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留學生“自我介紹”中的潛臺詞?

當代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社交,一段出眾的自我介紹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亮眼的字面信息以外,也少不了優秀的潛臺詞,比如"我是程序員"的潛臺詞就是"雖然我加班又脫髮,但我很有錢",而"我是投行男"的潛臺詞就是"我確實很浪,因為我多金又有趣"。對於留學生來說也是如此,說自己是USC的,一般內涵就是倆字:有錢。

如何正確理解留學生“自我介紹”中的潛臺詞?

留學生的自我介紹大差不離四個內容: 學校、愛好、工作(如果實習過或畢業了的話)、未來方向 ,這其中也有不少的潛臺詞,你需要一雙敏銳的雙眼去察覺一些看似樸實的介紹背後所隱藏的信息。

我們一個個來講。

學校

一般自我介紹會從自己讀哪所大學開始。

自己在常青藤的,一般讀的是布朗或者達特茅斯 ,因為雖然學術排名很高,但知名度太低了,只好拿IVY League撐場,連 Cornell都會直接說"我讀的康奈爾" 了。

其他常青藤大學的就會直接報校名了,畢竟你說你是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出來的,總比你說你讀常青藤響亮多了,這些學校出來的都是實打實的大牛。

但假如說自己讀的哥大,那要注意一下了,一般說自己在哥大的80%讀的是水碩,還可能是統計系。 要是本科的話就會說哥大本科,四個字連讀,後倆字重音

說自己就讀美國Top50的大概率是排名30到50的某州立大學,或者校名聽著拗口讓人產生野雞嫌疑的學校,比如你說你讀的凱斯西儲,不知道的人以為你在銀行做前臺,你說你讀東北大學,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讀的哈工大。

說自己讀加州大學的就更明顯了,一般都是以我母校UC Davis為首的野雞UC沒跑了, 因為UCB的會很自信說自己是Berkeley的,甚至會說自己是Cal,UCLA同理,也會堅定地說自己是Bruin 。你一個UC Davis出來的,好意思說自己是Aggie嗎?

不過讀UC Irvine的還是可以報校名的,畢竟這說明你的朋友顏值都不低。

說自己是USC的,倆字:有錢。

說自己是文理學院的就會複雜一點,其實文理學院不乏很好的學校,比如Williams和Middlebury,但他們會覺得"跟你說了你也不知道,乾脆就說文理學院得了,省得你覺得我野雞",哎。

其實真正讀野雞大學的人話術很簡單的,不報校名, 直接說"我在國外上的大學"

,乾淨利索。

另外有幾個學校需要個別提一下。

說自己在玉米地讀書的,那肯定是UIUC了。這所學校玉米的地位是比人高的,為了保證玉米田充足的陽光,學校甚至將圖書館建在了地下, 大概意思是"你們學生就去地下混吧,別擋著咱玉米曬太陽"。

說自己讀波士頓學院的, 會在語氣上著重強調"學院"兩個字 ,因為BC人是看不起BU的,和波士頓大學只有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說自己讀加州理工的,未必是謝耳朵的校友,也有可能是加州州立理工,Cal Poly≠CIT;說自己讀的賓州大學也未必是Upenn, 很可能只是Penn States ;說讀麻省的不一定是MIT,UMass和MIT也是兩回事。

總而言之,除了名堂響亮的幾所學校以外,大部分的美國大學介紹起來都需要費一些口舌,尤其是對國內的親戚朋友。

愛好

說完學校以後,一般會說自己的愛好,但這裡的坑也比較多。

通常說喜歡健身的一般是那種 一個月去兩次健身房拍800張自拍囤夠一年的量換著發的 ,對健身房的每一面鏡子和每一束燈光都頗有研究,更像是做健身主題的拍攝。真正的健身愛好者一般是不會聲張的,因為他們的體型就能說出來了。

說喜歡打籃球的同理,通常是高中時期和同學社交積累下來的習慣,打半場3V3已經是極限,屬於那種假如打個全場10球取勝,打到第5球就要開始喘大氣了的野球場飲水機球員。 真正打籃球厲害的和健身愛好者一樣,看體態和穿著就能看出來

也有人會喜歡滑雪,這種入門級別的中產運動現在越來越受留學生的歡迎,通常屬於那種剛上手可能還要帶Trainer,但一定不會忘記 用GoPro留下一個個全副武裝看不見臉的笑容的玩家

