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聽當地人說,平遙古城要三天才能全部逛完,但我們只有一天時間,準確的說是多半天時間,因為下午還有雙林寺要去。所以一大早很早便起來集合,好在本身就是住在古城裡的客棧,出門就已身在古城中了,而古城正在晨曦中漸漸甦醒。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平遙古城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年間曾進行了擴建,距今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縣城風貌,也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足有10米高的古城牆,將整座古城圍在一個方形中,整個城牆一圈有6公里多,城牆上,寬的地方有6米多,而窄的地方也有2米多,整座城有六個門,南北各一個,東西各兩個,每個城門都建有重門甕城,在城牆上還散佈著很多用於站崗換班或觀察敵情的敵樓、角樓、城樓、魁星樓、文昌閣、點將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古城在春秋時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直到明朝初年時,為了防禦外族才建立的城牆,洪武三年又在原城牆基礎上進行了包磚擴修,後來歷代都對城牆做過加厚修繕,使得這座古城牆越修越厚且屹立不倒,並將平遙縣城分為非常明顯的城裡城外兩個世界。

古城中依然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蹟和古代建築,像平遙縣衙、日升昌記、文廟、清虛觀、城隍廟等建築,都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從城牆上下來,穿過欞星門就是文廟,文廟也就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唐貞觀初年,是國內現有文廟中歷史最為悠久的。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文廟以南北軸線成四進院落結構,從欞星門入,沿中軸線一路經過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等建築。裡面的大成殿是金大定三年重建的,至今依然保持原貌,大成殿前有不少人都在請祈福牌,然後懸掛在殿前或側面的祈福牆上,有祈求安康的,當然也免不了求學求工作的,畢竟這裡是文廟嘛。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過了大成殿,穿過“龍門”抵達明倫堂,是學官中的主要學習場所,也是向人們灌輸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倫關係的殿堂。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再往後走就到了敬一亭,亭前有徐繼畲塑像,塑像下的說明只有姓名是中文的,其餘都是英文的,有點沒明白這位晚清的學者,應該知道的人不會太多呢,不至於只解釋給外國人看吧。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徐繼畲有東方伽利略的稱號,山西五臺人,道光六年考得進士,歷任過廣西、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總理衙門大臣,併為首任總管同文館事務大臣,不過後來還是因為與朝廷官員處事方式不一致被彈劾,降了官職,咸豐六年在平遙的超山書院做院長,潛心研究學術。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敬一亭主要用來祭天,初建於明嘉靖二十年,不過1943年被日寇焚燬,現在的敬一亭是後來從晉南移建過來的。而敬一亭中的“一”出自《淮南子·詮言訓》中的“一也者,萬物之本也,無敵之道也”,古人對萬物歸一的理解還是很深刻的。如佛教也是不二法門,歷代禪師也總是教誨修行者“是一不是二”,不過很難參得透啊。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從文廟出來去了平遙縣衙,縣衙位於古城的中心,始建於北魏時期,是國內現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整個縣衙的內部主從有序結構合理,從中可以看出縣太爺日常工作生活的起居路線,還有休閒的小花園,在縣衙最後的建築中還有一棟大仙樓,是縣衙中唯一的元代建築,供奉著據說可保官位的守印大仙。從縣衙往外走的時候,正趕上親民堂前的院子裡上演著審案表演,圍了不少人觀看,也不知審的什麼案,是誰在做官。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平遙古城中還有不少值的去的地方,例如成立於清道光三年的日升昌票號,是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先河,一度操縱了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分號遍佈全國30多個城市,以及歐美、東南亞等國家,真可謂是“匯通天下”。還有始建於明洪武初年的城隍廟,以城隍正殿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建築規模宏大,而且保存得還很完好。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進入城隍廟後會有一條石鋪路通往“敢入”門,過得敢入門才能到城隍正殿,有意思的是門前的楹聯上寫著“如懷蕩蕩心出去入來有何不敢,若績盈盈德燒香供物無甚相求”。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的神。所以說人的生活,不能沒有信仰,這無關神仙鬼魅,而是將心安定下來生活的最有效的方式。

