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壓垮",為何還要執著於"養懶漢"制度?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立法的形式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繼英國宣佈自己建成為福利國家之後,德國也仿效英國建成福利國家。

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

德國傳統福利制度更加強調國家的作用,但在社會民主黨執政時期對社會福利保障政策進行了調整,淡化了社會民主主義傳統政策色彩 , 增加了新自由主義政策因素。二戰前德國實行福利政策的原因很明顯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現在德國依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福利國家。

一. 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德國最看重利益,為什麼反而成為了一個福利國家

1. 戰後的國民經濟急需恢復,福利政策是刺激經濟很好的工具

福利國家在經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增長迅速,整個西歐的國民生產總值大幅增加,失業率大大降低,其中西德的失業率在20世紀中期進一步下降,遠遠低於其他國家。通貨膨脹率比較低,物價基本穩定 ;個人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

施羅德政府推行了較為溫和的改革措施。在經濟政策領域,施羅德提出了一個經濟振興計劃,主要內容有

降低公司稅率、減少個人收入稅率和削減政府支出等。該經濟振興計劃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1999 年至 2001 年期間德國經濟得到較快的增長。

2. 穩定民心和社會秩序,是戰後的重中之重

福利國家向本國人民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醫治了嚴重戰爭創傷。社會福利保障政策不僅保障了大多數人的物質生活需要,也滿足了其精神需要,這有利於創造一個比較安定的社會環境。

戰後德國在改善生活條件和增加就業等方面做得比較好,社民黨執政時期國內政局穩定,工人罷工鬥爭比較少,這些與作為維持社會穩定的“均衡器”的社會保障政策是有很大關係的。

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

20 世紀 60 年代社會民主黨為達到和維持充分就業,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使每個人都有就業機會,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由此出發,德國 1969 年頒佈了《職業培訓法》等法令。70 年代,德國有近半數的大工業企業和手工業自己辦職業學校,有九成以上的青年受過免費職業培訓。在實踐中,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德國失業率逐年下降。

二. 二戰後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揭露了德國選擇福利制度的奧秘

1. 德國福利制度的起源於對勞動力和社會穩定的需求

德國福利制度具有悠久的歷史,已經形成非常成熟和完善的體系,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成為福利國家模式的一類代表性國家。

作為工業時代的產物,德國工人階級的發展壯大使德國成為最早建立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德國的福利制度保障了正在崛起的工人階級的利益,緩和了社會矛盾。

福利制度是德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適度的社會保障是籠絡工人階級和維持社會穩定的必要物質基礎。

2. 德國福利制度的五大支柱產業根本上服務於資本主義

最初的社會保險制度由三大支柱構成: 1883 年的醫療保險法、1884 年的工傷事故保險法和 1889 年的殘疾和養老保險法。一戰後,工作介紹和失業保險法,成為德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第四根支柱。失業保險制度雖然形成時間相比之前的三大社會保險制度晚了 40 年左右,但勞動力由此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

長期以來,在僱主資本家的眼中,失業問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可以使工人之間、就業者與失業者之間形成競爭; 而一旦有了失業保險,就會使工會的力量更加強大,同時削弱失業者重新就業的主觀能動性。這一福利制度從表面上看是保護了工人階級,實則維護的卻是利益階級。

1995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護理保險制度成為德國社會保險領域的第五大支柱,從而標誌著德國全面建成體系完備的福利制度。

從這五大支柱可以看出,德國福利制度的特點是社會保險,而決定社會保險是否能夠正常運轉的是就業。德國福利制度的核心問題是就業以及工資,這也是福利制度改革的出發點。也就是說,德國的福利制度不是做慈善,而是為了發展經濟,進而服務於資本主義。

三. 很多國家因為福利政策的弊端而選擇放棄,德國是怎麼克服困難依然堅持福利政策的

1. 福利政策導致德國失業率不降反升,德國採取供給側改革破除困境

雖然福利政策曾經幫助德國成功降低了失業率,但是2002 年德國勞動力市場在許多方面的數據落後於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長期失業者數量較大,年長者參加就業的比重較低,失業保險存在的巨大虧空給聯邦財政帶來不小的負擔。

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

德國失業問題呈現出的明顯特點是,由於經濟不景氣的原因而上升的失業率,並不會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而降低。這就說明,總會有相當一部分失業的人從此自願沒有再就業,

即所謂的“養懶漢”問題,即使具備勞動能力且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是仍然放棄就業而依靠領取社會保障來維持生活。

對此,德國實行了供給側改革,遵循的原則是“促進與要求”,這就意味著從消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轉變為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消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主要指直接給失業者一筆失業保障金。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則主要指再培訓、給僱主或僱員工資補貼、改善和促進勞動力市場匹配度的政策等。

改革更多地強調個人應承擔的責任,重新調整國家和個人的不同職能和分工,再次否定福利國家是由國家包辦一切的國家模式。

2. 人口老齡化導致國家福利開支增加,德國就養老保險改革以延續福利政策

20 世紀末以來,許多歐洲國家面臨著一個共同的社會問題即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就意味越來越多的人口將領取養老金,並需要醫療保健,社會福利支出負擔日益加重。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德國用於社會福利的開支明顯偏高。

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

2004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的《法定醫療保險現代化法》主要目標是提高醫療保障的經濟效率和質量,從而降低保費的繳納比例,減少工資的附加成本,德國取消了一系列醫療項目的報銷服務。

降低養老保險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延遲退休,2007 年德國出臺《法定養老保險退休年齡調整法》規定,2012 年到 2029年,法定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 65 歲逐步延遲到67 歲。此外,在私人養老保險方面,德國重點引入由國家支持的資本積累制的個人自願養老保險,即

“里斯特養老金”

一般來說,只要是法定養老保險的參保人以及公務員、自由職業者等,凡購買了由國家認可的商業養老保險,就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要麼直接享受政府的財政補貼,要將保費作為“特殊支出”而免繳個人所得稅。這一舉動直接減輕了政府為百姓購買養老保險的財政負擔。

3. 經濟全球化使德國社會福利制度遇到了極大的挑戰,改革使其度過難關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導致以高福利經濟模式為主要特徵的德國社會福利制度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經濟競爭,使得擁有高工資勞動力的德國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並且隨著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加強,國外比較低廉的勞動力湧入德國,又造成了德國失業人口的大量增加。由於德國國內企業生產開工率不足,許多大公司紛紛到國外投資設廠,導致德國資本大量外流、稅源流失,從而加重了政府的財政危機。

德國差點被社會福利開支

德國勞動力成本高主要是因為附加成本高,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於社會保險的保費支出。於是德國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供給側勞動力市場改革,這一改革的邏輯就是,每一個人更多地承擔起對自己的責任,將權利與義務有機地統一,以降低福利制度的負面激勵,從而減輕企業和整個福利制度的負擔。

三. 總結

從德國具體的福利政策中,可以看出德國的福利制度相對比較嚴格,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福利,所以利益階層並沒有受到威脅,因此德國如今依然延續著福利政策。從德國福利政策的得失中,我們可以總結出福利制度必須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並且福利發展不能阻礙經濟發展,避免掉入福利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