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己亥仲秋,滇邑“闪小说群”斯文数十众,慕彩云之南宜良,人杰地灵、文旅奇葩而行之。

一、九乡夜话

宜良有饱学之士李华君者,豪儒也;九乡龙河山庄庄主、乡贤朱力雄君,秋雨迎宾、热寒暄,极尽地主之谊,宜良美食相侍。

宜良,古匡州,昔昆泽,今贵省花城, 物华天宝,人文底蕴积淀厚重也。领纪良山脉,踞阳宗水东,东邻石林,西托昆明;左牵马龙,右携华宁。古刹名胜, 钟灵毓秀。高速公路贯通,滇越铁路过境,惊坦途之顿开,左右逢源,雄峙边陲,守望国疆。

有词赞曰: 尊孔孟圣兮,庶民教化;重儒敬士兮,豪杰韵流;高原明珠兮,滇中粮仓;民善勤孝兮,市井有序;盘江南流兮,通千寻之狭隘;人昌文盛兮,和谐璀璨;民族众多兮,国泰民安。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九乡,宜良古彝、回民之乡邑也,涵概深远,历史卓越。远古彝人聚居,庄蹻东拓,蜀汉诸葛南征,爨氏统领,南诏、大理一统,元、明、清、民国,文史厚重。奈何乡邑,喀斯特地貌,溶洞众生,地漏干涸;山贫瘠水,石众土薄,民粟栗薄收,绿林啸聚,生灵炭涂,民苦。

神州,府衙正、吏廉明、政通和;匡正义,均田扶弱,为民政,重人本;谋民利,思民生。统筹协调,捷行敏言。内引外联,改河山,筑坝渠,引河水,解旱魍魉之围;地润甘露,丰产增收,民渐不饥,然,经济仍贫也。

沐改革春风,乡邑扬洞穴之幽,避土薄之陋,兴旅游,展溶洞奇观,引四方黎众惊叹。开循环经济先河,创和谐、自然、环保生态旅游。禁锢初开,牛刀小试,斩有回报,乡民腰包渐鼓,庶民居所改善,餐桌逐丰。四乡民羡:生不九乡人也!

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扬帆。领袖描宏图,开伟业。匡州后裔,有同志焉,心存高远,上呼而下应,壹志同心,世纪重振浩浩呼:一户、一村富,非吾辈愿耳,同舟共济,共享富裕,乃正道也。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精准扶贫,乃国兴之本也,匡州昆泽,聚贤谋计。时邑人李华、龙之河,李云峰等君曰:为桑梓之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旅,或一村一业,或一村一景,或景文相宜,兴旅哺农,共享改革之利,乃实现乡村富裕大同耳。 倡议获赞,赢上峰支持,乃放手一搏。遂辟耿家营河湾、马蹄湾、九乡小河、麦地冲等民族、民俗村落旅游项目。景点设计,巧思妙构,聚自然之景、历史典故、汇人工雕琢一体,一经推出,轰动乡野,名扬滇邑。聚四方人气,汇八方宾客,招天下精英,引万民来朝…… 乡吏文君,仕儒朱、李二君,犹如子诉母爱,饱含乡情,抒发乡恋,潇潇洒洒,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兮。 吾等斯文,或耄耋,或不惑,或弱冠,均似童生,正襟立坐,雀鸦无声,入神聆听,心已飞扬,神游景区也。


是夜无眠。


二、奇水流云

雄鸡唱白,鸟啼花香,云销雨霁,山庄苏醒。好个龙河山庄,地处九乡景区,庄旁松凝绿翠,林涛澎湃,水秀蝉鸣,妙雾轻霭,偶露真容。庄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山花绽放。客房中西结构,古朴典雅,窗净几明,乃山中之仙境也。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早餐毕,车辆鱼贯而出,沿路曲径迁回,青枝沓合。山霭明微,林风应答。杜宇行坡,野樱遍野。茂竹开轩,秋梨迎迓。已时,到一果园,步行下数十台阶,见奇水流云,村野出霓。一村落环四水,居孤岛,窄路与外相连,众惊叹曰:似蒲扇,似太极,似观世音莲台也!哦而,众人再惊叹:田野或嵌长城,或嵌天安门,或嵌国旗也。特别是,“爱我中华”五彩四字,神采奕奕,夺人眼球,令人兴奋不已。“啪啪”,只听相机闪烁,众亲争相与奇幻仙景留影。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诸君稽首,移步下景。”看大家流连眷恋,李华君催促曰。返果园,已停车数辆,小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观之。有板栗、核桃、玉米、瓜子、矿泉水、糕点小食品……俨然一街市也。及至马蹄湾,乃河湾上游,耿家营尖山村,明月河与马蹄河畔一半岛也,河依山而流,形似马蹄,半岛田野种植彩稻,构成卫星、飞船、航母等图案,令人惊羡,拍案叫绝。景点游人如织,村民依山傍水建屋,或观景台,或农家乐,或商铺,街市赛河湾,过而不及。询价,板栗、核桃十币一公斤,野生牛肝菌三十币一公斤。呜呼,疑穿越十年前也,当今市价翻番不止。李君买一篮野生牛肝菌不到百币。问询店家观景费用如何?答曰:一人十币。十币,一公斤山货价也;农家乐就餐,游人花一、二十币足也。问询是否亏本,答曰:自产自销,本薄,灶门赶街,足不出户,泉涌寒门,方便实惠,不亦乐乎?无游人,山货土产,自生自灭,一文不值。政府开发乡村旅游,农人获实利也。

