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貧困“帽子”實現“吃肉自由”——湘潭市嶽塘區產業扶貧基地見聞

4月12日,暖意融融。湖南利佳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裡,湘潭市嶽塘區荷塘街道正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袁科雲戴著草帽,穿著套鞋,雙腿陷在土裡,用力揮舞耙子,與村民一道平整土地。

“架子也搭好了,等蓋上薄膜,插上絲瓜苗,再過兩個多月,這6畝地就有滿藤的絲瓜了!”袁科雲難掩興奮。

利佳農業是一家集蔬菜、水果、漁業養殖等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公司,成立於2012年。公司負責人譚利人驕傲地告訴記者:“2018年只有10戶貧困戶在這裡工作,現在已經吸納了403戶。脫貧奔小康,也有我們的一份力量!”

嶽塘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於2015年全部脫貧。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2018年,嶽塘區將利佳農業設為區產業扶貧基地,為其注入扶貧資金,吸納貧困戶到這裡工作。

剛開始,這條路走得並不順暢。一些貧困戶在背後議論:“為什麼不直接發扶貧資金?企業是不是收了政府的‘好處’?”

為了打消疑慮,正江村選擇10戶貧困戶作為試點,安排他們先到基地工作,讓村裡其他貧困戶“看熱鬧”。

鄧偉就是試點戶之一,父親過世早,母親患嚴重精神分裂症,養家、照顧母親全落在鄧偉一個人身上。

“母親離不開我,能在家門口工作,是最好不過的了。”2018年下半年,鄧偉到利佳農業上班,主要負責蔬菜的日常打理。“當年就發了近5000元,年底還分紅。”嚐到甜頭的鄧偉很欣喜,他主動化身宣傳員,將自己的收穫告訴其他貧困戶。

“原來收入高了這麼多啊,這事搞得!”試點取得成效後,正江村99戶脫貧戶全部成了利佳農業產業扶貧對象,大家幹事的積極性很高。隨著基地名聲越來越大,隔壁的清水、五愛等村的貧困戶也紛紛申請加入。現在,利佳農業不僅與荷塘街道403戶貧困戶簽訂了產業幫扶協議,還在清水村流轉了70多畝土地養殖家禽。

“以前連買瓶醬油都要考慮,現在總算實現了‘吃肉的自由’,貧困戶的‘帽子’終於甩掉了!”鄧偉欣慰地說。他相信,只要手腳勤,致富就能行!

與鄧偉一樣,清水村貧困戶許德春也搭上產業扶貧“順風車”。脫貧以後,許德春每天起早貪黑,在政府幫助下因地制宜養雞,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生活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去年,譚利人在一次偶然走訪中結識了許德春,被他的勤勞、踏實打動,決心幫他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夢想。譚利人將公司在清水村流轉的土地中圈出20畝,免費租給許德春餵養蘆花雞,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庫房、廠房等。

“我們已經訂了4000只雞苗,月底廠房完成建設就可以養了。”譚利人說,許德春將蘆花雞以52元每公斤的價格賣給利佳農業,公司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開蘆花雞銷售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