一年,律法规定“奴婢逃亡一次,鞭一百;逃亡两次,即处死”。

雍正五年,又明文规定“世世子孙,永远服役,婚配俱由家主,仍造册报存案”。

……


晴雯的卖身契在贾府,她一步也休想走出去;她被王夫人撵了,各房都不可能再给她差事;没有差事,便绝不会有收入;在贾府,她绝不会有差事……兄嫂家再多待几天,只怕膻味粗茶都喝不上了!

女人的后半生靠婚姻,但她及兄嫂,都无法做主婚配。她的婚配,全是由着主子的。被主子厌弃了的丫鬟,会被指给什么样的奴才呢,掏粪的?听哈的?……

“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了猪窝里”,还不是随着“猪”消遣么?贾府里最不缺的,便是“逢高踩低”“富贵心体面眼”的小人们!

一身病一肚子冤,吃没吃喝没喝……倒是自己心里明白——“这不过是挨日子”。

本来死了也就罢了,人死万事休。偏偏,王夫人就是恨毒了她。古人是信奉来世的,讲究一个入土为安。王夫人便嘱咐,快去把她烧了,化成灰化成烟……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只是,晴雯到底犯了何罪呢?

打骂小丫头?这不是贾府的规矩么?——“再有大些的姐姐们打得骂得”。坠儿偷东西,小红有外心……在外人眼里,其实都不关她的事,何必生气!是啊,何必生气呢?说到底,是晴雯的痴心傻意害了她——“我只说横竖在一块”……她真把怡红院的名声利益,当成自个儿家的来护着了!

懒?谁家懒姑娘,能做那一手好针线?为了宝玉那一声唉叹,挣着命补衣的不是她么?宝玉应付检查时,点灯熬油陪侍的不是她么?袭人“越发自重”不肯与宝玉亲近时,侍奉在外床,半夜起身端茶倒水的不是她么?有了空闲,还要做贾母屋里针线的不是她么?……

只是,她全都做给了自己的心,没做到外人眼里罢了!只是,她全都做了也懒得说罢了!

说了也是没用的吧?小红倒是勤快了一次,结果呢?四儿倒是勤快了一阵,结果呢?

得罪人?何时嘴利得罪人,也成了被毁灭的大罪呢?那一批老婆子,宝玉不也恨的牙痒痒么?黛玉不也无奈的叹息“何苦让他们咒我”么?宝钗不也恨恨的说“她尖刻就让他们尖刻去”么?探春不也狠狠的又打又骂么?……晴雯不过是心直嘴厉,说了别人心里的话罢了!

狐狸精?这罪名可真是……云雨的没事,她坚持清白的成了狐狸精……

晴雯究竟犯了何罪呢?王夫人自己也说不清吧,最后只能以一句“女儿痨”,为自己开脱。“女儿痨”啊,这空口白牙可够狠的!

有没有罪是不要紧的。关键是主子看你不顺眼——“我就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关键是主子心情糟透了——“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关键是,国家的律法给了她权利!


大清朝,推崇的是程朱理学和封建宗法礼教。雍正曾反复强调:主仆之分,等于冠履;上下之辨,关乎纪纲。

在律法的规定里,主子是奴婢的“纲”。忤逆主子,将严惩不怠!

……


宝玉说“光我们家,上下就有几百个女孩子呢。”这个傻孩子!不怪警幻仙子冷笑。几百个女孩子?能称得上主子的有几个?

所以,晴雯们,冤死也别喊冤。“忤逆”的界限在哪里呢?“你长的太好了”,这便是忤逆了。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就这么不合逻辑就这么没道理。但是,这就是合法的!当律法只保障那几十分之一的权益时,晴雯们,你们不“挨日子”又待如何?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三)鸳鸯,是很有用的一个“玩意儿”



鸳鸯啊,算是众丫鬟里地位最高的了。

所以,便被贾赦看上了。立即便要邢夫人去向贾母讨。鸳鸯的心思如何,两口子根本没想过。只要贾母同意了,直接带走就是了!

邢夫人顾虑的,是贾母不同意。这才绕过贾母,去撺掇鸳鸯。想着让她自己闹去,自己省事。

贾赦王夫人,就谁也没想过鸳鸯会不愿意!邢夫人认为——“不愿意,可就真是个傻丫头了……长大了配个小厮……”?

不是这两口子呆蠢,是因为那时候的律法,对奴婢太严苛了!不止在他们,或许在绝大多数的俗人眼里,给“胡子花白”的老爷做妾,比嫁个小厮强多了!


大清律例规定:奴婢不能跟平民通婚;跟奴才婚配后,所生子女还是奴才。奴才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等等!


