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如果说孩子爸是最没用的母婴产品,那婴儿湿巾和洗手液可以说是使用率最高的母婴产品了。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没有年龄段的限制,使用量超大,擦小手、小嘴巴、pp都离不开它们,这么大的使用量,当然市场也就非常大,也就沦为各大母婴品牌的必争之地。近几年湿巾的荧光剂事件,防腐剂事件都让各大知名品牌榜上有名。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面对这些劣质产品的出现,妈妈们选择的纠结症又犯了,怎么才能避免“花高价未必有好货“的情况出现?这次世界绿色组织联合水中银小鱼亲测向大众公布了湿巾和免洗洗手液的绿鱼清单,17款湿纸巾和免洗洗手液全通过鱼胚胎毒性检测技术,包括生物测试、化学测试和成份筛查,可供妈妈们参考。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湿纸巾绿鱼榜单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免洗洗手液绿鱼榜单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以上绿鱼榜单均通过水中银&小鱼亲测应用创新的获诺贝尔奖技术的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慢性毒理检测技术、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检测技术和成分筛查。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斑马鱼胚胎-急性毒物测试】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转基因鲭鳉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

婴儿皮肤比成人更容易吸收有害成分

湿纸巾主要由水、人造纤维及多种化学品(包括人工香精、杀菌剂、保湿剂、防腐剂及荧光物质等)组成,部分湿纸巾含多种化学成分,容易引起接触性皮肤炎,以香料为例,美国环保组织EWG(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指出香料可能引致敏感、皮肤炎,甚至影响生殖系统,且有机会含有可能干扰内分泌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尤其容易敏感人士要注意。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如果湿纸巾含有害化学成分,一日用多次或多张湿纸巾令皮肤接触化学品的次数增加,皮肤吸收有害物质并积聚于体内的机会亦相对增加。尤其婴儿的皮肤比成人薄30%,频繁地使用湿纸巾将有可能使婴幼儿吸收更多雌激素或类雌激素,长远可造成的健康风险。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如长期过量吸收雌激素,更可能令女童性早熟、月经早到,增加日后患上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乳癌等风险,影响男童日后的生殖功能,甚至出现不育。

湿巾不可以冲进厕所分解时间长于18个月

除了要注意湿巾的有害成分以外,也要注意湿巾不要随便冲到厕所。因为湿纸巾多以人造纤维制造,不可回收再造也不可被生物降解。部分湿纸巾产品虽印有「可冲厕」标签,但英国组织Water UK指出,有别于厕纸,此类湿纸巾不能在污水系统中快速分解,英国每年便得花费1亿欧元处理30万宗因湿纸巾导致的污水渠堵塞个案。澳洲组织TasWater实验亦发现,可冲厕湿纸巾即使浸在水中18个月后仍然保持不变。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世界绿色组织行政总裁余远骋博士表示,湿纸巾若被冲到大海,分解时会释出微塑胶,加剧海洋塑胶污染问题。建议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或以水沾湿毛巾来清洁皮肤,以此减低对环境的影响之余,亦可减少皮肤接触化学品的机会,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是双驘局面。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香港急症科专科医生司徒敬豪也表示尽量减少使用湿纸巾,其实要杀死致病细菌,用肥皂和清水已经足够了。按照正确洗手步骤;先洗濯双手,然后加入洗手液擦出泡沫,按『洁手7步骤』: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1、手掌、手背、指罅、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搓洗双手最少 20 秒

2、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3、彻底抹干或吹干双手

免洗手液酒精浓度需达60% 才能有效杀菌

洗手液主要透过破坏病毒外壳及细菌细胞膜,以达至杀菌功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使用酒精浓度60%至95%的免洗洗手液清洁,确保有效杀菌,预防疾病及防止感染扩散。中心亦指出免洗洗手液在双手明显变脏或油腻时效果不佳,故建议当没有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时才使用免洗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购买/使用Tips

1.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购买酒精浓度60-95%的搓手液

2. 按照卫生防护中心建议;把足够份量的倒至手心,然后按『洁手7步骤』,揉擦双手最少20秒,直至双手干透。

3. 避用含异丙醇的产品,因相对较难挥发,残留在皮肤上的时间较长

->若皮肤表面有破损可进入真皮层,便容易引起接触性皮肤炎

4.免洗洗手液在双手明显变脏或油腻时效果不佳

->建议当没有洗手液及清水洗手时才使用搓手液

5. 皮肤有伤口、容易过敏的人群,应选择刺激性较低的免洗洗手液

6. 玫瑰痤疮患者则应避免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

7. 使用后可搽合适的润肤膏保湿

8. 家长应指引儿童使用免洗洗手液,并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9. 如用后感不适,求诊时可携带产品成份表

儿童误用免洗手液会致中毒千万小心

更要注意的是,过往有儿童因为免洗手液的香味、鲜艷的颜色或精美包装而误吞免洗洗手液,或有儿童在免洗洗手液未完全挥发便触摸眼睛或口腔而导致中毒。

根据美国毒物控制中心的全美中毒数据系统,美国在2011-2014年间总共有70,669宗儿童搓手液误用中毒个案,当中有93%为5岁或以下幼童,及有约95%为误吞,中毒征状包括眼睛刺痛、呕吐、结膜炎、口腔刺痛、咳嗽及腹痛;较罕见的严重个案出现昏迷、癫痫、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困难。因此,家长应指引儿童使用搓手液,及将搓手液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宝宝湿巾是带娃神器,但用了“有毒”的湿巾会坑了娃

急症科专科医生司徒敬豪也表示,事实上,使用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后感觉不适或出现皮肤敏感的病人,有儿童也有大人,由于症状相似,病人可能会被误诊为尿布疹或湿疹。其实大多个案是由于多余化学品导致的过敏性皮肤炎,因此建议在求诊时可携带产品成分表,方便医生找出病因。

好了,今天的测评分享就到这里啦,你有哪些母婴用品想要让我测评呢?留言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