要是說自己喜歡冰球、擊劍或者騎馬,通常來自於兒時他們父母有意培養的"中產愛好",和一些中產媽媽喜歡喂孩子吃魚子醬一個道理,屬於一種情操的陶冶。

說自己喜歡打桌遊的,基本對以上運動一竅不通, 只能晚上蹭別人家的狼人局 ,一開始假裝挺高興希望接下來能碰到好看的小姐姐然後帶節奏博得對方好感,結果玩民暴民玩狼爆狼被隊友嫌棄一晚只能坐在堆毛地毯上盯著人家破了洞的襪子思考人生方向。

說自己喜歡看劇的大概是真的沒什麼興趣可說的,常見於母胎Solo選手,週末基本不出門, 在愛奇藝或騰訊網劇中度過假期時光 ,可能還有點性冷淡,唯一興奮的事情可能是易烊千璽的鬍子或者是白敬亭的腹肌。

說自己是社交媒體達人的,每天除了刷微博刷INS就不幹別的了。

說喜歡旅行(不是"旅遊",必須是"旅行")的一般有錢有閒不怎麼實習找工作長得也還可以只是需要不同的背景發照片的,常見於小紅書。

喜歡打遊戲的一般會謙稱自己是網癮少年或者電競少女,別小瞧他們,除了LOL比你打得好以外,人家學習也未必比你差。

最後可能還有說自己熱衷學習的,這種很有可能是知識付費的重度用戶,深度焦慮,

經常在空閒的時間報各種線上課程或者朋友圈打卡英文原著的閱讀進度 ,同時還喜歡學習專業領域以外的知識給自己充電,比如背單詞背到Abandon,學編程學到Hello World,學PS學到新建畫布等。

介紹個人興趣是最好找共同話題的,要把握這個話題的機會進行社交,就要對這部分的潛臺詞保持敏銳。

工作

通常如果能說到工作,要麼是已經畢業工作而且混得不錯的,要麼是還沒畢業但實習過的公司都非常耀眼的。

在國內大廠實習過的,通常會直接報公司名,比如"我在騰訊實習過""我是頭條的實習生",但廠名越大,水份可能越多,實習時長才能說明能力, 三個月以內的大廠實習一般都是在幫同事收快遞、拿外賣、貼發票和坐在工位上刷朋友圈中度過的

在美國,說自己在FLAG的通常都是L,因為在FAG工作的沒有不直接說的理由。

FLAG = Facebook + LinkedIn + Amazon + Google

一般說自己在硅谷工作但不報公司名的大概率是在Yahoo,Lyft這樣第二梯隊(但依然牛逼)的公司或者一些Startups,當公司名撐不起門面的時候更多就直接報職級了,比如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Infrastructure),多長都要說全。

如果是在投行工作的, 當對方說自己是VP的時候不要被嚇到,VP不是副總,是一箇中層的職級,你可以理解成"主任""部門主管"之類的 (投行男別槓,MD才算"總監"),但至少飲食無憂。不過投行牛逼的話也不乏報公司名的,畢竟一句"我在高盛工作"來得比"我是個分析師"響亮得多。

總而言之,報職級Title的要麼公司小要麼沒名氣,報公司名的要麼剛來沒多久依然處於入職熱戀期,要麼已經摸到天花板大概率不考慮跳槽提前進入養老mode,而那些職級和公司都牛逼的,一個名字就夠了,比如"Robin"。

哦對了,說在紐約做Fashion的,一個字:窮。

未來方向

說到最後,應該會分享一些未來方向性的內容,但這個話題的的內容就有點太多了,所以挑一些常見的來講。

要是說自己打算回國的,得分情況看,假如這句話從一個畢業工作了幾年的人嘴裡說出來,那很可能是被幾倍高薪挖回國做CXO的,或者國內合夥人已經拿到8位數融資準備大幹一番了,但 假如是剛畢業的人說的,要麼留不下來,要麼已經準備接手老爸的公司了

說打算移民的有三種可能,一種是打算靠結婚拿綠卡然後生個漂亮的混血娃種花養老,但比較少見,另一種是家裡本來就有投資移民的打算,爸媽早就買好房做好給自己養老的準備和給孩子啟動事業的資金了, 最後一種是靠自己的能力技術移民,注意,是技術移民,這是大寫的RESPECT

最後可能大部分人會說再觀望觀望,這五個字是經濟形勢下行的時候大部分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的選擇,回國機會多但風險大,留在美國一眼看到十年後,有一種步入中年但人還年輕的不得志的既視感(儘管年薪已經妥妥top 10%)。

能說到未來方向的,證明你們不是一般的朋友了,而是未來肝膽相照的潛在兄弟了,好好珍惜,以後一定有機會暴富的。

所以你看,每一句自我介紹都能找到相應的潛臺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