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消費降級下,資產保值最好的投資方向

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中國的三駕馬車,外貿,投資,內需,現在只剩下內需了,所以能看到的是各個地方的"消費升級",貧富差距的日益分化,有的人跑到日本買個馬桶蓋,有的人手機狂刷某多多砍價。

通貨膨脹、消費降級下,資產保值最好的投資方向

儘管工資每年都在增長,我們通過自己通宵加班的努力終於拿到了獎金。但無奈有一個超級大的印鈔機在運行中,所以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儲蓄越多,通貨膨脹的就越明顯,500萬過了一年只能相當於400萬的購買力。

很多一線的年輕人,有房的還房貸,沒房的租房,可惜房租都漲了價,可見資本的力量相當迅猛。

部分人過起了吃著饅頭就鹹菜,漫長的人生負債日子。

根據全球經濟指標數據網統計顯示,中國2018年5月、6月、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為1.8%、1.8%、1.9%。

通貨膨脹、消費降級下,資產保值最好的投資方向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理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實際上,理財目的是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在保值的基礎上追求財富的長期增值。

在中國,一個人的收入,可能90%來自主動收入—工作,剩下的10%是被動收入—靠理財獲取。而在美國,是一半一半的,50%靠工作,另外50%是靠理財,截然不同的理財觀念。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在中國投資理財常常被人忽略,正確的理財觀念也沒有很好的普及,這是跟不上經濟快速成長的步調的。對我們來說,應該有效的利用手裡閒錢,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增加被動收入,抵禦通貨膨脹。

回顧過去10年,幾乎每種產品都有過高峰期,產生過爆發式的增長。至於未來十年,單一產品的暴利時代還存在麼?

師姐覺得,房產重回兩位數以上的持續年化增長率、股市重回6,000點,以及創業板上市重回100倍以上的市盈率,都是未來的小概率事件。

這些產品曾經出現過的輝煌和暴利,都只是在中國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產品市場化的初期所特有的現象。

而未來個人財富的增值,將更多來自於資產配置是否得當。資產的均衡配置,最大的意義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

比方,同樣的年份裡,股票類和債券類資產往往就是一個蹺蹺板,你強我弱,我弱你強。通過合理的配置比例,就可以平滑各類資產的波動,就有可能打敗通漲、獲得絕對。

這就是說不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同時,所有籃子也不要在同一輛車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我們的眼光不能只停留在人民幣的資產,而是要放到更遠一些的美國市場和其他新興市場。

以全球化的眼光,分散佈局國內和國外市場,適度配置美元等其他貨幣資產,為自己提供更多避險機會。

假設“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的長期收益都是8%,標準差都是15%,每當中國市場上漲時,美國市場則下跌,反之亦然。那麼,如果你持有100%“中國市場”或“美國市場”,投資結果均為“8%收益,15%風險”;但如果你投資50%“中國市場”+50%“美國市場”,投資結果就變成了“8%收益,0%風險”——因為風險被兩國市場的完美負相關對沖掉了。

那些有移民或者海外留學需求的人,海外投資就是剛需;除此之外,海外投資還有一批人就是做外貿的,因為他們手上會有大量的美金,又不想兌換成回人民幣,這時候海外投資就成了他們資產保值的救命稻草;還有一些子女留學、移民計劃的家庭,也算是給他們一種規劃類投資的選擇。

而且現在很多海外投資的門檻沒那麼高,比如固收類理財產品,像東南亞優質消費信貸,流動性強,只要1000美元就可以投資,適合那些手裡有沉澱資金的企業主。

當然,我們在考慮資產保值的時候,除了買房買鋪置業,也需要保證資產的多樣性。

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國債、股票、基金定投、黃金都可以適當考慮配置,至於高淨值人群,適當的海外房產配置也是必要的,最好是歐美澳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另外,儘量規避你不熟悉的風險,投資一定要在你熟悉的領域,如果在一個你不熟悉的地方投資,即使是金融學博士一樣會虧得血本無歸。

如今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但同時也是瞬息萬變的,因此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的既有財產在這種環境中的安全性,各種隱含的因素均會對其產生威脅。

所以,為了更好地立足於當今的市場經濟環境,我們每個人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合理的管理,促進其保值與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