鸳鸯拒婚,贾赦大为吃惊,兼恼怒。对鸳鸯及其哥嫂威逼利诱……逼得鸳鸯跪在贾母面前,又是发誓又是剪发。贾母大怒……

我常有疑问:如果鸳鸯愿意,贾母会同意么?

——怕是不会啊!

贾母不肯的原因,是因为看透了本质:贾赦要借着鸳鸯,来“摆弄她”。此其一。

其二,贾母的生活起居,离不开鸳鸯打理。——“你们配个什么样的人来我使”

至于鸳鸯的意愿,贾母何曾提过一句?鸳鸯不愿意最省事。如果她愿意,贾母只能想办法打发了她。有二心的丫鬟不能留。但也绝不会如了她的意,送到贾赦房里。

鸳鸯,是贾母的财务总监啊!这么多年来,贾母有多少金银多少古董多少绫罗……这姑娘恐怕比贾母都清楚。既然算准了贾赦的目的,贾母又怎么会妥协!

从始至终,贾母和贾赦,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来处理问题。谁也没有为鸳鸯考虑过一丝半毫。

而鸳鸯,这一场闹后,悲剧的命运也就注定了。如果贾府不倒,鸳鸯要么死,要么终生不嫁。这话不是她赌气,是现实!贾赦早替她说透了。

1贾赦要不来,年轻的爷们儿没人敢要。2嫁个平头百姓,逃不出贾赦的手心

……

鸳鸯清楚的很,却仍然用了这么激烈的手段,去反抗。也是个烈性纯洁的女子。

可惜了。谁让她身为下贱呢!——“小丫头子,原是些玩意儿”。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四)获得“自由”的彩霞



与晴雯相比,彩霞算是好命了。

那姑娘,“是个老实人”,“外头老实,心里有数”,一直离宝玉远远的。想往上攀爬一步时,宁可选那“小冻猫子”贾环。

兢兢业业服侍王夫人十多年。这才脱了贱籍,换来了自由身子。

她有自己的老子娘,为了女儿把旺儿都拒绝了,也算是疼她的。

本来幸福戳手可得了。就算贾环无意无缘,寻个清白人家,做个正头夫妻,还是有大把的好日子。

偏偏,爹娘拒绝得了来旺,拒绝不了凤姐儿。来旺家的仗着凤姐儿,还就非弄她到手不可了。

彩霞眼明心亮,早在凤姐儿插手前,便预感到了危险信号。顾不得女儿家的矜持羞涩,晚上便遣妹子上赶着去找赵姨娘。辛苦了多少年才换来的福利啊,谁甘心就这么算了呀!

但是,放出去,做“良民”的“自由”,局限性太大了。凤姐儿说句话的脸面,便让她娘老子受宠若惊地,把闺女的后半生捧着,双手奉上去了。

结果,自己争到了良籍,却又成了贱籍的老婆!嫁与的,还是贾府有名的“容貌丑陋,吃喝嫖赌,一技不知……”的旺儿家小儿子。也算笑话兼悲剧了!又是一盆嫩生生的兰花,给丢进了猪窝里,旺儿那一家人,岂是好相与的。何况,还有拒婚的前仇旧恨。

彩霞这孩子,命运带着她兜了一大圈,却又回到了晴雯的逝点儿上。只怕最终,跟晴雯殊途同归啊!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五)挣上了“姑娘”的平儿



也有挣上“姑娘”的,比如平儿!

但每次想到平儿,我记起的,总是刘姥姥的初次印象——“赶着周瑞家的叫周姐姐”……“赶着”?“叫姐姐”?那该是怎样一副情景呢?

两人都是从王家陪嫁来的奴婢。在贾府算得上是“老乡”了。对上这位前辈,平儿是满心羡慕的吧!

多好啊!就算一辈子为奴为婢,至少有子有女有夫有家。女儿还嫁了冷子兴,不算权贵,也是小富。周瑞家的,回到家便也是老封君了吧,可以尽享那有儿有女有孙的绕膝之乐……

平儿啊,连这最基本的天伦,都注定是奢望了!赤胆忠心服侍了凤姐儿好几年,却被逼着做了屋里人。仅仅是因为,凤姐儿撵了俩通房,面子上不好看。

平儿也抗争过,但如何抗得过律法?不能“反了”,就只能认了。


但是好歹,凤姐儿,你的面子圆了,也为这丫头多少想一些儿,给她留条路啊!你不能让平儿,白担这个通房的名头,却跟自己名分上的男人,一年到头也到不了一处!亏得凤姐儿,你还说得出口:“你却没病也不见有孕”……

再会理家有什么用?平儿不是当家主母!通房唯一的出路,便是子嗣啊!此时年轻,看起来体体面面,走到哪里都有人敬三分。但是,有什么用呢?君不见:“贾琏之俗凤姐儿之威”,平儿周全料理了好几年,却还是个通房,连个妾都没挣上去!