三、洞藏琼浆

晌午,参观九乡大啦德彝族村寨及酒厂。首观大啦德彝寨,大啦德,彝语音译也。寨子不到百户,人三四百口。寨呈即冈峦之体式,环山而居,山峦葱翠,古树遮天蔽日,为森林公园之彝寨也。走进寨子,道路清洁干净,偶遇犬吠,少见人影。少年闻吠,出门相邀,寒暄数语,匆匆别之。向导曰:弱冠壮年,或伺农田,或外出务工,寨中皆妇孺、耄耋者、童生也。次观溶洞酒业。彝人好酒,天下名之。或生日,或祭祀,或节庆,或战争,或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皆酒也。酒乃分色,无色是也。有色曰泡缸,无色曰烧酒。

泡缸酒产于何年,无可考究。然,九乡彝民,秋收精选糯谷,历脱壳、浸泡、蒸煮、晾晒、发酵、蒸制诸环节,制成初酒,再窖藏于山洞,醇化年余,方成正果。节庆盛事,亲朋客访,取地下珍藏数年土罐泡缸酒待之,歌曰:“泡缸酒是好酒,朋友喝了不想走……请你喝了这碗泡缸酒,幸福日子长长久……”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热情、奔放、好客,乃彝人之本性也。海碗相酌,初,脸发烧,次,飘飘欲仙,再,酒劲勃发:倒也!倒也!

烧酒,明初,戊滇移民传入,彝民仿泡缸酒进化之。选五谷杂粮酿制,初酒存山洞,窖藏,醇化,令其博采大山之灵气,吸天地之精华,终酿成香溢,醇厚味甘,酒之极品也。昔,彝民自酿自酌,鲜有人识也。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氏,地理、文学大家徐弘祖,字霞客君是也,考滇。溯盘江入九乡,彝人酒宴待之,觥筹交错,酣然大惊。泡缸酒味醇,清香甘甜,似饮甘露也。烧酒醇香四溢,沁人心脾,甘味无穷,乃天下珍稀琼浆、玉露之精华也。呜呼,九乡洞酒,霞客作伐,方出闺阁,偶露曼妙,誉满滇邑。

九乡溶洞酒业酒窖,雄居一山底洞库,洞高一、二人余,洞宽二、三丈。或高或矮,或阔或窄,库中酒坛林立,或小,或大。大者,高一人余,盛酒吨余,小者,盛酒三、五斤,可洞藏酒数十吨。洞库深不见底,有流水声,恒温。洞口有唐李白君《将进酒》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君诗,似行云流水,大气磅礴,朗​​朗上口。一首诗词,道尽九乡彝家人生,若非愚略读诗书,略晓史地,则误为今彝人所书也。

今之九乡溶洞酒业窖酒,畅销全滇。霞客红娘,功莫大焉。

四、雅风荷韵

是晚,龙河山庄,容一、二百人宴会大厅,灯火通明,数桌珍肴,款款美食,色晶莹剔透,香飘四溢,味醇诱惑,宾主尽东南之美,穷主宾味蕾。品泡缸,润老烧,推杯把盏,其乐融融。酒至半酣,情到深处,酒歌雄起: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睢园绿竹,把酒欢颜,对酒当歌。李华、龙之河君唱文吟诗;有荷花、下里巴人等文坛新秀,作闪小说朗诵;更有长者,文学前辈,舒兴云、李文明师者,腾蛟起凤。恰似李白斗酒诗篇也。

文客聚首历下,附雅风荷韵,携诗意才情,怀天地逸兴,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共襄文学真爱,九乡夜笙歌。

五、心灵牧场

三日晨,携雾踏歌,山道而行。坠入宜良九乡麦地冲村“天然氧吧,七彩梦乡”。一幅山水美、产业兴、文旅盛宴,跃入眼底。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晚稻飘香,早穗含珠,荷池鱼嬉,朱华摇弋。白鹭悠闲、山鸟鸣唱,游人惊艳。这里橙色万寿菊、向日葵组成花海,那边现“彝家欢歌”彩色稻田景观;这里村道全部水泥硬化,那边街道、公厕卫生整洁;这里小桥流水,那边农家乐生意兴隆。问询店家生意几何?曰:丰,日入币千五,差,币三、五百也。

心灵牧场 九乡(作家作品)


众人赞曰:昔,人烟罕至,赤贫。今,宾客如云,好一个“全景宜良,醉美九乡,旅者大观”, 放牧游者心灵之家园也。

嗟呼!惠民以诚,而民皆以诚济之;至德所被,则名可垂于后世。

“要走的阿老表,要走的阿表妹,走了一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啰,舍是舍不得……”惜别彝歌,迴荡心田,魂绕梦牵。紧握友谊之手,告别宜良九乡梦幻之旅。

壮哉,宜良,无美不臻;美哉,九乡,心灵牧场。

作者简介:郑国平,云南省禄丰县人,楚雄州作家协会会员。云南闪小说群《文虎》微刊主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基本建设经济专业,爱好文学,有作品在《云南日报》、《小小说月刊》、《楚地文化•闪小说》、《楚雄日报》、《大理文艺》、《鹤城晚报》、《速读》、《楚州今古》、《楚雄社科论坛》、《龙乡文艺》、《岩泉》等报刊杂志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