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所存續了僅僅1年零4個月的大學——西北聯合大學。

這所在抗戰期間由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北平研究院等共同組建的聯合大學,和西南聯大雙峰並峙,雙水並流,南北呼應,延續了中國現代教育的火種,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從平津到西北——將中國高等教育向西推進了一千公里

從平津到西北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變,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大幕。7月29日,北平淪陷。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的數理學院和文學院分別成為日軍的警備司令部和空軍司令部。當時北平師大給世界學生會《抗戰中的大學》刊物提交的中英文稿件記載:“日軍對於校中什物任意破壞,或升火為炊,或遺棄滿地,即便學生私人書籍行李存置學校庫房者,亦橫遭搶劫盜賣。”

大學,在北平是辦不下去了。在日本不斷擴大侵略的嚴峻形勢下,許多人對北平師大的前途感到擔憂。時任北平師範大學校長李蒸先生說:“我可以告訴諸君,如若萬一無辦法時,在北平不能辦大學,在別處仍可以辦。到那時,組織規模或者不能與現在一樣,而生命則無論如何是不會斷的。”

“生命無論如何是不會斷的”,這是國難危亡之際,當時的知識精英們普遍堅持的信念。

1937年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電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從平津到陝西,由於華北陸路被日寇封鎖,師生不得不冒著被日軍搜捕的危險,先向南、再向西、向北繞一個大彎來到西安。

最終,來到西安的學生有1553人,教師159人。當時,學生們住的是大通間的上下鋪,教師則分散住在全市,不少人往往要步行20里路去上課。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當時的西安臨時大學,沒有圖書館,沒有實驗室,也沒有體育場。即便如此,師生們仍然堅持上課,還在課外舉辦政治、技術、軍事、看護四種訓練,也經常有進步人士做團結抗日的報告,學生們也自發組成歌詠隊、漫畫班、話劇團等,在西安及關中城鄉進行抗日宣傳活動。

1937年11月9日,太原淪陷,西安告急。1938年3月6日,西安臨時大學編為1個參謀團、1個大隊,下分3箇中隊、14個區隊、106個分隊,過渭河,渡柴關,涉鳳嶺,越秦嶺,再次遷往漢中,改稱“西北聯合大學”。

這時的西北聯大,設有6個學院23個系,分佈在三縣六地。其中,大學本部及文理學院設在城固縣城考院,教育學院全部及工學院大部設在城固縣城文廟,法商學院設在城固縣原簡易師範舊址,體育、地理、土木三系和附設高中部設在古路壩天主教堂,農學院在沔縣武侯祠,醫學院設在居民聚居區,不分系。

1938年7月,根據教育部令,學校將工學院、農學院獨立設置,農學院遷往陝西武功,工學院設在城固縣南古路壩。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1938年,李蒸等西安臨時大學負責人 率領師生徒步由寶雞轉赴城固

1939年8月,西北聯大再次改組,由文、理、法商三學院組建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獨立設置,稱國立西北醫學院,師範學院獨立設置,稱國立西北師範學院。西北聯大從而有了國立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北師範學院5校。

抗戰勝利後,這些學校除西北工學院、西北師範學院一部分遷回北平、天津、河北,覆校為北洋工學院、北平師範大學和河北女子師範學院外,其他所有分置院校都留在西北,使得西北的高等教育體系很快成熟。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西安與北京、上海一樣,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三個中心之一。

在今天,我們重溫西北聯大的校歌,就是在重溫這所大學的歷史意義之所在:“並序連黌,卌載燕都迥。聯輝合耀,文化開秦隴。漢江千里源蟠冢,天山萬仞自卑隆。文理導愚蒙;政法倡忠勇;師資樹人表;實業拯民窮;健體名醫弱者雄,勤樸公誠校訓崇。華夏聲威,神州文物,原從西北,化被南東。努力發揚我四千年國族之雄風。”

而在今天的西北大學校園內,仍然矗立著一座碑,銘文是“公誠勤樸”,這也是當年西北聯合大學的校訓。

“公誠勤樸,是西北的性格,是黃土的品質,追求的是無華的伸展,內在的安詳。似乎沒有迎接天降大任的準備,卻時刻等待著種子的光臨。西北聯大的校訓‘公誠勤樸’,與西南聯大的校訓‘剛毅堅卓’,恰恰互補性地反映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西北大學前校長方光華教授如是說。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西北聯大(西北大學)校訓

