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这个倔强大爷吴桐轩年轻时曾为慈溪太后表演,曾经在某篇微信文章里让他狠狠火了一把。


德国女摄影师海达·莫理循,就是照片的拍摄者。


从1933年到中国担任北京商业照相馆的经理后开始,13年间,她留下了5000多张中国影像,10000多张底片,28个摄影集。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24岁之前,她对中国完全没有概念,出发前家人给了她一把防身的枪和一把雨伞,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路上,把它们扔到海里,随身只带了一台柔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海达·莫理循,北京,1941年


正因为不带偏见,她拍下了最真实的旧中国,包含建筑、风光、市井百态、民间工艺。


不同于早期西方摄影师镜头下中国人的僵硬木讷,她的照片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国人文明质朴又可爱。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她用一台相机和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拍下许多如今已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珍贵价值的照片。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一个绑了冲天揪的小姑娘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盘发,女子发髻的梳理过程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画家逗孩子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早餐摊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吊炉烤鸭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小摊上唠嗑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当街理头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吃得有滋有味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拉洋车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买饽饽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新年里,卖纸鸟的小贩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绅士挑选古玩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卖糖葫芦的小摊贩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手纺棉线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正在用算盘做账的账房先生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手工丝绣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制作玻璃葡萄假花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雕漆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用传统方法造纸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装裱卷轴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制作皮影戏道具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专心看皮影戏的女子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在磁盘上描画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景泰蓝作坊里工作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前门大街西面的二手市场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卖鸡毛掸子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用芦苇秸秆编织小玩意儿的艺人。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玩具摊前的孩子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天安门前卖柿子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街上卖吃食的扁担摊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婚礼上吹唢呐的人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过年时的天桥杂耍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天桥市场在众人面前饰演小丑的杂耍艺人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小孩杂耍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用玉米秸秆编织坐垫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练太极拳的老人


直击一个逝去的“旧中国”,穿越时空,瞬间即是永恒

吹糖人


看这组于1933-1946拍下的照片,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慢悠悠的,在三四十年代的贫穷的中国,老百姓看上去很少有愁苦之状,反而气定神闲。


海达·莫理循,虽然她摄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甚可称得上属于摩登的东西。


但也正因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一个逝去的中国,尤其是一个逝去的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