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微信:這一次,三大運營商想要干支付寶都沒成的事(上)

Kill微信:這一次,三大運營商想要干支付寶都沒成的事(上)


4月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舉行線上發佈會,共同發佈《5G消息白皮書》。作為通訊行業資格最老的三家企業,不像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民企,整天不是“我要重新定義XXX行業”就是“我要打造XXX生態系統”,到最後了還只能“李姐萬歲”。


發佈會雖然很低調,但在資本市場引起的波瀾還是挺大的,相關的概念融合通信(RCS),連續兩天整個板塊漲停。作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韭菜),必然要搞清楚,這次他們又打算用什麼花樣來割我,官方給出的RCS定義:


5G消息支持豐富的媒體格式,包括文本、圖片和音視頻等,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個人用戶和個人用戶之間的交互消息,另一類是行業客戶與個人用戶之間的交互消息。基於統一GSMA RCS標準的5G消息,是手機等終端原生基礎短消息服務的全新升級。對於個人用戶而言,5G消息將打破傳統短信信息的長度限制,突破文字侷限,實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位置等信息的有效融合。對於企業而言,5G消息將為其提供與個人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接口,企業可通過文字、語音、選項卡等富媒體方式實現與客戶的互動和服務。


讀完這一大段文字,我驚訝的發現,聰明如我竟然識破了三大運營商一個巨大的陰謀:這不就是一個改版微信?他們這是要一起來gank小馬哥啊。作為正義與和平守護者的我,怎麼可能容忍這種赤果果的抄襲行為。於是,我拿出最稱手的武器——鍵盤,站在道德的高地,對這些無恥的運營商發起了最猛烈的攻擊。


完事後,我拿起昨晚抽剩下的煙把子,狠狠地嘬了兩口。此刻,我剛剛充血的大腦已經恢復冷靜,仔細一想,論抄襲,哦不,學習借鑑能力,騰訊爸爸分分鐘教你做人,畢竟這是人家安生立命的本事。


Tony老師看完三巨頭的發佈會,站在自己面積88平方米的辦公室的玻璃窗前,雙手抱胸,手腕上的勞力士在陽光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他眺望著遠方,陷入沉思:十年了,他們終於又找上門了,哼,怕什麼,又不是第一次了。


這是兩個故事。


  1. 此路是我開,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2010年6月8日凌晨1點,喬幫主在美國Moscone West會展中心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10)上發佈了蘋果第四代手機iPhone 4。


那時,iPhone還不是像現在這樣爛大街,在我們那個小縣城,更是個稀罕物,如果在路上看到哪個拿著個iPhone的漂亮妹子,我都會忍不住多瞅兩眼~~。


當時,我們市裡都還沒有,班上有個同學還專門從武漢買了一部。回來以後,我們一堆人圍在一起,屏氣凝神看著他打開那個精美的包裝盒,這種心情應該就像……,就像生兒子一樣,對,就像生兒子一樣,著急想知道生出來沒有,但又不知道會生出來個什麼玩意兒,那種忐忑,真是比聽龔老師的忐忑還要忐忑。


無可挑剔的外形,高清的畫質,絲滑般的享受,飽受安卓山寨機折磨的我,簡直不敢相信手機還可以做成一個藝術品。再加上所謂的封閉的“生態系統”,簡直是品味與B格完美的結合。不知道多年之後,喬老爺子得知自己當年創造的概念:“打造一個封閉生態系統”,被某些企業拿來當作割韭菜的收割機,會不會憤怒地踢兩腳棺材板。咳~咳,說回iPhone,當時我看到,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我激動的心情,已經抑制不住我垂涎而下的口水了。深情地對著我的同學嘶吼:你,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男人。嚇得我同學從椅子上摔了個屁朝天。


當然,激動的不僅僅只有我。當時的三大運營商也是激動地口水流了一地,心裡暗喜:我們統治的時代終於要來了,未來天天都是好日子,每天都要元氣滿滿哦。


據《2013-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總數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而2011前三季度的用戶量只有約7億戶。可以看出,智能手機市場的潛力不可估量。