古城中除了一些歷史悠久的遺蹟舊址和古代建築以外,還有很多琳琅滿目的店鋪,以及許多當地居民居住,與古城和諧悠然地生活在這裡,彷彿時代的變遷與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換了服飾換了用具,日子還是那樣的日子。

午飯回到客棧收拾行李,大家在暖陽下懶懶地吃了些水果,便提著行李信步古城外城牆,欣賞最後的磚石土坯,然後便上了中巴往雙林寺駛去。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雙林寺原來叫中都寺,因為金朝的中都城就在這裡,所以叫中都寺,但寺院具體是什麼時候創建的,已經無法考證了,不過在寺院裡現存的一塊北宋石碑上有一行寫著“重修寺於武平二年”,武平是北齊的年號,既然是重修,那創建年代必然更早,即使是從北齊開始計算,到現在也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從北齊直到宋代,中都寺才改名叫雙林寺,這“雙林”取自釋迦摩尼佛涅槃時的地點和情景,由於佛陀是在古代天竺拘屍那城的跋提河旁沙羅雙樹之間圓寂的,彼時四邊雙樹綻放出白色花朵,被稱為“雙林入滅”。

雙林寺自宋代以後經歷風雨兵災,到元代末時已經非常破敗了,後來的歷朝歷代都有再進行修葺,所以現在寺院中的建築已經都是明代和清代的了。寺院總體佔地面積有一萬五千多平方米,沿著南北軸線分佈著十座殿宇,格局方正對稱,四周圍繞的寺院山牆有石梯可上,沿著山牆可以圍繞寺院,這在過去應該是為了便於巡更而建立的,在中國的寺院建築風格中,這種帶有巡更山牆的方式應該是非常罕見的。

寺院非常幽靜,一來已經沒有出家師父在此修行,二來是因為初冬季節並非旅遊旺季,雖然沒有了往昔的香客雲集,但卻平添一份清幽的感覺。寺院中最為寶貴的,還是各個殿堂中的彩塑造像,大大小小有一千五百多尊,最大的達到三米多高,而小的有十釐米左右,在各個殿堂中或為法會情景,或為佛教故事,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塑像基本都是高度寫實風格、形神兼備,是我國彩繪泥塑的珍品,能夠完整保存到現在,是極為珍貴的。大雄寶殿側牆上的明代壁畫,已經相當斑駁,僅剩輪廓依稀可以辨認了,實在可惜。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寺院中的庭院裡,還有一株唐槐,也有上千年的樹齡了,樹高11米,樹身枯空,主幹到兩米多的地方分成了兩支,都還枝繁葉茂,生生不息,連同這株唐代栽種的老槐樹,還有幾位盡職的保安,一起守護著這古老的寺院,不僅有些感嘆:景緻亦需人為伴,僧袍方顯松柏青。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晉在咫尺 - 山西遊學記(五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告別雙林寺,已是下午四點多了,一行人上了中巴,一路前往靈石縣,今晚將不會與團隊裡的師兄們一起用餐,因為有一位曾和我學習了一段時間錄音的音樂人,從左權縣開車來看我,約好一起晚飯,其實他中午就已抵達平遙,只是怕打擾到我的行程,自己在平遙古城逛了一圈,便先去靈石縣等我了。

這個音樂人叫李飛,不過我確實不記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和我學電腦音樂的,只記得他是個很用心的人,但在錄音方面的基礎不是很牢固,人卻極為熱情,這次遊學山西,剛好可以見一面。

抵達靈石後辦理入駐,稍微整理一下,便下樓與李飛匯合,一起去了一家火鍋店吃飯,席間知道了李飛已是兩個小孩的爸爸,以及李飛的從業經歷,竟然萌生一個想要拍一部名為《我是音樂人》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可能這部紀錄片與音樂本身並沒有太多關係,而更多的,是想讓人們瞭解音樂人這個職業的心路歷程,與那些看起來光鮮但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告別李飛,叮囑他回程路上小心,然後徒步走回酒店,今晚的風不是很涼,不知是我已習慣這樣的氣溫,還是因為實際上我們從太原出發後一直在向南走的原因。不過,接下來的行程就要轉而北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