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明掃墓還需要去買口罩,趕緊來看看這些人都是怎麼了

別等到清明掃墓時,還得去買口罩,一點顏面都沒有的去拜見祖宗。

父母陪你的時間,沒有多少個三五年了,每見一次面,都在減少一次機會,趁現在父母還健在,多回家陪陪父母親,一次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飯。

為什麼清明掃墓還需要去買口罩,趕緊來看看這些人都是怎麼了

案例,真實的就像電影,在我們身邊走過!

案例一:六年不回家,連父母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今天在網上看了一個新聞,標題是:打工青年6年不回家不打電話 母親在貧病交加中辭世。算起來,江西萬載人劉敏已經六年沒見到弟弟劉輝了。弟弟是漸漸失聯的。開始是幾個月一次的電話,後來是四年一次的短信,再後來,手機號碼也已換號。劉敏不知道,弟弟到底是失蹤了,還是不願意和家裡聯繫。

案例二:十來年在外頭工作,沒臉回家。

我認識一個湖北的十年不和家裡人聯繫,只因打工混不出人樣沒臉回家,說這輩子客死它鄉了。又經常喝酒又哭著說愧對父母!這種人不知該怎麼說才好!

可能他不喜歡他的家!其實他心裡比誰都不好過!!他也不想這樣,說不孝子那個不想做個孝子!誰有父母不想要啊?誰有家不想要?我也不喜歡我的家!

為什麼清明掃墓還需要去買口罩,趕緊來看看這些人都是怎麼了

案例三:幾年不聞不問,被家裡報失蹤人口。

我堂弟也是這樣2013過完年出來就沒有回去了,今年他媽媽病了我去他原來的地方派出所找了,都沒有找到,最後他媽媽死了都沒有回去,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家裡人很想他回去。

不管在外掙不掙到錢無所謂,每年我都回家,家才是我們永遠遮風擋雨的容身之處

別怪兒子,先想想,父母對他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如果是,那麼他做得到就是皆大歡喜。做不到,就是他內心愧疚感太強。生活的壓力,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種種的壓力,壓在身上。有的人選擇了扛,有的人選擇了逃避。

為什麼清明掃墓還需要去買口罩,趕緊來看看這些人都是怎麼了

個人生活價值觀念不同,造就的人生結局不同的人生悲哀。

這個小夥子以後最大的悔恨就是母親去世的時候自己不在身邊。哎,早點回家吧!快回家吧!不要讓自己和家長留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