除去換機的用戶,正常來說,一個新增的智能手機用戶,勢必伴隨著一個電信客戶新增。而在中國,可以選擇的電信運營商就這哥仨,只要你辦了我的卡,你就是我手裡嗷嗷待宰的羔羊。


哥仨想到這裡,心裡樂開了花,彼此相互對視一眼,嘴角不免露出一絲邪魅的微笑,磨起刀來也都輕快了許多。


彼時的通信市場的角鬥場裡 ,他們眼裡的對手只有彼此。


可是,誰也沒想到時代變了,當你還在研究怎樣讓火車跑的更快的時候,別人卻將賽道搬上了天空。


火車跑的再快,也快不過飛機啊!


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它就是微信。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


微信起先大概只有四五百萬人註冊,但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佈了2.0版本,該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樣的語音對講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戶群第一次有了顯著增長。


到了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以及後面出現的“搖一搖”。這兩個功能,不知道陪伴了多少都市男女、少男少女度過漫長而又孤獨的深夜,我是賣茶女,我是僱傭兵,網絡情緣一線牽,好好珍惜這段緣,今夜你有我,讓你不孤單。跑題了,跑題了,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大家有興趣,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寫。2011年底,微信的用戶達到了5000萬。


2013年1月15日深夜,騰訊微信團隊在微博上宣佈微信用戶數突破3億,成為全球下載量和用戶量最多的通信軟件,影響力遍及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東南亞,海外華人聚集地和少數西方人。


此時,三大電信運營商坐不住了。


以移動為例

2013年春節期間,移動電話通話時長僅為去年同期通話量的80%。語音業務對運營商有多重要呢?中國移動2012年在這一塊的營收為3680.25億元,佔到其總營收的65.7%。這一年用戶同比增長9.3%,語音營收同比增長僅1%。


運營商們發現,用戶雖然辦了自己的卡,但是打電話、發短信這些基礎的通訊需求,卻沒有在自己這裡釋放。打個比方,就是你開了一家正規的沐足店,客戶在你這裡辦了一張停車月卡,可是每次下車,客戶就從你家店的門前,走去隔壁的保健中心,你說說這鬧心不鬧心。


於是,運營商們開始反擊了。


在2012全球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移動總經理李躍直接“敲打”騰訊——“全世界運營商網絡被即時通訊系統干擾,甚至出現大規模阻斷案例的不少,如果沒有溝通,沒有相互合作的好機制,所提供的服務就不能長久,不能優質。”


工信部於2013年2月底、3月中旬連續召開了兩次會議,討論這種繞開電信運營商的互聯網通信業務對電信運營商的影響,特別是微信對運營商網絡資源佔用的問題。


2013年3月,中國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專家委員包冉在微博上爆料稱,春節前三大電信運營商約談騰訊,提出要對微信等服務收取“過路費”。此時,網上盛傳:微信將要收費。


微信自己必然是不願意的。收費勢必會帶來用戶的流失,作為一個社交類應用,每個用戶之間的互動就形成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一個用戶的流失,就意味著可能要失去這張網上和他相關的一連串用戶。


互聯網企業最本質的經營策略就是:不怕你白PIAO,就怕你不來。


所以,騰訊火速澄清:我們不會收費。


就技術,資金來說,微信完全不需要照顧運營商,但是,搞公司的最怕遇到政治問題。三大運營商的政治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如果硬剛,政治風險比較大。


微信決定,放棄最開始使用的實時對講功能,取而代之的是相對來說更耗流量的語音通話和視頻通話。如果你經常用微信的語音通話,你會發現,它的默認入口是視頻通話。其實,以產品設計的邏輯來看,語音通話的應用場景要更廣泛,用戶使用頻率更高,理應將語音通話作為入口,那是不是前端開發搞反了?你可以自己琢磨琢磨這裡面的門道。


雙方也都很識趣的各退一步,運營商也明白,即使沒有了微信,還會有別的互聯網通信工具冒出來。


時代的車輪滾滾而來,躲不開,逃不了。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請順手點個“”贊“吧~

Kill微信:這一次,三大運營商想要干支付寶都沒成的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