紮根西北,放眼世界

抗戰結束後,西北聯大的主體部分分解為國立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北師範學院等5子校,永久地留在了西北,奠定了中國大西北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5所學校演化出了幾十所西北高校,涵蓋了文理、政法、軍工、農林、師範、醫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可以說,現在西北地區的大多數高校,或多或少,都與西北聯大有著血緣關係。

站在今天的視野下,西北聯大獨有的歷史功勳,就在於對整個西北地區高等教育佈局和發展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可以看做是上世紀我國的一次“西部教育大開發”。

當時曾有人這樣評價:“改組西北聯合大學,目的就是使它們成為西北自身所有、永久存在的教育機關。”而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則逐漸意識到西北聯大對“發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邊省文化水平”的重大意義,因而在抗戰勝利後,屢次勸退了各類覆校的申請:“西北聯合大學系經最高會議通過,尤負西北文化重責,鈞以為非在萬不得已時,總以不離開西北為佳。”

紮根西北,傳承文化,放眼世界,就成了西北聯大及其分校一直堅持的辦學理念。

如今看來,大西北的開發在教育、科技、文化領域成效顯著。如果再聯繫解放初期的三線建設,一大批軍工、化工、航天、石油企業紛紛在西北落戶,都與西北地區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科學研究體系、基礎教育體系密不可分。

後來,國家從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學校又抽調了不少力量,組建了西北地區的其它高校。如從西北大學派生出的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安地質學院、西安政法學院,由西北工業大學派生出的西安科技大學、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等。

留在西北,永久地留在西北,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景仰!更何況,在西北聯大的身後,誕生了覆蓋整個西北的鬱鬱蔥蔥的大學之林!

古路壩的燈光

古路壩,是陝南群山中間的一塊平地,距離城固縣城好幾十裡,交通、生活、學習條件最為艱苦。

今天,在古路壩,還有一座殘存的天主教堂,它,就是當年國立西北工學院的校園。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西北聯大辦學場所之一:古路壩天主教堂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西北工業大學的傅恆志院士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教室是泥房,教授上課經常沒有粉筆。在當時的‘三壩大學’中,是條件最差的,被稱為‘地獄’。但就是在這‘人間地獄’,你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脊樑、中國人的志氣。面對中華民族存亡之秋,個人是家破人亡,從關外流浪到關內,好容易有個立足之地,還有學可上,所以大家無不刻苦學習,老師嘔心瀝血,深怕給學生教得少了。”

那時沒有電燈,都是蠟燭和煤油燈,由於“開夜車”的人你來我往,所以教室裡燈一直亮著,從遠處看,七星寺徹夜燈火,所以有了“七星夜讀”的美稱。就是在這種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西北工學院的學生連續三年考取公費留學的人數在當時的全國各大學中排名第一。

正是古路壩的這一盞燈火,照亮了那些暗夜裡西北明淨的天空,將教育的火種,撒播在了大西北廣袤的沃野上,生生不息,形成了燎原之勢。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以西北工學院為代表的西北聯大5子校,群賢畢至,大師雲集。據不完全統計,1937年到1946年間,西北聯大和其5子校,有505名教授、1489名員工的教職工隊伍,培養的畢業生達9257名。教師中有一大批各個專業方向的名家。他們用大量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西北聯大各校在中國現代學術史、教育史以及文化思想史上的獨特地位,在國難時期傳承延續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命脈,鼓舞了整個民族的自信,為抗日戰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城固西北聯大校舍

而更多的青年學子,以苦為樂,組織開辦多樣的娛樂活動,充實精神,搞話劇、搞歌唱、搞詩歌創作,教師安貧樂道,沒有錢也以教書為樂,千人名校秩序井然。就在這種情況下,全校師生員工還捐款抗日,支援前線。

至今,在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西北工業大學依然是無數學子仰望的高地。在西安、成都、瀋陽三個飛機設計研究所中的總工程師、特級專家以及國家三大獎的獲得者中間,西工大的畢業生佔了60%。從小型直升機、單人飛行器到殲—10戰鬥機和第一架高空無人偵察機,從第一代聲納到先進的水下航行器,西北工業大學填補了新中國航天、航空、航海等領域的諸多空白,創造了不計其數的第一。

