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今天我們瞭解一下神話之中的六大始祖,

分別:

地仙之祖、天仙之祖、道祖、佛祖、魔祖以及妖祖

在神話之中,神仙其實只是一個統稱,真正的神仙分為:天仙,地仙還有尸解仙,《仙經》雲:

‘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

這一句話清楚講述了三大仙的區別。

好了,咱們不多說其他的,進入正題。

地仙之祖

地仙之祖--鎮元子,可是大能級別的人物,就算是金仙級別的觀音菩薩在他面前都得客氣相對。其來歷十分神秘,地位顯赫,三清是他的朋友,可見存在極為久遠,四帝是他的故人,九曜是他的晚輩,元辰是他的下賓。可以說地仙之祖在天界的關係是多麼的硬,

形象: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翎疊鬢邊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天仙之祖

元始天尊為何是天仙之祖呢?其實他的名字就詮釋了一切,元始天尊,乃一切之初,一切之始。元始天尊在道教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盤古。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元始天尊不管是輩分、法力都有資格做這天仙之祖。

另外,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於空瀚之中,玄虛之處,消息化機,氤氳融熔,陰陽五行造化其形,萬神開始生於無極之中,時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際,天光冥遠。浩漫太虛中,物化盈虧相生相剋,若浮若況,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沒紛紜,先天神祇飄蕩無憑。萬物銷鑠鹹滅。時無極聖眾、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壞法身,遇此劫會,被混沌銷鑠,漸喪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會永失無存,拔盡本根。萬眾只有仰靠元始祖尊開創新宇,託付真身

形象: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道之祖

道祖乃是太上老君,鴻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稱名曰道(太上無極大道)。道教公認的道祖乃是太上老君,至於鴻鈞老祖其實是杜撰出來的人物,在道教的經典上並不見其身影。當然了有一些書之中說鴻鈞老祖乃是天道化身,既然身已合道,他代表的就是天道。

鴻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稱名曰道(太上無極大道)。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靈寶天尊;第三化太清聖主,道德天尊。

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萬物。陰抱陽,生天地萬物,生仙佛,生聖,生賢,倶以從道而生,生生化化,無極無窮之妙哉。

原渾淪之未判,神靈之未植,而為冥妙之本者,道也。夫道,莫窮其根本,莫測其津涯,而有大聖人稟之而生於其間。故謂之無始者,即太上也。太上生乎無始,起乎無因,為萬道之先,元炁之祖也。無光無象,無色無聲,無宗無緒,無師無上,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合之為自然,離之為道德。

老君乃無生之至精(自有·永有),太上——至高無上,老——乾陽,君——性王,

至高無上的性王,即大道的意思,造化自然者也。

《老子想爾注》:道者,一也。一散為炁,聚為太上老君。明確告訴世人,太上老君就是道,太上老君散為元炁,聚為大道。帝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太上”就是“清靜至極”的“道”。

太上無極大道、無形天尊、無始天尊、元陽上帝、混元上帝、盤古神王、玉皇大帝、無上法王、無為父、萬物母、真元教主、無上尊、元始天尊、道君、靈寶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廣成子、務成子、老子等等尊號,都是“太上老君”用的稱號。先天后天,無極太極,應既不一,稱號亦無量。

道教認為:“太上老君”化生出無量無邊無極無窮無數的世界,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化身有不同的名字,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如道德天尊、老子、元始天尊、真武大帝、盤古)。

除太上老君外,無物存在,唯有太上老君是真實存在,絕對真理,唯一真實,世界萬物只是太上老君的自顯和外化

太上老君是道教中至高無上的大道,總攝一切法門,是不可動搖的信仰。


混沌初開不計年,世間獨有道為先。

上上上上上無上,玄玄玄玄玄又玄。

道往東土傳孔聖,道達西域化金仙。

道尊萬教廣無邊,亙古至今永流傳。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佛之祖

橫三世佛分別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如來佛祖),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王佛。所以經常電視劇上看到的阿彌陀佛和如來佛祖其實不是同一尊佛。看情況而定。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魔之祖

魔祖在洪荒流小說之中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個人物,長相怪異,有四隻手,下半身是龍尾,在龍漢初劫挑起大戰,被鴻鈞打敗,開創魔界,自此魔道不兩立。但其實中華神話並沒有這一位,中國神話最認可的魔祖應該是蚩尤。原型是上古部落首領蚩尤,在神話之中這位窮兇極惡。

《初學記》卷九引《歸藏·啟筮》雲:"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其後《龍魚河圖》(《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雲:“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述異記》雲:蚩尤“食鐵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雙角牛頭又是傳統的龍文化裡的龍,傳說裡龍是馬臉牛頭。類似的是,共工傳說是北方水神是一種水龍。

而云:“蚩尤兄弟八十人”(《龍魚河圖》)或七十二人(《述異記》)者,則神之蚩尤又類人間一巨人部族。

而《皇覽·冢墓記》復雲:“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現今山東陽穀縣十五里園鎮),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陽鉅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冢等。傳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又傳言:黃帝殺之實一蚩尤部將(山東人),在蚩尤重傷陷絕境處(柳樹莊附近立馬關)捨身換穿蚩尤衣,為主撞山崖自殺。追兵至,辨衣著為蚩尤。真蚩尤葬於涿鹿礬山鎮。”

《封禪書》記齊祀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蚩尤遂終以戰神形象,載入史冊。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妖之祖

女媧乃是上古聖人之一,人首蛇身,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在上古神話之中從來不乏她的出現,而她的人首蛇身的形象自然的被人聯想為妖族。

實際上神話之中這位聖人執掌萬妖幡,此幡一搖動,天下萬妖都得臣服,乃是真正的妖族至寶,女媧被稱為妖祖也是當之無愧,她乃是天地開闢就已經存在的特殊存在

稱號亦有媧皇、靈媧、帝媧、風皇、女陰、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陰皇、陰帝、帝女等,史記女媧氏,風(或為鳳、女)姓,是古代傳說中的大地之母。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已經開展的中國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對象。

先秦文獻古籍《史籀篇》、《楚辭》、《禮記》、《山海經》、《淮南子》和秦漢以來的《漢書》、《風俗通義》、《帝王世紀》、《獨異志》、《路史》、《繹史》、《史記》等史料都有關於女媧的記載。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補天救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

一是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是具有實現民族大融合、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三是對增強創業精神、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促進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形象: “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語出戰國中後期楚國詩人屈原《天問》之篇。關於《天問》對“女媧”的發問,東漢時人王逸注曰:“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制匠而圖之乎。”

中華大地,道家神話——神話六祖,先天神明,有理有據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