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心”鑄人心,成材更先成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更是一種人生境界;孔子仁愛思想或稱為“人學”,通俗地講就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處事的學問,在孔子看來沒有什麼比“仁”顯得更重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就是說人如果不仁的話,怎麼來對待禮呢?人如果不仁的話,怎麼來對待樂呢?沒有仁者之心就不能正確對待禮樂,而如果一個人連禮樂就不懂的人是不能稱其為“人”的,正如詩經有云:“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因此,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仁愛或仁德之心,這是立人之本。今天的大學教育,倡導德智並重,以其作為對學生培養的終極目標,所謂德智並重即不僅要高學問高知識同時還要高素質高道德,在這- -點上立場和想法是相當正確的,但是這些觀念學生並沒有正確接受,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在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過程中忽視了自我道德的提高,在他們眼裡,金錢至上、利益至上才是“王道”,鼓吹大家“一切向前錢”,所謂“前途”變成了“錢途”,而對真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漸漸淡忘,這實質是在道德觀念上過分功利化的體現。在拜金主義的驅使下,享樂主義也趁勢滋長,這兩種主義歸根到底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副產品”,資本主義的本性是追求財富的最大化,而在今天自由市場經濟的驅動下,“物質利益第- -”彷彿已成金律,其結果使人物慾激增甚至慾壑難填,從而對金錢、物質過分“依戀”,過分崇拜,從而走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至道德停步,人格精神缺失。諸葛亮曾說:“非淡泊無經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孔子在幾千年前就給我們提出瞭如何塑造一種完美的人格 “君子”的修養方法即“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他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或成材需要以“仁”和“義”為本。他曾用“松柏”比喻,“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讚揚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傲然挺立、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這也是他終其一生對生命的本質、對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的認識與體驗,是對崇高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偉大人格的嚮往,這些所思所悟所言正是時下精神萎縮、人格精神喪失的大學校園所匱乏的“精神養料”。

以“仁心”鑄人心,成材更先成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