西工大現象產生的內在原因就是秉承了“壩上長夜,七星燈火”的優秀傳統,形成了“‘三航’報國,國家至上,國防第一”的辦學理念。師昌緒院士更為簡潔地總結為“愛國心、救國心、報國心”。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院內的老教學樓

1934年4月20日奠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教學大樓,標誌著西北現代農業教育由此開篇。1938年6月,國民政府決定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河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系與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國立西北農學院,後發展成今天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著名小麥育種學家、與主攻水稻雜交的袁隆平並稱“南袁北趙”的趙洪璋等一大批現代中國農林、水利、畜牧等事業發展中的開創性人物,就從這裡嶄露才華,釋放能量。

而在西北聯大的大本營繼續辦學的國立西北大學,則把傳承五千年燦爛文明、融匯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建設祖國遼遠西部三大責任扛在肩上,在歷史、考古、地理、地質等學科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

西北聯大5子校中的西北醫學院,在抗戰時期,一邊堅持上課,一邊建立附屬醫院給老百姓看病。1945年抗戰勝利後,西北醫學院與西北大學合併,改稱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在多次的院系調整中幾易校名,本世紀初併入西安交通大學。西北醫學院不僅為西北地區培養了大量的醫療衛生和醫療科學方面的學術帶頭人,而且帶動和引領了大西北醫療衛生事業的現代化進程。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西北聯大的另一個分支——國立西北師範學院當時也在城固辦學。1940年4月,鑑於城固地處偏僻,且高校太多,而甘肅高校太少,迫切需要培養中學師資以發展教育,國民政府令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再次西遷至蘭州。

這一西遷的意義就在於,把優質的師範教育向西推進了1000公里,把高質量的教師培訓向西推進了1000公里。

首任院長李蒸,正是秉持了“師範教育為一切教育之母”的理念,竭力維護師範教育制度,始終堅持師範教育的獨立性與必要性,使得西北師範學院在蘭州辦學的十餘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1945年2月,李蒸調重慶任職,在離開蘭州時,各界人士相聚送別。《西北日報》專門發表短評:“李氏主持師大14年,桃李遍天下,而近數年來以拓荒者的精神,為西北師院慘淡經營,勞怨不辭,備歷艱苦,卒有今天的規模……他這種苦幹不懈,始終如一的精神,在今日這尚浮誇,不務實的社會上,確實難能可貴。”

“我們學校從抗戰期間的北平一路走來,一路向西,三遷校址,兩越秦嶺,數易校名,可以看作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自小而大、頑強成長的一個縮影。70多年紮根西北,培養了20萬學生,絕大多數留在西北,留在最艱苦的地方服務基礎教育,自覺地將自己的一生與這片貧瘠、落後的土地聯繫在一起,自覺地從事教育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行業,靠的就是愛國進步、自強不息的奉獻精神和奮鬥精神,而這個精神的源頭仍然要追溯到西北聯大。我們和其他從西北聯大分離出來的高校一樣,秉持了一份愛國心、救國心、報國心。我們是教育報國、教育救國。”西北師大校長劉仲奎教授如是說。

又見樹木,又見森林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體育鍛煉與指導》:西北師院體育系教授袁敦禮、董守義,副教授楊杏田,西北大學體育教授王耀東、劉月林,西安外語學院體育教授艾子高,西北農學院體育教授李克仁,陝西省體總分會龐紫石和西安一中體育教師吳玉和等9人組成。

西北聯大將高等教育移入廣袤的西北大地,在之後的短短8年時間裡,使得這裡具有了師範學院、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和綜合性大學這樣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也使得原本無一所“規模宏闊之大學”的西北地區,一時雲蒸霞蔚、名家薈萃,真可謂“於斯為盛”。