无子的妾室,会有什么人生?凤姐儿知道得很吧!府里就有个周姨娘啊,日日缩在贾府的一隅,像个影子般,无声无息!关键是,平儿还比不得周姨娘,人家好歹是姨娘啊!

凤姐儿清楚得很吧:无子无宠的通房丫头,才能一心跟着主子,鞍前马后!这才是她需要的“猫”,她养“猫”是为了抓老鼠。得严防死守,别让她逮了“鸡”

凤姐儿威风八面,也似乎给了平儿面子!但那全是人家给贴的金。不高兴了给你扒下来,你又算个什么?——“你别混指示人,那是管家娘子们,干大事的……平儿这里站着,你叫叫去……”探春把“上下尊卑”的话说透了——“哪个主子不疼得利的奴才……”就跟那猫狗一样,你能干事,才疼你!

平儿内心,只怕比黄连还苦吧!尤氏因了尤二姐,感念平儿的好,掏心窝子说了一句:“你这么个好人,难为你在这屋里熬”。只这一句,平儿便红了眼眶!

……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六)鲍二媳妇,也活不下去



也不是所有的奴才都沉默,像鲍二媳妇。她出事的缘由,跟金钏晴雯芳官一样,都是“狐狸精”。

但她这名头是货真价实的。收到衣料,一句没问,便来了。如此熟门熟路,可见不是第一次。床头床尾,还挑唆着贾琏,咒着凤姐儿死了,扶正平儿,好光明正大的沾这口光。可知真正是个“不怕噪”的。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都是贾琏勾引在前。就贾琏这号人,没有她也有别人。只是,凤姐儿奈何不了他罢了。

单说鲍二家的,这般厚脸皮的娘们儿,事发后不过两三天工夫,便自己个儿吊死了。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读者自去想象吧!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晴雯金钏等人,十几岁的姑娘家,撵出的名头跟鲍二家的一样。她们会遭遇些什么事,诸位也只管去想吧!蝼蚁尚且偷生呢!要到何种境地,才会惨烈赴死!

人为什么会哭爹喊娘?自然是痛极了苦透了,晴雯临终前,直着脖子喊了一夜的娘……宝玉这呆爷,还只管揪着小丫头问,晴雯临终有没有惦记自己……她死前那份痛彻心扉的煎熬,谁能体会?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七)鲍二媳妇的娘家要告呢



鲍二媳妇的娘家,是何等样人?书上没提!但对自家姑奶奶,多少是有情分的。他们敢嚷着告官,那便是勇猛,且……无知无惧了!这一家子,到底有没有人知道,奴告主,是没有胜算的呢?


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家仆首告者,除所告事不准行,控告之人,系旗人,鞭一百;系民,责四十板……”


告不赢不说,还要吃上一顿鞭子或板子。

被人恐吓了一番(可能也算不得恐吓吧,实情说出来,也就够这一家子绝望了),又给了二百两银子。眼瞅着仵作把丧事办完。这一家人,“纵要复辩亦不敢辩,只得忍气吞声罢了!”

晴雯彩霞平儿鸳鸯……红楼梦里,众奴皆苦

(八)现代“晴雯”式的姑娘们

走出小舅家时,阳光正好。那尖尖脸的姑娘,刚从车里下来。怀里抱着的猫咪,腿已经缠上了绷带。看到我,女孩子不屑的哼了声,扭身进了自家院门。我不觉莞尔。这姑娘,多像晴雯哪!

现代的女孩子们,肯委屈自己周全别人,借此来争个好名声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她们大多像晴雯一样:言谈爽利,不惧锋芒,敢说敢做。但是,她们遇不到那么多看不上眼的“婆子丫头”。可能遇上了,也顾不得理会吧!她们忙着呢!而那些“婆子丫头”,也都忙着呢!

她们大多都有一技之长。即便没有晴雯那般高超的针线功夫,也足够她们忙活,且安家立命了。她们风风火火,忙着工作忙着学习忙着考证……所以她们,和那些“婆子丫头们”,都没有工夫,去暗地里搞那些小手段,动那些小心思。

讨好上司,不如提高自己;取悦别人,不如超过别人……诸如性子不好狐狸精等等的谣言,已经定不下什么罪名了。而人人嘴里的“老好人”,也带不来太大的利益了。可能,她们也因鲁莽性子,吃过亏受过累。但是,最多也就是懊恼一时吧。她们一技在手,便不会执着于一隅: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外界给了足够的条件,她们便不再是那娇嫩嫩的兰花。她们是泼泼辣辣的太阳草,枝枝叶叶,都舒展在大好的阳光下!

这样的青春,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