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引擎轰鸣

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日前举行春季招商推介会。作为建设中的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通州湾以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为龙头,“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同时构建 “三中心三专员”全链服务新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极具竞争优势的“新兴载体”,努力承担起未来发展新引擎的历史重任。

风起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引擎轰鸣

4月8日下午,南通通州湾示范区举办“港产融合当示范,潮涌逐梦通州湾”为主题的2020年春季招商推介会,介绍其良好的区域优势、产业定位、发展态势及营商环境。大会现场签约28个项目,投资总额近300亿元,掀起了通州湾开发建设新热潮。

现场签约的28个项目包括高端生命防护用品、防弹衣、劳保用品研发生产项目,宝能智能装备科技产业集群项目,华东宝奔汽车零配件中心项目等。涉及智能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板块。项目单体规模和档次都实现了新突破,将进一步优化通州湾产业发展结构。

作为建设中的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通州湾示范区以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为龙头,“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同时构建项目招引服务中心、项目审批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三中心三专员”全链服务新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极具竞争优势的“新兴载体”。

潜力大,受青睐

此次推介会上,江苏省政府参事、河海大学教授许长新从国家战略、东京湾与浦东新区对标研究,以及通州湾空间地理、工程物理、经济管理、政府治理、公众心理等方面的优势,深度解析通州湾凸显的发展潜力。

当前,通州湾备受大项目和优质项目青睐。除了此次大会现场签约28个项目,通州湾还有近20个高质量项目计划近期签约,总投资超600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4月中旬通州湾区还将举办大规模的集中开工活动,共有10个项目启动开工建设。

为全面掀起招商热潮,“以产兴区”集聚更多高品质项目,通州湾示范区进一步强化招商思路创新,精准招商项目靶向,迅速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烈氛围。

风起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引擎轰鸣

明确招引方向,通州湾重点锁定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纺织、现代物流等产业,精准研究细分领域,紧盯关键板块“铸链”、围绕重点项目“延链”、抓牢产业基础“补链”,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主攻重特大,通州湾坚持重大项目主攻目标不动摇,瞄准世界500强、央企、重点上市企业、龙头民企和和各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积极捕捉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信息源。

按照重点产业方向和招引落户地块分布,通州湾示范区瞄准各类“优特精”项目,沉下心来抓优质项目,千方百计推动项目落户,力争亿元以上项目签约75个、开工28个,迅速形成优质项目纷至沓来、项目开工争先恐后的良好格局。

势头好,发展快

作为一个投资有数十亿元的公司,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员工并不多,有的车间如最后一项分选工序,甚至都不需要一个员工进行作业,公司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相当高。

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现在国内光伏电池产业中可排前三。苏民新能源专注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与制造,目标在3年内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片供应商。

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民新能源南通基地位于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区,注册资本10亿元,项目总投资53.7亿元,占地面积约511.5亩,着力建设10GW高效太阳电池生产、研发基地。一期项目3.6GW已于2018年3月正式投产,期间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工程基建与设备调试,刷新了行业新高度。

2017年3月,南通苏民新能源5GW电池项目在通州湾示范区举行奠基仪式,打造全球领先的高效电池技术研发生产基地;2018年7月,取得ISO9001体系认证;同年同月,F1车间9大线满线生产;2018年11月,第一批5MW电池片出口德国;2019年6月,取得ISO14001、45001体系认证。

风起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引擎轰鸣

今年1月,中天绿色精品钢(通州湾海门港片区)示范工程项目正式迈入落地建设的新阶段。可以预见,随着通州湾基地规划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依托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的新型现代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即将形成。

通州湾区位优势明显,贴近长三角核心。港口物流便捷,未来港口建设20万吨码头,外轮无需短驳。内河运输方便,2条内河航道可供1000吨船运输。生活配套便利,距离城区直接距离约10公里。园区功能配套完善,营商环境好,工作效率高。