據不完全統計,1937年到1946年間,西北聯大和其5子校,有505名教授、1489名員工的教職工隊伍。教師中有一大批各個專業方向的名家:國文系黎錦熙開創拼音方案研究,所著《方誌今議》被奉為現代方誌學的“金科玉律”;外文系曹靖華號稱現代蘇俄文學研究第一人;考古系黃文弼首次論證樓蘭、龜茲等古國的位置,填補了當時的考古空白;地質系張伯聲的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被公認為地質構造5大學派之一;農學院汪厥明是我國農業統計學創始人;醫學院蹇先器是我國皮膚性病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師範學院辛國樑則首開我國家政教育……他們大量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西北聯大在中國現代學術史、教育史以及文化思想史上的獨特地位,在國難時期傳承延續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命脈,鼓舞了整個民族的自信,為抗日戰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先生們的所言所行,在當時,影響了一個時代的青年,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文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些為傳承文脈、興辦教育、啟迪民智而奔波一生的先生們,作為教育的靈魂、大學的脊樑,在現代,在當下,仍然是我們高山仰止的鮮活指標。西北聯大先後培養的9257名莘莘學子,就在這樣的良好辦學氛圍中,以苦為樂,組織開辦多樣的娛樂活動,充實精神,搞話劇、搞歌唱、搞詩歌創作,千人名校秩序井然。

抗戰勝利後,西北聯大5子校的主體,永久地留在了大西北,推動了西北高等教育的生長和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北地區的教育面貌,為日後西北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是其他內遷高校所未有的,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堪稱奇蹟。

而回到平津冀三地覆校的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河北女子師範學院等高校,不僅在戰爭的廢墟上重建了昔日的輝煌,發揚光大了西北聯大“愛國進步、公誠勤樸”的優秀傳統,更為可貴的是,他們堅守著西北情結,始終關注著西北地區的教育,以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綿延不斷地支持著西北高等教育的繼續發展。

靈臺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董守義:籌建西安體育協進會

“日寇今日之所以敢侵略我國,原因殊多,但視我國民為‘東亞病夫’,不堪一擊,亦為原因之一。”從事體育工作多年的國際奧委會委員董守義認為,必須讓體育走出校門,推進全民體育運動,讓世人認識到體育在“強國強種”中的重要作用,而如果有一個組織義務來幹這些事,於國於民都是功德無量的。

1943年,董守義返回西安,積極遊說當時西安各界人士及上層機構,成立了西安體育協進會,參會人數達二三百人,選舉史國華、劉世明、何集中等9人為理事。其後,協進會在北大街體育場舉行了壘球表演賽,對西安地區開展這項運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在此期間,董守義先生身體力行,曾組織聯大師生成立抗戰宣講團,徒步翻越秦嶺,赴陝南開展多種形式的宣講活動。先生為我國體育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為國家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體育英才。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李蒸:切望青年奮發請纓

抗戰期間,在國民政府號召全民從軍運動之始,李蒸先生在西北師院發表演講,力挺這一舉措:“今後決定性之戰爭,須賴高度科學技術與最新式武器之運用,知識青年,已有科學基礎,再施以短期的現代化軍事訓練,則殺敵致果,不成問題,切望中等以上學校身體強健的青年,均能奮發請纓。”

1944年11月3日,甘肅省知識青年從軍徵集委員會成立,省主席谷正倫兼任主任委員,聘請李蒸等14人為委員。不久,李蒸領銜聯合蘭州各大專院校,給蔣介石上書,陳明蘭州教育界響應從軍運動。11月17日,全國知識青年志願從軍指導委員會來函嘉獎:“藉悉發動員生響應從軍運動,不遺餘力,殊堪佩慰,尚希擴大宣傳,積極倡導,以觀厥成為荷。”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方永蒸:“十八羅漢”捧觀音

1937年,抗戰爆發,原北平師大附中隨校西遷西安。當時,附中馮成麟、張建侯、髙崇信、金少曦等18位知名教師齊聚西安,共同創建了西安臨時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

1938年3月,臨大附中高中部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大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方永蒸教授臨危受命擔任校長。創建高中部的18位教師早聞方教授大名,突遇“明主”,精神為之一振。他們懷著景仰的心情設宴歡迎,席間,郝聖符先生異常激動、不無戲謔地說:“我們這是‘十八羅漢’捧觀音呀!”

抗戰中的大學 | 西北聯大: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段傳奇

王耀東:與跳蚤一起上體育課

西北師院在城固辦學期間,教學條件極其艱苦,沒有操場和體育設施,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既做禮堂,又做體育館。王耀東先生就在這個教堂裡,為學生們教授專業球類課和公共體育課,以強身健體,保家衛國。

當時,衛生極差,跳蚤猖狂,往往一節課下來,學生被咬得紅包遍體。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師生都紮緊褲腿,堅持每天上3—4節課。王耀東先生還利用課餘時間,經常指導學生的籃球比賽,因地制宜開展壘球活動,積極有效地推動了課外體育活動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