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服务落实落细

(倪文宝 报道) 为助力农村困难群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日前,安徽省阜阳市民政局等7部门联合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服务工作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以县(市、区) 为单位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关爱服务全面落实落细。

一是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市县两级民政部门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系统信息录入项目及内容,全面、真实采集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摸清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态、家庭经济状况、陪伴居住情况、关爱服务需求、子女和其他赡养人信息、巡访联系人信息等,做到四“不漏”: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2020年6月底前,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部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细化制度要求,加快制度落地实施。由县级民政部门组织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确定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具体责任人。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村(居)委会成员、专业社工、志愿者、亲朋邻里等作为巡访责任人。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采取上门巡访为主,结合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询问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精神、生活照料、居所安全卫生等状况,以及关爱服务需求等。巡访责任人在开展巡访过程中,认真进行巡访记录,及时回应和提供相应的关爱服务;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记录台账,详细记录每名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关爱服务等情况,确保关爱服务工作做实做细。

三是实行分类关爱服务。市县两级民政部门根据摸底采集信息情况,按照重点对象、一般对象进行分类服务,有针对性确定巡访方式、巡访频次和关爱服务内容。将高龄、失能、独居以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人陪伴的留守老年人列为重点对象,每周上门巡访一次,其他确定为一般对象,每月上门巡访一次;同时,采取上门与电话、网络、视频相结合的巡访方式,切实把关爱送到老人心坎上。在关爱服务内容上,重点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监护、权益维护等服务。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以提供精神慰藉、需求对接等服务为主;对于需要养老服务支持的,协调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提供服务;对于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又不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由其赡养义务人与亲属或其他有能力的人签订委托照顾协议开展服务,避免其单独居住生活。通过巡访工作,及时准确、用足用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脱贫攻坚等政策,切实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此外,根据日常巡访掌握的情况,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巡访责任人积极督促其家庭成员切实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及时防范化解巡访中发现的风险隐患。

四是建立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责任制。县级民政部门履行牵头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切实担负具体责任,巡访责任人担当服务责任,切实把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落实落地、做实做细;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分别对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办人员、巡访责任人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打通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的最后一米;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方式落实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所需资金;市县民政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督促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