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煩惱?也許你應該看看這些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叫做“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雞飛狗跳”。什麼意思呢?說的是平時母子關係和睦,可是一到寫作業的時候,雙方關係急劇惡化。要麼是母親憤怒得發抖,要麼是孩子委屈得要哭。可以說是很形象的一個描述了。


還在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煩惱?也許你應該看看這些

火冒三丈大可不必

廣大母親為什麼憤怒,為什麼生氣?很多時候,要麼因為孩子不聽話,要麼因為孩子不會做。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這個對於廣大年輕的母親來說絕對是難以忍受的。有的時候,好說歹說,連哄帶騙好不容易讓孩子答應寫作業,可是寫著寫著,寫到一半又不寫了,想要吃東西,想要出去玩。更有甚者,一些孩子還會吵鬧、甚者頂嘴。這種情況絕對是對年輕母親的一萬點暴擊傷害,火氣那是蹭蹭往上躥,弄不好瞬間就是火山爆發,“雞飛狗跳”恐怕是不可避免了。還有的,母親在旁邊看孩子寫作業,結果孩子是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苦口婆心的輔導了半天,講解了半天,最後一問,還是不會!母親心中瞬間湧起恨鐵不成鋼的悲憤感,一不小心宣洩出來就是一頓“竹筍炒肉”,孩子呢倒是委屈巴巴,我是招誰惹誰了啊?我不會能賴我嗎?


還在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煩惱?也許你應該看看這些

成長路上必然變隨著煩惱

實際上,上述這種現象恐怕已經不是個例,而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了。我記得筆者小時候可是從來沒聽過有這種事的,那為什麼現在會有這種新奇的現象出現呢?

我想,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大家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開始上升。很多現在的年輕媽媽都是八零後或者九零後,本身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所以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重視孩子的教育,所以才會不辭辛勞地去輔導孩子的作業,以期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教育觀念的改變。以前家長大多認為學習是老師的事,不怎麼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說實話以前的家長也不怎麼懂;但是現在,學習已經不單單是老師的事了,老師會要求家長參與進孩子的學習中,家長參與的比例也越來越高,甚至有的時候都快要變成老師了。因為這些原因,家長(一般是母親)輔導孩子成了新常態,“雞飛狗跳”的輔導現場也就越來越常見。

說實話,這樣的輔導,不光家長覺得身心俱疲,孩子也同樣苦不堪言。我覺得其實廣大家長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完全不必如此。

還在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煩惱?也許你應該看看這些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可能更好

家長其實根本不需要特意去陪在孩子身邊進行所謂的輔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特意輔導、不要特意輔導、不要特意輔導!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形成依賴性,對孩子的學習甚至成長其實極其不利!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學習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是孩子將來所能倚靠的強有力的競爭力。

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或者說自理的能力。怎麼培養自理能力呢?肯定不是什麼事情都要家長去操心、去過問、去謀劃甚至去執行。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孩子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讓孩子自己解決。家長還是要對孩子有信心,不要管得那麼緊、那麼多,適當放一放手,也許孩子自己會做得更好。要知道靠強行的推拉拖拽只能起作用於一時,終究對孩子長遠發展不利。家長其實是一個引路人,要做的是給孩子指出一個方向,讓孩子自己去奔跑。

還在為輔導孩子作業而煩惱?也許你應該看看這些

雛鷹最終還是要自己學會飛翔

再者說,家長在旁的輔導究竟有多大作用還不好說。更多的時候倒像是家長在替孩子完成作業,而孩子倒像是一個看客。這樣孩子又能學到多少東西呢?另外,家長坐到孩子的身邊盯著,孩子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肯定要打折扣的。

所以說,廣大的年輕母親們,在面對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個事情時,不妨看得開一些,長遠一些。適當的督促和引導是可以的,但是生拉硬拽、雞飛狗跳其實完全不必。何妨適當鬆一鬆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去跑、去飛,讓孩子去培養自己的能力,沒準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本文由在親民原創,關於陪孩子寫作業這個事情網友們有什麼想說的想聊的,歡迎在下面留言探討。如果覺得文章不錯,也歡迎各位網友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