目前,通州湾示范区产业项目建设势头良好。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坚定不移系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立工作专班,攻克以产能指标、排放指标等为核心的关键性问题,推动中天精品钢基地正式落户南通。华能华电超超临界清洁煤电、日照钢铁冷轧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高质量项目招引步伐明显加快,铁通汽车物流园、海力风电装备、长风海工、华川海工等一批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加快建设。

新引擎,新载体

作为产业发展新引擎,通州湾打造极具竞争优势的“新兴载体”。围绕临港高端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纺织、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及城市配套功能等产业方向,重点突出“五园一城一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集聚集约、特色鲜明的精致产业园区。

绿色新材料临港产业园总面积28.1平方公里,紧邻通州湾主港区,距离规划中的北疏港高速路口5分钟车程,疏港铁路贯穿其中,具备优越的港口、岸线资源,重点布局“大进大出”的近港产业,发展绿色金属材料生产及其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其中,北区年底前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南区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已经具备项目落户的条件。

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总面积7.8平方公里,位于三夹沙作业区,核心商贸城东侧,距离海启高速通州湾出口15分钟车程。用海已取得国家自然资源部的备案批复,布局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船用机械、海工装备、航空装备等“重进重出”大型临港产业项目。当前该区域码头、道路、管网、水系等基本完工,华川、长风等一批20亿元以上海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生产性功能配套已经成熟。

风起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引擎轰鸣

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主要为示范区科创城及东侧区域,距离海启通州湾高速出口15分钟车程,距离规划中的洋吕铁路通州湾站5分钟车程,主要承接国家前沿领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发展“制造+研发”模式,着力布局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及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通信、大规模集成电路、导航仪器、智能芯片等制造及材料产业,未来增加综合保税功能。区内涉重污水处理厂、分布式热源等核心配套已全面启动规划建设。

现代纺织产业园总面积9.3平方公里,位于北疏港高速和G328国道交叉口西北侧,区域交通便捷。产业园按照“绿色、现代、科技、精致”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招引布局国际国内以纺织成品为终端产品的大型长流程企业、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围绕南通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高端面料及上下游延伸企业,建成国内特色鲜明的时尚纺织产业基地。当前,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及蒸汽等基础设施已全面规划建设,与周边同类园区相比,具有显著配套和价格的比较优势,可以补齐南通家纺产业高端面料处理的技术短板。

高新综合产业园总面积6.4平方公里,位于核心商贸城南侧,紧邻示范区主干道平海公路和乐海大道,距离海启高速通州湾出口15分钟车程。着力招引布局高端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专用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等高新产业项目。当前该区域“七通一平”已完全具备,并已落户一批高质量项目。

核心商贸城总面积23.9平方公里,为临海高等级公路以东至现有核心建成区,是距离海门、吕四、洋口、通州湾四大作业区最近的城市功能区,是整个“大通州湾”的主城区。目前,围绕打造“精致乐活产业城”的目标,依托具备鲜明滨海特色的沿海观光带,正在加快建设集吃、住、行、购、娱于一体的商业核心集聚区,非遗体验馆、海上日出观景平台、婚纱摄影基地、风筝放飞场等特色功能项目都在加快推进。

临港物流基地一期总面积2.7平方公里,主要位于一港池周边区域,依托三港池和一港池起步码头,先期发展大宗货物运输为主的物流、贸易、仓储等产业,一期港口航道工程建成后可满足8千万吨货物吞吐量的需求,未来按照满足2万标箱大型集装箱船停靠需求打造集装箱新出海口。当前,通州湾一类口岸开放已经报到国家口岸办,近期可取得批复。与长三角周边洋山港、宁波港货物“靠不上、放不起、等不急”相比,通州湾临港物流具有显著优势,可大大节约时间成本、物流成本。

风起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主战场”引擎轰鸣

通州湾科创城将为未来发展提供大量高层次产业技术人才。目前,通州湾科创城已入驻高校院所20多家,兰州大学,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南通市蓝领技工学校(江苏省重点技工学校),南通纵横国际职业技术学校,爱丁堡艺术职业技术学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天津大学(南通)前沿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均在通州湾科教城设立院校及科研基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