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普通化”引发的思考

看见悟空问答里面有位条友提出问:现在年轻人基本都说普通话了,方言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吗?

普通话“普通化”引发的思考


灵魂一问,直戳心底。从小到大,再到参加工作,小时候的仪式感,渐渐被我所遗忘,被周围人所遗忘。

每一种方言,背后都是一种文化传承、风俗习惯。普通话“普通化”是为了让各地方人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如果大家都不说方言了,那么背后的风俗文化也会慢慢被忘记,其实是一种文化损失。

想想以前小时候过年的气氛:要穿新衣裳新鞋子,贴年画,做年糕,放鞭炮等等等等,还会领到长辈们发的压岁钱。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少,每一个流程都是一种仪式。每到过年,特别开心,到处都是人,欢声笑语一片。现在已经感受不到了,年味渐渐变淡。城市农村都感觉没了那种气氛,有些时候有一种失落感。

普通话“普通化”引发的思考


还有端午中秋清明等等,虽然现在也在,但总是少了那么一种氛围。失去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小时候的中秋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月饼,看着月亮,促膝而谈,一直到夜深人静,听爷爷奶奶讲他们那时候的故事。现在的中秋,给我一种物似人非的感觉,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却已经不是那个人,心境也再也不是那种心境,时代变了,我们也变了。

普通话“普通化”引发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