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 唯茶解憂

浮生若夢 唯茶解憂

浮生若夢 唯茶解憂

那天陽光溫暖,風也不大,一月裡和煦的如同初春。看守景區的出家師父不在,因為是佛教聖地,所以看守景區的也是出家師父。誦完經後我想在這兒賴一會,便盤坐在那張凳子上眯起眼睛。

可能起的有些早,在明晃晃的陽光加上微風的撫慰,我竟不願睜開眼睛來。我平時並不坐禪打坐,這時候卻奇妙的 進入一種空靈的狀態。任由這些許暖意的微風拂面。

這裡空無一人,落針可聞。我並沒有聽到任何聲響,卻知道有人來了。我睜開眼睛,見一高大僧人打量我。我衝他友好的笑了笑。

他打量我的眼神極為尊敬,見我睜開眼睛來,趕忙施了一個佛家的禮,態度尊敬的問我:

“你今天怎麼不誦經了?”

“今天誦完了!”

“能否問你個問題?”

“只要我知道的都可以回答您!”

“請問誦經能解脫嗎?”

“不能!”

“那你為什麼還誦經?“

“誦經不能解脫,不誦經更不能解脫!“

“那麼請問怎樣才能解脫?”

“解脫不在內,不在外。而是我們在遇到人、事、物時候的從這些事物的表象看透後面的因緣果報,從而不去執著這個表象,即是見到實相,當不執著的剎那即是解脫!”

“可否請你喝杯茶?”

“我正渴呢!”

浮生若夢 唯茶解憂

一覽眾山雲霧中

就這樣認識了A師父,他住的小茅棚離我誦經的景區很近,從左側小道往下面走5分鐘即到。為了防護山林,雞足山上不允許用火,他這熱水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但是在這海拔三千多的地方,連上面僅有的幾家小旅館的物資都是馬馱上來的,所以食物很單一,有點熱水簡直是天堂。

我並未問許多,熱水怎麼來的。自然不如我們平時燒的滾燙的開水,但在這空無一人,一覽眾山小的山頂上泡的茶尤其清香。

A師傅說,這水是走一個多小時腳程背上來的。現在是雨季,條件算是很好了,離水源的地方來回一個多小時就好了。

我暗暗咂舌,要知道那是一個長在山區活動的人的腳程,如果是是我打水時間需要加一倍。

如果到了旱季,想打水就要走四五個小時了,所以他一直都有習慣節約用水。我突然覺得小小茶杯裡的茶水是如此昂貴。

A師父很少接待客人,這兒一直都極為安靜,他大多數時間都在打坐,研讀經書,或者坐在山崖上看著雲在山間飄蕩來去。

浮生若夢 唯茶解憂

早春的綻放

茅棚邊上,來了幾隻鳥兒在這裡築巢,從此他們便成了鄰居,師父很關心他的鄰居們,總是分一點食物給他可愛的鄰居們。風大的時候總是擔心會把鳥兒的家毀壞了。

因為山上禁火,所以師父是不做飯的,每天會爬一座小山頭去山頂的金頂寺吃一餐飯,其他時間都是在參禪悟道,誦經看經。

偶爾有有緣的香客路過,師父話也不多,只是靜靜的請人喝一杯茶。聽著別人說說山下的事情,最後雙手合十念句佛號祝福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