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万套!腰斩!!锐减!!!棚改急刹...

历经2005-2007年起步探索、2008-2012年的全面启动和2013-2014年加大发展力度以及2015-2017年的不断深化,棚改如今迈进攻坚新三年-2018-2020年。而此时,关于棚改开工数下滑和货币化安置收缩的信息不绝于耳,但我们对于棚改发展后的真实面目又是识得几分呢?在此,笔者试试先探探风,辨一辨这棚改中的虚与实。

一、棚改腰斩

图一:棚改开工数

285万套!腰斩!!锐减!!!棚改急刹...

首先,来辨一辨棚改腰斩之虚实。我们还是以大家最为关注的285万套入手。285万套指得什么?按照官方的数据整理,从上图(图一)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285万套就是指2019年城镇棚户区计划改造套数

图一中可以看到,2013-2018年,实际棚改开工数主要呈现几点特点。其中在2013-2014年的大力发展下,棚改开工绝对体量激增,增速达到45.51%。而在2015-2017年间整体增幅虽有收窄,但其每年实际开工数均在600万套以上,在此体量上继续维持其较缓增速,棚改的韧性或许仍在。

而在进入棚改攻坚阶段后,国务院确定2018-2020年1500万套的棚改目标,年均500万套,相对2015-2017三年的棚改1800万套,年均600万套的目标,缩量已显征兆。更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实际棚改开工数为626万套,超出均量25.2%。受此,外界调整对2019年的棚改开工数预期,稍低于均量,为450万套。而此次的285万套之所以受到外界如此关注,其一是因为其与2018年实际开工数626相较,

锐减近54.47%;其二是与外界对2019年开工数的预期450万套相比,结果也是如出一撤,下滑明显。因此,从这里我们发现。棚改腰斩一词虚实可见。

二、货币化安置收紧

棚改发展也经历了改变,其中货币化安置在楼市去库存背景下,逐渐被推向棚改安置方式的第一线。其实货币化安置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货币补偿,即按照市场价格评估被征收房屋继而进行货币补偿;其二,则是政府通过搭桥,房企让利,组织购买;其三,由政府集中购买安置房用于棚户区改造安置。以上不管哪种方式,货币化安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除了中央财政补助外,主要还是以抵押补充贷款方式,为棚改货币化安置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图二:抵押补充贷款

285万套!腰斩!!锐减!!!棚改急刹...

图三: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285万套!腰斩!!锐减!!!棚改急刹...

根据图二,可以看到,2015-2016年抵押补充贷款投放明显,而棚改货币化安置资金主要来源即为抵押补充贷款,约占其80%。于此同时,结合图三,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快速提升,由2013-2014年间的10%内增长至2016年的48.5%。

另外,2017-2018年的货币化安置目前虽不知,但根据图二的抵押补充贷款可以看到,2017-2018年虽有小幅收窄,但两年间整体投放量仍有13315亿元。因此可见,2017-2018年货币化安置比例仍然较大。而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发展在给楼市去库存带来甜头的同时,居民住房刚需以及部分闻风而起的投机助长了房价的快速飙升。因此,去库存、房企库存高企得到缓解后的稳经济需求使得国家相机决策,货币化安置收紧的也就应时而生。从图二中,截止2019年1-3月的抵押补充抵款投放1615亿元,比2018年1-3年投放,减少46.84%。货币化安置收紧或许不假。

三、回归主题

285!腰斩!!锐减!!!棚改急刹车的迫近,你是否慌了神?现在我们已经证实了棚改的腰斩与货币化安置收紧之实,看到这里你是否真的会慌了神?但,先别慌!

回头看,在图一中,我们发现,2015-2017年的棚改计划开工数为1800万套,而实际完成数在1816万套,超额完成。2018-2020年的棚改目标虽减少为1500万套,但我们注意到,单单2018年的实际开工数是626万套,超出此前的预期580万套约7.93%。而如今2019年计划棚改数减半到285万套,如果难以破之前的预期量,成为2019楼市唱衰之源,但棚改1500万套的目标或许能成为后市支撑之盾。毕竟一般情况下目标是会完成的,而现在前期若不发力,后面总会有托市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