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历经改名、改档,《清平乐》终于如愿播出。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这部剧由正午阳光出品,根据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改编,在小说中是以梁怀吉的视角来看大宋,主要讲述的是大宋公主赵徽柔与宦官梁怀吉的之间不为时代理解的悲惨爱情故事,看完小说,脑子里一直在回响着:“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这句话,虽然这是一段不被时代认可的爱情,却是我心中最纯粹的爱情。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剧版进行了改编,以宋仁宗的一生为主线,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逐渐把控朝政到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也表现了在风起云涌的朝堂背后,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以皇帝的视角更好地展示出了“孤”城,紧紧抓住了小说的内核,这也是不遭到书粉抵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豆瓣评分还是维持在8.1,但是吐槽剧情拖沓的人却原来越多,看了两集就弃剧的大有人在。害,这么好看的剧都不愿多看两眼吗???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要我说,前几集没有废戏!不仅完整的介绍了整部剧的相关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矛盾,更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皇帝来到黄陵前想见亲生母亲,劝阻的过程虽然长,但是晏殊的一席话,让我们明了皇帝与太后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宋目前的现状,太后垂帘听政。晏殊的劝告让年少的皇帝第一次知道出于皇室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也让他明白了要做到百姓心中的好皇帝必须有所舍弃。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皇帝刚开始并不服气并质问晏殊:“如不能先尽孝母亲,如何能施仁政以天下?”,这句话突出了他的本性与身份之间的矛盾,想要成为百姓的官家,就不能是李顺容的儿子,两者不可兼得。这里也刻画了一位善良、有孝心但又有点孩子心气、鲁莽的少年时期的皇帝。

认母不得的事情,几乎就奠定了全剧那种纠缠、难解、周全不得的基调,仿佛能预感到以后赵祯的种种妥协、退让、不得已。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没有见到生母之后,官家去了梁家,结识了韩琦。在这一情节之中,剧中花了大量的时间介绍梁家的生活状况,这里其实是为之后埋下了伏笔,皇帝爱吃这家的蜜饯导致天家兴起用药做蜜饯,从而引起药材涨价,梁家因此家破人亡,开启了另一条感情线,小儿子也就是梁怀吉被送进了宫,做了宦官,陪伴公主长大。若不是家破人亡被迫沦为贱籍,哪里还有怀吉和徽柔的爱情呢。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而这些细节也点明了官家想要什么样的盛世,为什么下定决心这样治国,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治国之志。也让赵祯明白了,皇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该是如履薄冰。有时候一些无心之失,都会对百姓造成影响,甚至闹得别人家破人亡。

短短两集,官家就从一个鲁莽行事、会赌气说我不干了了的稚嫩孩子成长到了做事周全、带领百官开棺验尸,打破“生母被太后所害”谣言的稳重君王,其中大量的细节让仁君的形象有血有肉。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看了十几集,让我感到亲切的一点是那时候的文臣是曾经教科书里耳熟能详的人物,范仲淹、晏殊、韩琦、欧阳修……继而回想起了被全篇背诵支配的恐惧。

晏殊是宋仁宗的老师,并且时刻引导、劝诫着官家。同时他还举荐、提拔了范仲淹、欧阳修等有才之士。记得很清楚的画面是晏殊在雨中漫步,轻声念出自己的词作《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这似乎是从语文课本中走出的场景,让人瞬间感受到宋词之优美,配上剧中小雨闲庭的优雅画面,词中的意境也得到完美的体现。

《清平乐》剧情拖沓,节奏慢?是你不会细品

对于后续剧情,我最期待的莫过于赵徽柔与梁怀吉之间的爱情。在小说中,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被描绘的隐忍而美丽。

借用原著的话如下:

怀吉:我愿意做公主的影子,守着公主哭,陪着公主笑。

公主: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

怀吉:公主是怎样的妹妹,怀吉就喜欢怎样的妹妹。

在封建朝代,公主与宦官的爱情必定得不到认同,甚至还会遭人唾弃,很期待饰演赵徽柔的任敏会怎样演绎这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