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今天咱們不聊文玩,聊一個小編髮現的很好玩的事,昨天去朋友公司喝茶,突然看見牆上掛了一幅字,天道酬勤。我微微一笑,朋友看出我表情的怪異,忙著問這幅字怎麼了,我說你知道天道酬勤是什麼意思嗎?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他把身子向後一靠,深陷在老闆椅上,目光中帶著迷離的看著天花板,緩緩的說,天道就是天意啊,天道酬勤就是老天會獎勵那些勤勞能幹的人。

聽完這個回答後,我又問他一個問題,你覺得這樓裡的保潔阿姨勤勞嗎?老天給她什麼獎勵了?還有你們這些創業公司,忙得孩子都不認識爹,還免不了其中絕大部分在一年之內破產,請問老天的英明又在何處?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他一時語塞,問我天道酬勤是什麼意思?我說很多國學大師,成功學者都喜歡講天道酬勤,因為老闆喜歡聽,因為它能給員工洗腦,員工也喜歡聽,因為它能支撐自己的努力改變現況的願景。但咱們今天純粹從文化上來探討。我們今天對它從字面上的解讀並不是古代先哲的真正思想。

因為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是今天的進步論,而是認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如果你理解這幾個字,就會懷疑為什麼有人多做一些事,就會得到老天的獎勵呢?所以天道酬勤根本就不是所謂勵志之言。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它是來自《尚書·大誥》中“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這句話引申或轉述、釋義而來。 唐人孔穎達疏詮釋“天道酬勤”。所謂“天道酬勤”之“勤”並非“勤奮”之意,它是“頻繁”之意。“酬勤”二字是古文倒裝用法,“酬勤”意為“頻繁地賞賜”之意。所以這四字用現代話解釋就是:“老天爺,您真是好啊,您如此謹慎地護佑我們的家國百業,確保成功!您又是如此頻繁地關照蒼天百姓”。

這話原是周天子向老天爺說的,是用來感恩上天對人民的關懷。不但沒有任何想多向老天討要賞賜的想法,反而有點知足常樂的意思,是不是和你原來理解的意思相差十萬八千里遠?從他們公司走後,我又通過各公司的玻璃門,看見“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等這些字高頻的出現在牆上,而且大多都是些江湖書法體,每一個字都寫得霸氣凌然,由此可見,這些人並不怎麼懂這兩句話。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上善若水有不少人都理解成做人要積德行善的意思,其實那都全錯了,它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如果一個人真有不爭名利的心境,又怎麼會把它寫出來掛在牆上呢?就像有人說自己做了好事從來不為了名利,然後順手把它發到了朋友圈裡那麼違和。因為人一般往往越是對外表現出什麼,其實內心就越是缺少什麼。還有和上善若水經常一起出現的就是厚德載物這四個字,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所以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天道的特點是永遠不停的運動變化,誰也不能阻擋,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強,奮發向上,永不鬆懈。地的氣勢厚實溫順,君子應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來包容萬物。其實這麼說,實在太拔高了自己,天地萬物,蒼生眾民都需要你包容,請問你何德何能啊?如果要理解這句話,還要從老子的《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尋找答案,意思是,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而道法自然。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這裡的道,指的並不是道德和道理,它是指構成宇宙萬物的動力。

天道是自然而然的狀態,根本就不是有意形成的,你說這天地日月,萬物生靈,哪個是天道有意而為的?當然都不是,它就是自然發生演化而來的。所以你的努力拼搏與天道沒有任何的連接之處。天道也不知道更不會回應什麼。對於厚德載物的理解也同樣是錯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還是因為我們對德字的誤解,什麼是德,老子說上德不德,意思就是順應天道即為德,同時老子又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萬物有德。而厚德載物裡的德指的就是物德,而不是道德。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什麼是物德,萬物遵行天道的規則即是物德,老子又說,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也就是說什麼樣的人德才厚?剛剛出生的嬰兒,因為一旦人有了自己智慧,就會追求功利,實現貪慾,這也就是有違天道,從此物德漸失。所以厚德載物,就是指我們像大地上的萬物一樣,一切順應天道而為,不要有多餘慾望。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字真正意思後,還會不會願意把它掛在牆上。多半是對先哲的智慧一知半解之輩,或用它來做標榜自我的標籤罷了。

原來“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家的理解全錯了

而且,我發現由於這些字實在是重複率太高,所以真正的書法家,往往覺得太俗,不願意為此揮毫,反倒是那些書畫界的混混願意為此獨闢蹊徑,創造江湖字體,就更別說去理解和貫徹這些字裡面真正的精神內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