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關愛農村留守老年人服務落實落細

(倪文寶 報道) 為助力農村困難群體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日前,安徽省阜陽市民政局等7部門聯合開展關愛農村留守老年人服務工作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以縣(市、區) 為單位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訪制度,關愛服務全面落實落細。

一是建立完善的數據信息。市縣兩級民政部門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系統信息錄入項目及內容,全面、真實採集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摸清農村留守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態、家庭經濟狀況、陪伴居住情況、關愛服務需求、子女和其他贍養人信息、巡訪聯繫人信息等,做到四“不漏”:不漏村、不漏戶、不漏人、不漏項。

二是健全工作機制。2020年6月底前,以縣(市、區)為單位全部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訪制度,細化制度要求,加快制度落地實施。由縣級民政部門組織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具體負責,確定農村留守老年人巡訪具體責任人。積極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託村(居)委會成員、專業社工、志願者、親朋鄰里等作為巡訪責任人。農村留守老年人巡訪採取上門巡訪為主,結合電話、網絡、視頻等方式,與老年人進行溝通交流,詢問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精神、生活照料、居所安全衛生等狀況,以及關愛服務需求等。巡訪責任人在開展巡訪過程中,認真進行巡訪記錄,及時回應和提供相應的關愛服務;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統一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巡訪記錄臺賬,詳細記錄每名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訪、關愛服務等情況,確保關愛服務工作做實做細。

三是實行分類關愛服務。市縣兩級民政部門根據摸底採集信息情況,按照重點對象、一般對象進行分類服務,有針對性確定巡訪方式、巡訪頻次和關愛服務內容。將高齡、失能、獨居以及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缺乏親人陪伴的留守老年人列為重點對象,每週上門巡訪一次,其他確定為一般對象,每月上門巡訪一次;同時,採取上門與電話、網絡、視頻相結合的巡訪方式,切實把關愛送到老人心坎上。在關愛服務內容上,重點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監護、權益維護等服務。對於生活能夠自理的,以提供精神慰藉、需求對接等服務為主;對於需要養老服務支持的,協調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提供服務;對於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又不能履行贍養義務的,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由其贍養義務人與親屬或其他有能力的人簽訂委託照顧協議開展服務,避免其單獨居住生活。通過巡訪工作,及時準確、用足用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脫貧攻堅等政策,切實幫助農村留守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此外,根據日常巡訪掌握的情況,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巡訪責任人積極督促其家庭成員切實履行贍養、扶養義務,及時防範化解巡訪中發現的風險隱患。

四是建立完善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責任制。縣級民政部門履行牽頭責任,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切實擔負具體責任,巡訪責任人擔當服務責任,切實把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落實落地、做實做細;市縣兩級民政部門分別對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辦人員、巡訪責任人開展業務指導和培訓,打通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的最後一米;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等方式落實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所需資金;市縣民政部門採取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訪等方式,加強督促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