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我们变了

忽然发现,我们越长大,越孤单。不是身边空无一人,而是身边没有真正对自己好的人,人与人之间莫名地有一种隔阂,就像一堵虚拟的高墙,把心与心之间隔开了。有时候,身边的人越多,越孤单。

蓦然回首,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原来我们走了很远,再也回不去了,当初的自己,已经找不回来了......

渐渐地,我们变了

渐渐地,我们变了,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变得沉默,不是心中无话,是心中有太多的话,但一直压抑着,控制住了,不想说,也不知道对谁说。这年头,没有谁懂你,那就什么都别说,不如一个人保持沉默,慢慢承受生活的压力,慢慢把心中的委屈藏起来,就当是心底的秘密吧。

生活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压在心头,感觉都喘不过气来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唯有靠自己,一点点去赚钱,一点点去还钱,否则到了年纪大了,还是没有还清,那就更加糟糕了,更加心急了。多少人,被负债累累的生活压抑着,都担惊受怕的活着。

一大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沉默不语,在一旁听别人说,然后悄悄离开,感觉所有的人,都和他们无关。你不觉得他们“不可思议”,反而有一种“同感”,真的希望自己默默无闻一辈子,安安静静过日子。

渐渐地,我们变了,变得有点迷茫,都看不清自己了。

世界很闹腾,我们的心也很闹腾。从乡村搬到了城市居住,从小城市到了大城市,还有的人已经出国去了。但是哪里才是最好的“家”,谁都不知道,每个人只知道往大地方走,挤进上等人的圈子。

我们终于被欲望控制了心灵,得到越多,越好,但真的得到很多了,还是不满足。其实,我们都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但是我们总是和比自己更好的人比较,总是和社会里的一流人物比较,然后巨大的心灵落差,让自己很失望,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我们到底过得如何?整体感觉就是“心累”。不管你有钱没钱,都是累,说多了,就是流泪。我们都希望工作很轻松,来钱很快,总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明明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我们退不了了,冥冥之中已经断了退路,唯有继续奔跑,前方却是一片迷茫。

渐渐地,我们变了

渐渐地,我们变了,变得有些虚伪了,不怎么说真话了。

人与人交往,越来越虚伪了,遇见领导说一堆阿谀奉承的话,还要点头哈腰。做什么事情,都学会了“投其所好”,因为别人开心了,才会对自己有好感,也许会得到帮助。当然,和其他的人聊天,也尽量虚伪一些,避免“心直口快”,得罪人。

我们的人脉圈,其实是互相利用。那些对自己没有利用价值的人,索性不交往了,都是无用的社交。那些有利用价值的人,即便对方很普通,也要交往,因为从他身上可以“捞好处”。

什么时候,老实人变成了“被欺负”的对象。老实人,就是傻,这样的想法,越来越滋长。老实人也开始不好惹了,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越老实,越遭到算计,别人看不起。即便你很老实,始终没有改变老实的本性,但言语上,还是虚伪了,你总要“明哲保身”,起码要懂得保护自己。你和别人较真,就是得罪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渐渐地,我们变了,冷漠了,没有什么正义感了。

身边有老人摔倒了,你伸手想去扶一把,但是想了想,还是缩回手了。真的担心被讹诈,现在的人,“碰瓷”的很多。老人也不是那么好惹,一不小心就入了圈套。

对身边的热心事,也只是看一看,不参与。好心办坏事,也是常事。当年的你,正气凛然,对什么坏事都积极打压。现在的你,内心还是善良的,但少了善举。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把社会看得越透彻,越胆小,越冷漠。

当然,还是有人主动做好事,但是一定记得要“拍照”,避免“说不清”,因为言语的力量太微弱了,没有几个人相信你。“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要把看到的,都记下来,保持冷静的头脑。

渐渐地,我们变了

渐渐地,我们变了,朋友圈里的人很多,但不怎么交往了。

微信朋友圈我们都用上了,老年人也用了。为了朋友圈热闹一点点,我们加了很多好友,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同学、老师、网友......忽然发现,朋友圈里的人多了,反而大家都不说话了,有的人已经被屏蔽了,有的人设置了“三天可见”,还有的人,朋友圈一直可见,但是几个月都没有发朋友圈了。

通讯越来越发达,但是我们对朋友越来越冷淡。明明打一个电话就可以知道对方的近况,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不闻不问”。发一条微信,就可以和对方联系上,但一年到头都没有发微信信息,不想交往就算了。

朋友圈里没有真心朋友,这是我们的感悟。如果这样想的人越来越多,那朋友圈有没有,都无所谓了。网络是虚拟的,但生活的真实的,我们却把真实的生活,变成了虚拟的世界,真真假假说不清,也懒得去说。

蓦然回首,我们都变了。感情淡了,热情减退了,善行少了,说话也虚伪了,也不想说了。忽而回头,原来,我们弄丢了自己,好可怜。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