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改革,破点陈规,能否迎来网络文学的模式创新?

上个月末,腾讯彻底接管阅文控制权。据传吴文辉职务已调整,是因为阅文要在内部强推免费阅读,起点开创并维持了近20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即将被废。

阅文改革,破点陈规,能否迎来网络文学的模式创新?

阅文此次从人事到模式的调整,令800万网文作者一片唏嘘。不少作者开始注意到,平台合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进一步突破了写手们能接受的底线。被很多网文写作者称为历史上至暗时刻。值得玩味的是,阅文新合同霸王条款等于剥夺了原创作者的版权。很多网文呼吁:“不要让资本控制我们的文化和创作。”

按照阅文新合同第11款,明晃晃把双方的关系定义为‘聘请’,也就是说作者就是网站聘请来写书的员工。新规解释为平台委托创作、聘请合同,以及版权被拿走,让创作者心底最渴盼的梦想被压制。

知名剧作家汪海林也开始在自媒体发声,为创作者鸣不平。不过,平台已经向汪海林发出邀请,参加阅文即将举办的互动会。

曾经,阅文造神产生了一大批网络文学作家。并出了很多名作,如,《鬼吹灯》、《 庆余年》等,并被推向银屏,为大众所喜爱。

阅文改革,破点陈规,能否迎来网络文学的模式创新?


但如今,网文的“造神运动”正在关上大门,

即使再出现顶流作者,也不过是“网文流水线”上的一名“明星工人”,而不再是能掌握自身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偶像。

除了精神上的尊严扫地与信仰崩塌之外,数百万写手面临的更实际问题是,新合同已经为免费阅读大开了方便之门,过去赖以为生的“饭碗”将被颠覆。

阅文改革,破点陈规,能否迎来网络文学的模式创新?


阅文之所以要掀了起点苦心经营近20年的摊子,强推“免费阅读”,一切都是为了流量。

这两年,网络文学在短视频,直播等免费娱乐和免费流量的冲击下,阅文的月付费人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付费阅读流量已经见顶,网文的用户时长正在不断萎缩。这也是迫使阅文大刀阔斧改革的导火线。

在腾讯的娱乐版图中,阅文正在充当IP工厂的角色,需要短时间内孵化大量能够转化为网剧网大电影游戏的IP,付费无异是阻碍IP流量最大化的一道障碍。只有彻底免费,才能打破网文用户规模的天花板。

一位网文作者说,“网文差不多花了十几年,才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正版阅读循环链。网文读者群体庞大,而且是目前的网络相关产业正版支持主力。他们习惯了看正版小说,长年的潜移默化,也会下意识地购买视频平台会员、正版付费软件、游戏、去影院看电影……等等。这个体系一旦摧毁会怎么样?回到十几二十年前的混沌时期。一切向盗版途径看齐。”

换言之,对于那些写手来说,网文平台这些年来,一直是内容生产的流水线,它的生存法则,永远只有部分作者才是唯一的赢家。现在,免费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垃圾文”,这也是正规军不屑网络文学的一个方面。

阅文改革,破点陈规,能否迎来网络文学的模式创新?


恰恰相反,今日头条通过这两年的精心布局,已经形成文娱生态产业链。今日头条整合了木叶文学网,推出了一系列的创作计划。相信,头条这次整合,一定会带来网文创作模式的一次创新。

譬如,平台生态引入区块链版权技术,创新付费阅读增值模式,大力扶植网络文学新人IP,去流水线生产,让创作者回归自我创作,都是未来的风口。

平台发展不可避免地变成流量工具,平台的赢利点过去是抽成,现在则是用流量变现。但文字不是工业品,作者也不是产业工人。没有作者的创造输出,流量哪里来?之前类似的案例,阿里影业负责人认为电影很简单,大IP加流量明星就可以了,现在呢?内容工业化生产,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游戏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必须要一定程度上不顾及读者的感受,最终消费者能买到的也只能是妥协后的产品。

无怪乎网文作者感慨:文化一旦被资本控制,都是罪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