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工業APP

工業APP是一種承載工業技術知識、經驗和規律的形式化工業應用程序,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主要成果,其本質是工業技術知識(方法、流程、數據、信息、規律經驗和知識)的載體。但人們在談到工業APP的時候往往將之與消費領域APP、工業軟件混為一談,也誤認為工業APP是IT人開發的某種應用工業應用程序,本文對這些觀念進行澄清,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工業APP.

正確認識工業APP

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培育30萬工業APP

1.工業APP與手機APP

受日常手機APP稱呼的影響,聽到APP就聯想到手機上安裝的如打車之類的移動應用,工業APP雖然也是應用軟件與手機APP有很大的不同。

面向對象不同。移動APP主要應用於消費領域或服務業,而工業APP是基於互聯網、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滿足特定需求的工業應用軟件,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重要成果。

用戶體量差異大。手機APP主要面向C端消費者,針對的是一般消費個體在消費或服務上的共性問題,很容易出現所謂的“爆款”,有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用戶使用同一款APP,比如微信;而工業APP主要承載工業技術知識,屬於工業領域核心價值,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其探索發現、積累和應用要複雜的多,往往針對特定對象的特定問題。

建模上有本質的不同。手機APP只需要分析和掌握人們的消費心理和趨勢,進行數據建模就行,其間很少涉及機理模型,構建比較簡單。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各種消費場景都有大量數據支撐,中國在移動APP上比國外要發展的更好。而工業APP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涉及大量不同專業領域對象建模和工業機理模型,這些模型的複雜程度遠高於消費領域APP建模。

正確認識工業APP

典型手機APP-明顯不同於工業APP

2. 工業APP與工業軟件

工業APP與工業軟件的關係類似於知識與工具的關係,工業APP是知識,工業軟件是工具。

工業APP的目的是沉澱和積累工業技術知識,本質上是工業技術知識、經驗與規律的載體,具有知識屬性。而工業軟件包括運營管理類、生產管理和研發設計類應用軟件,包括CAD/CAE/CAM等計算機輔助建模軟件、PLC/SCADA等工業控制軟件和ERP/MES/PLC等信息管理類軟件,這些軟件提供人們應用工業知識、實踐經驗和規律的支撐框架,但光有工業軟件缺乏工業領域知識不一定能夠很好的完成工業技術工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引入了眾多工業軟件但工業水平依然不能雄踞世界一流的原因。下面詳細分析兩者的不同。

正確認識工業APP

工業APP應用

目的:工業APP面向特定場景,解決特定問題,滿足特定需要,是一種更為具體的應用程序;而工業軟件解決一類或多類問題,滿足一類或多類需要,滿足多種不同的應用場景,具有普適性,是一種更抽象的工業應用程序。

體量:工業APP具有小、輕、靈的特徵,而工業軟件需要獨立提供全面的要素(建模、數據庫等),體量大。

開發主體:工業APP的開發以工業人為主,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組織;工業軟件是工業人支持下,IT人對工業技術知識的軟件表達。

開發模式:工業APP輕代碼化,可以由個人完成,不需要大量代碼工作,通過簡單的托拉拽等操作就可以完成,便於工業人沉澱工業知識。工業軟件的開發有大量的代碼工作,通常由專業組織協同完成。

建模能力:工業APP具備通用的數學建模能力,但缺乏專業的領域建模引擎,通過調用專業引擎完成專業領域建模;工業軟件具備專業的領域建模引擎,可以完成複雜的創造性模型構建。

正確認識工業APP

工業APP與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APP通常以微服務的形式運行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如果工業軟件發展到基於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階段,工業軟件就會分離為工業APP和工業平臺兩部分,知識沉澱到工業APP,而重量級的建模引擎集成到工業互聯網平臺,因此也可以說工業APP是工業軟件發展的新形態。 比如前面提到的CAE/CAD軟件,各類建模引擎都沉澱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工業設計時輕量級工業APP直接調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模引擎可以實現原來工業軟件同樣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