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母女倆用餐的"偷拍照"引熱議,網友:親手把孩子養“廢”了

作者\\葉律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孩子在嚴嚴寒冬也能感受到溫暖如春;母愛是一寸力量,讓孩子在雷霆暴雨面前也感到無所畏懼。人們常說,母愛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母親的愛從來都是不計回報的,然而如果對孩子太過溺愛,就很可能一不小心把孩子養"廢"了。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前陣子,有位網友拍下了這樣一幕:在一家休息站裡,一對母女面對面坐著共進晚餐,然而年幼的孩子面前放的是一份價值68元的精美套餐,而年輕的母親正在吃著一碗8元的泡麵。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儘管這樣,年幼的女兒似乎並不在意麵前豐盛的晚餐,只是一心一意坐著玩手機,面對母親的催促並不在意。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年輕的母親拿她無法,在匆忙扒拉幾口泡麵後,就連忙拿起勺子喂起了對面的女兒。然而小女孩全程看手機,沒有一絲抬頭或者動手的意願,似乎早已習慣這一切。

在網友拍下這一幕後,這組照片很快就火了,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很多網友都在思考:這究竟是在寵孩子還是在害孩子?

也有網友說:親手把孩子養"廢"了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本來只是一幕普通的用餐日常,卻引起了千萬網友的爭議,是人們小題大做,還是以小見大呢?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會將寵愛孩子視為一件其樂融融的事,在他們眼裡,只要孩子安逸快樂就是他們的幸福。其實不然,寵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本能,對他們來說是理所當然、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如果寵愛沒有界限,只會令寵愛成為了溺愛,對孩子來說卻是"無妄之災"。

過於溺愛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呢?

1. 沒有同理心,不知感恩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很多父母以為只要自己毫無保留地對孩子好,那麼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同樣對待身邊的人,然而,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浙江有一戶人家,老人叫小李,小李的兒子就是在"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環境下長大的,然而小李現在卻是一個孤獨的住在老家裡,每個月拿著兒子寄過來的錢生活,卻有好幾個月沒有見到同個城市裡生活的兒子。

實際上,父母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習慣了父母一切無私的付出,把之劃分在理所應當的範圍內,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周圍人的一切善意的照顧都不會被重視,也就很難體會到別人的感受,缺失了同理心,這樣的孩子是不懂得感恩的。

2. 任性妄為,不守規矩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在父母過於溺愛的背景下成長的孩子,一直處於無條件被縱容、被允許的狀態下,因此在很多環境下,總是可以肆無忌憚地做出任何隨心所欲的事,這樣的孩子內心的規則感、約束感是很薄弱的。習慣了任性妄為、無拘無束的孩子,一旦投放到規則感強烈的場所,校園、餐廳、企業等,就會無形中被排斥,且無法適應融入。對於孩子來說,無非是不利的。

愛孩子是件溫馨的事,然而溺愛孩子就是件驚悚的事了,溺愛是畸形的愛,是不利於孩子向上成長的。作為父母,要堅持正確的原則對待孩子,才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正確的原則:

1. 讓孩子學會感恩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年幼的孩子還是一張嶄新的白紙,可納性是非常強的,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父母們要從小開始有意向地培養孩子學會感恩,一花一草皆有情,要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體悟人生,感念事物。

2. 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一張母女倆用餐的

作為新生力量,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在任何困難面前,父母不要提前就給孩子否定:孩子還小,他做不了。相反的,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去嘗試新事物,要相信認識來自實踐,只有從不斷實踐中失敗或成功、跌倒或爬起,孩子才能磨礪出更頑強的意志,才能有獨當一面的潛質。

結語:

子女是父母的至寶,也是具有無限可能需要挖掘的寶藏,父母的溺愛只會掩蓋寶石的光芒,一輩子屈服於塵土之下,只有大膽挖掘孩子的潛力,孩子才有在眾人面前一展光芒的機會。父母不妨適當放手,放手讓孩子奔跑,才有衝刺的可能。


這裡是 ,一名寶媽,想要學習育兒知識的家長們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更好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