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最有歷史意義的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卻少有遊客知道

福建省龍巖市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採眉嶺筆架山下。會議遺址座東朝西,始建於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時期,屬於單層歇山四合院式磚木結構的宗祠建築。祠堂由前後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建築面積826平方米。

龍巖最有歷史意義的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卻少有遊客知道

古田會議遺址曾改為曙光小學,並且在1961年3月的時候有關部門將古田會議舊址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早在2016年12月的時候就被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區名錄》榜單中。至今在古田會議遺址內部至今鬥魚還保留了許多原始的古老建築四合院房屋古建築群。

龍巖最有歷史意義的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卻少有遊客知道

整個會議遺址內部庭院空闊,依次為前院、中門、下廳、正廳。左右兩側為廂房;紅軍標語“保護學校”至今保留完好無損。步入中門,正廳是古田會議會場,主席臺設於左側。場設在大廳,有主席臺和5排代表席座椅。主席臺桌上擺著一把大茶壺和4個小茶碗,靠牆架著一塊黑板,上牆懸掛著“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橫幅會標及中國共產黨黨旗,以及馬克思、列寧石印畫像。

龍巖最有歷史意義的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卻少有遊客知道

主席臺靠外側牆上還掛了一隻歐式壁鐘。會場內四根大紅柱上張貼著會議宣傳標語:中國共產黨萬歲和“反對單純軍事觀點”、“反對機會主義”、“反對冒險主義”。整個會場佈置得簡樸、熱烈而又莊重。會議期間,正是大雪紛飛的寒冬季節,由於當時氣候寒冷降雪,代表們衣著單薄,即在會場內烤火取暖,至今會場內地板因火盆燒烤的痕跡仍歷歷在目。

龍巖最有歷史意義的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卻少有遊客知道

古田會址遺址建構完美,飛簷翹角中門門廳的橫樑、天花板上彩繪了龍鳳呈祥圖案以及三國演義故事,色彩豔麗、繪製精美、氣韻生動。會議舊址也帶動了周圍的經濟,大多數的飯店旅館都是以紅色為主題,不過多數商家生意比較蕭條。街道上時不時的出現三五個兜售百香果的婦女,拿著尼龍網兜包裹的一包包百香果,追逐著遊客兜售。

龍巖最有歷史意義的景區,免費對遊客開放,卻少有遊客知道

在福建龍巖古田會議遺址景區,你會對歷史更加的感興趣,因為你想知道更多關於會址的故事,這裡總結了南昌起義兩年多來的建軍經驗,從根本上劃清了新軍隊與舊軍隊的界限,奠定了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基礎,是一處非常有意義的紅色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